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揭秘:诸葛亮积劳成疾时后主刘禅是怎样对待的

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倒时,刘禅心急如焚,立刻派掌管朝廷文书的官员(尚书仆射)、平阳亭侯李福前去探望诸葛亮,并让他向诸葛亮询问此后的国家大计,同时日夜为诸葛亮祈福。

当听到诸葛亮的死讯时,刘禅连日伤感难忍,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并下令全国素服发哀三日,还升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至长水校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爵位。

后主兄弟,见于史料记载的有两位,一是庶弟鲁王刘永,因刘永看不惯黄皓的作派,致使黄皓也与刘永为敌,经常在后主跟前说刘永坏话,刘禅便渐渐疏远了这个弟弟,甚至十几年没有见他,但尽管如此,刘永却一是没有被杀头,二是不曾被流放,三是王位照旧。

另一个庶弟刘理,被封为梁王,蜀汉在刘禅当政的时间里,从没有发生过皇族倾轧、大臣灭族的事件,应当说是比较和谐的。

反观同期的其他两国,杀戮臣下或被权臣谋弑如同儿戏,魏国,曹植被手足同胞逼迫作七步诗,感叹“相煎何太急”,后来的曹芳、曹髦、曹奂等幼帝则朝不保夕,东吴的孙皓更是将朝堂变成了屠宰场,无论是谁,只要看不顺眼,立马刀斧伺候。

263年曹魏大举攻蜀,在面临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之间二者只能选一的难题时,他选择了百姓的安危,听从谯周的劝说,放弃南退或归附吴国,而在前线尚未败亡之时决定降魏。

至于“乐不思蜀”这个故事,经过历史的沉淀,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清了事实的真相,这实是刘禅的韬晦之计,说白了,刘禅是在装傻,而且装得特别像,装得特别真,用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轻轻遮过,“识时务”的刘禅不仅保全了自己,还保全了跟随他的五十多个大臣及其家属(后均被封侯),还有蜀地与他哪怕有一点关联的一大群人。

试想:人为刀俎,你为鱼肉,而刘禅顺势而为,以一身之荣辱,一家之成败,换得全国之完璧,难怪后来的史学家惊呼:刘禅选择不战而降,实乃“全国为上之策”,他主要是从减少当地战祸角度着眼,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刘禅是为数不多做到这一境界的“通明智达”帝王!

后主刘禅的仁厚有目共睹,成都人民非常怀念他,南北朝时期为他建立了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位于昭烈庙前面的两侧。

偏居巴蜀一隅的险地,而能执政41年,成为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倘若没有过人之处,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有人把刘禅的执政完全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我觉得不够客观,也不是事实,因为诸葛亮于公元234年死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没有相当的智慧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纵观刘禅的一生,他的韬晦之功绝非其父刘备所能及,堪称是一个大智若愚、节俭爱民的政治家!刘禅的一生,是被误解、被刻意“妖魔化”的一生!“阿斗”成为“弱智”的不佳名声并遗留后世,其祸源自罗贯中,他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有意贬低了蜀汉后主刘禅。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