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料罗湾海战:一战夺回中国海权 确保了中国海疆两百年内的和平 也充分暴露了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料罗湾海战是中国古代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之一。自明朝崇祯六年农历六月初一起至九月二十,明朝方面先后投入了战舰150多艘,士兵几万人;荷兰人方面印支殖民总部派遣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盖伦帆船,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料罗湾展开激战,最后明朝水师在郑芝龙为前锋以绝对优势兵力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海盗联军。

公元1633年,明朝和荷兰在金门一带海域爆发了海战,史称“料罗湾海战”。这次海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经过最终因为荷兰寡不敌众而失败,不过荷兰并没有损失多少,反而是明朝军事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已经充分暴露在了西方殖民者的眼中。这场海战并没有对双方带来多大的影响,然而却可以对比双方的巨大差异。

一,明朝和西方和对比

在郑和下西洋的同时,西方人也开始了大航海运动。从1415年葡萄牙横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开始,1565年击败了日本。葡萄牙人垄断了从非洲西海岸到印度洋,再到中国日本的整个东方海上贸易。该时期,中国落后的并非只有政治和军事,更重要的是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同时期的欧洲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时代,其中以荷兰作为代表。荷兰是欧洲的金融和贸易中心。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转站,每年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的船只就有1000多条;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1531年,安普卫特建立了股票交易所,欧洲的各公司和商行也在此设立了1000多家代办处。

1566年,荷兰宣布从西班牙的控制下独立,成立了荷兰共和国,这是世界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因此荷兰注定要引领世界潮流。17世纪初,西班牙被迫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在独立后,荷兰人开始了大胆的经济制度创新,他们开创了资本主义一些列的经营模式,如现代银行、股份公司等。

这些创新使得荷兰的经济迅速重振雄风,如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世界第一家现代意义的银行,它得到了荷兰政府的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1602年,东印度公司成立,成为了荷兰海上扩张的工具。

到17世纪的中叶,荷兰基本垄断欧洲贸易,他拥有1.5万艘商船,占据着欧洲一半以上,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三分之四,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他在东方排挤葡萄牙的势力,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抢夺了台湾岛、好望角、巴西沿岸等地。

荷兰东印度公司

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大大落后了。中国依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虽然在苏州、杭州等城市的个别领域可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那只是微弱的零星现象,甚至只是假象。明朝从1449年土木堡之战后由盛转衰,从“万历三大征”后,国力耗尽,外强中干,奄奄一息。在同时期的科技和文化上,明朝也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当然西方已经爆发了科技革命,出现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哈维、开普勒等近代科技巨人,而中国的科技还处于对传统技术的总结阶段。

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他告诉中国人,“地球是圆的”。然而中国的士大夫们却冷嘲热讽,其中就包括写下了《天工开物》的宋应星。1584年,利玛窦制作了《山海舆地全图》以向中国人介绍世界地理,而魏浚等人却认为该地图没有把中国放在中间,中国面积太小等原因痛斥利玛窦邪说惑众。

后来利玛窦又改制了世界地图为《坤舆万国全图》,将中国放中间,但是此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去好好研究世界形势,而是依然以天朝上国的心态面对世界,在明朝皇帝眼中,西班牙、荷兰、葡萄牙都是蛮夷之地,是“朝贡”者。

二,远东海洋上错综复杂的格局

16到17世纪的远东海洋上主要有两个国家——明朝和日本,从中国大陆到日本列岛之间分布着澎湖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等。其中澎湖列岛属于明朝的国土,明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琉球国名义上是明朝的藩属国,但是实际上已经被日本所控制;而台湾岛还是无主之地,被称为“小琉球国”,是朱元璋设定的十个“不征之国”之一。

明朝时期,中国到日本的海域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盗横行。从明朝初期开始,倭寇等就不断在中国东南沿海活动,影响着中国大陆的治安。对此,明朝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禁止了中国对外的民间贸易,不过官方间的“朝贡”往来并没有中断,例如郑和下西洋。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祖训录》

而海禁政策不仅没有制止海盗行为,反而使得海盗活动的规模更大庞大,许多以海为生的居民都加入了海盗行列。许多海盗也是商人群体,他们只是在明朝的“海禁”政策下,成为了非法的集团。明朝后期频繁活动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头目有陈祖义、汪直、施和、徐海、许心素、郑芝龙等人。

随着西方殖民者到达远东地区,使得这一带的局势更加复杂。在葡萄牙人退出了东方贸易之后,西班牙和荷兰开始在东方角逐,西班牙和荷兰都想在中国和日本之间选择一个岛屿作为聚点。最早被看重的是澎湖岛,荷兰在1604年以两艘军舰攻占了澎湖。明朝总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率兵前来,由于准备不足,荷兰于当年退出了澎湖。

1622年,荷兰以七艘军舰900人,再次占领澎湖,并封锁了漳州湾,使得明朝军队无法出动。因而明朝政府招安海盗郑芝龙来对付荷兰。由于荷兰的殖民扩张也威胁到了海盗的生存空间,因而郑芝龙同意了配合明朝军队。1623年,郑芝龙袭击了荷兰舰队,之后明朝200艘战船和10000多人围攻澎湖,最终经过了7个月苦战,耗费17万两军费终于驱逐了荷兰人。这次澎湖海战是料罗湾海战的一次前奏,明朝以绝对的兵力都需要苦战才能胜荷兰。

在此次交战中明朝和荷兰还进行了交涉。福建巡抚商周祚提出:如果荷兰退出澎湖到达台湾,那么荷兰便可以和福建进行正常的商业往来,且向荷兰透露了澎湖附近有台湾岛。很快,荷兰在1624年登陆了台湾南部,而西班牙也在1626年登陆台湾岛。不过由于海禁政策依然坚持,荷兰无法和中国进行正常的贸易。

当时荷兰会通过东南沿海的海盗为中间商同中国大陆进行了“走私”贸易,但是这种贸易依赖于海盗手中,贸易量也不大,显然不能满足荷兰的需求。此时的荷兰和郑芝龙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首先,两者是竞争对手,因为双方都在台湾扩张势力范围,并在1627年发生了冲突;其次,两者又是合作者,荷兰通过郑芝龙进行走私贸易。而郑芝龙因为担心荷兰势力过大,也在1628年归顺于明朝,接受招安。

1630年,荷兰人向明朝和郑芝龙提出履行自由贸易的承若,但是福建巡抚邹维琏上任后再次发布了海禁令,只允许有许可令的福建人下海活动,但不允许外国人至福建贸易。两年时间内,福建才发布了6张许可证,福建的贸易陷入了瘫痪。而荷兰和中国的贸易也陷入了困境,对此,荷兰决定以武力来解决问题。

三,海战的最终爆发

1 633年,荷兰在台湾的第四任长官汉斯·普特曼斯向荷兰在远东的中心雅加达汇报了情况。随后荷属东印度公司决定和中国来一次战争,目的为“对中国福建沿海进行掠劫活动逼使中国政府答应其贸易需求,并在掠劫途中尽量降低中国人民伤亡”。

荷兰当时共准备了20艘军舰,其中有2艘提前撤退,2艘前往暹罗进行贸易,2艘前往日本进行贸易,1艘前往了雅加达为参加战斗,2艘作为运输船,在航行过程中有3艘搁浅或者被风吹走,因此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军舰只有7艘。不过荷兰的买办海盗代表带来了50艘海盗船,也使得荷兰的总兵力人数达到了1300人。

荷兰的船只多为三桅帆船,装备了先进的加农炮,射程可达5公里左右。每一艘军舰装载10门以上的大炮,这是最大的优势。而明朝的海军使用的晋国宋元改造的“宝船”,长约100多米,宽度约50多米,最多装备两门大炮。且明朝使用的大炮为自制铁火铳,最大射程不超过1.5公里,且有冒炸膛的危险。因此在单只船的战斗力上,荷兰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不过明朝和郑芝龙的船队数量多,可以用几十倍的数量来抗衡荷兰的船队。

1633年的7月5日,荷兰军舰在南澳发动了袭击,标志着海战正式爆发。在北上过程中遇到了26艘明朝战舰,明朝损失惨重。7月12日,荷兰舰队对厦门港发动了突然袭击,明朝25只以上的大型军舰和15到20艘小型军舰被击沉,并俘获了3艘大型军舰和1艘小型军舰,而荷兰仅战死1人。此后,荷兰又不断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劫掠,明朝损失严重。随后双方正式递交了宣战书。

针对荷兰的侵略,明朝和郑芝龙联合了起来,开始进行了战争准备。首先,调动沿海地区的百姓参战,大量征调民船和制造火船,并宣布:“烧掉荷兰船得200两赏银,取得一个荷兰人头颅得50两赏银”,而郑芝龙也动用私人资本来奖励作战人员,使得士气高涨。其次,郑芝龙向英国购买加农炮,到决战之前明朝已经装备了50艘的炮舰。

10月22日,明朝和荷兰的大决战正式爆发,明朝有50艘战舰,100艘火船,荷兰有8艘战舰,50艘海盗船。最终荷兰损失了3艘军舰,50艘海盗船全军覆没。而明朝军队的损失还不清楚,但是在整个战争中,明朝共损失的大型战舰不亚于50艘,小船不计其数。最终是明朝以绝对数量击败了荷兰,不过荷兰的损失也是微乎其微,更多损失的是刘香的海盗船。

战争结束后,郑芝龙进一步垄断了东南地区的贸易,而荷兰人只能在1640年和郑芝龙单独签订四六开的贸易协议。这次战争,明朝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已经反映出来中西之间的差距。

首先在国家战略上,明朝实行了海禁,而荷兰实行了殖民扩张;在军事武器装备上,荷兰已经远远领先于明朝,因而明朝也不得不向英国购买先进的加农炮;在最终的损失上,明朝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荷兰,此地战争实际上属于惨胜。

而有人认为荷兰担心明朝会远征荷兰本土更是无稽之谈,明朝就连荷兰的地理位置都不清楚,可能会把雅加达认为是荷兰总部。后来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有4万军队,结果也阵亡了9000人,荷兰仅仅死亡620多人。因此,明朝根本没有实力远征雅加达,更不能远征荷兰。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