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有“天下第一陵”之称。
与其他皇帝陵墓相比,黄帝陵墓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他皇帝陵墓几乎都有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作为陪葬品,而黄帝陵内却很少有陪葬品——想一想也对啊,黄帝那时候社会生产水平多低,也找不到啥值钱的陪葬品。
当然,这并不是说黄帝陵里就没有宝贝。实际上,里面有四大价值不可限量的国宝级宝贝。
黄帝手植柏
走进轩辕庙山门内西侧,你会看到一棵高大巍峨、其冠如盖的古柏——这可不是普通的柏树,而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余年。
据说,当年黄帝打败蚩尤后,发现桥山当地民众滥砍乱伐森林,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很大损失,还把黄帝手下的得力大臣卷走了,就带领民众上山植树造林。
黄帝还亲自栽植了一颗柏树,现在,已经长成了高度达19米、胸围达11米的参天大树,世人誉之为“世界柏树之冠”。
黄帝亲自栽植的柏树——你说哪里能找到这样珍贵的宝贝?
碑亭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时任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亲笔题写“祭黄帝陵文”。
祭文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如今,毛泽东祭文的手迹就存放在黄帝陵墓的碑亭里。碑亭里还有孙中山于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黄帝赞”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蒋介石于1942年冬为桥陵改称黄帝陵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邓小平于1988年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中国近现代上四个举足轻重的历史政治人物,都在碑亭里留下手迹。碑亭的价值和重要性,还需要再强调吗?
十九位皇帝祭文
据史载,从汉代开始,就先后有二十位皇帝亲临桥山黄帝陵祭祀或致祭文,他们是汉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如今,这十九位皇帝的祭文都保留在轩辕庙山门至人文初祖大殿的碑廊里。中国历朝历代,哪位皇帝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下马石
沿着神道一路拾阶而上,两侧古柏参天,形如巨伞。距黄帝陵约200米的神道旁,有一块明朝嘉靖年间树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
古代来祭陵的人,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为了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之情,都在此下马、下轿,步入陵园祭祀。
现代人乘车上山者,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名人巨星,到此也必须下车,步行上山,表示对黄帝的尊敬。
能让古往今来的文武百官都毕恭毕敬的“下马石”,你觉得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宝贝?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