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历史上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三国演义不可全信

三国之中说到最著名的谋士,那么非蜀国的诸葛亮莫属了,其中三国演义对其的描述可谓是神化,可是你知道么历史上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一面么,三国演义不可全信。

在《三国演义》里更是呼风唤雨了。同时。他也成了儒家道德的楷模,事君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穆说“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钱穆是以传承道统自居的人。在他的眼里,诸葛亮就是道统的化身,足以“照耀后世”了。相反,诸葛亮的对立面,也是蜀汉政权的对立面,曹操,就成了奸雄。虽然开创的事业还算不错,但依然是上不了台面。因为中国的历史人物,有一些是没有事业的,不能用事业来评价的。所谓“有表现与无表现”之别。

但具体到诸葛亮,到底是算有表现的人物还是无表现的人物呢?若说是有表现的人物,显然不符合钱穆的道统胜于事业的观点。若说是无表现呢?也不好,因为诸葛亮草庐对策、为刘备驱驰、白帝托孤、举国伐魏等等,是何等的有表现啊。钱穆没有明说,只是标榜诸葛亮的照耀后世的道德光辉,仿佛在乱世三国,只有道德的光辉,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一样。

可是,如果仔细看,钱穆所谓的儒家道德楷模诸葛亮,竟没干过一件符合儒家标准的事情。儒家以仁相标榜,诸葛亮治蜀,实行的却是法治。《蜀记》里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

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思,文法羁摩,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今吾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就是在我们熟悉的《出师表》里,也有诸葛亮行法治的很明显的例子,比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被钱穆奉为三国道德楷模的诸葛亮,为什么行法家事呢?这事恐怕还得从刘备立国说起。蜀汉政权的前身,是刘璋的益州势力。后来刘备厚着脸皮抢夺了益州,作为一个外来户,支配本地的地头蛇,其困难是不难想见的。如何平衡益州本地大族和刘备外来势力之间的关系,可是一门学问。搞得好,大家其乐也融融,和谐社会;搞得不好,龙争虎斗,两败俱伤。

益州本土势力强大,刘璋时代,对本土势力多多依赖。现在刘备作为一个外来户,想要维持在益州的统治,首先要解决本土势力的问题。诸葛亮首先打击了益州土豪的气焰,就是通过制定严刑峻法。当然,益州土豪也不是软柿子,谁想捏就能捏的,否则,怎么称其为土豪呢?这不,诸葛亮一行法治,立刻有人不乐意了,《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说“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这里说的君子小人,其实就是指那些益州土豪。那么,为什么他们“咸怀怨叹”呢?

原来刘备集团来到益州,本身是一穷二白的,士兵都快吃不饱肚子了。为了打开困境,刘备也不顾“仁义”了,打起了天府之国的主意。他是这么激励将士攻取益州的,“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弟兄们,打下了益州,吃香的喝辣的由着大伙,我不管。”连一向以仁自诩刘备,都这样表态了,可见当时刘备集团的困窘。取代刘璋后,问题并没有解决,士兵还是吃不饱,公务员也快发不了工资了,这让刘备很揪心。

怎么解决经费来源的问题呢?刘备是这么干的,发行大额的钱,叫做“值百钱”。也就是说,新发行的一个值百钱,购买力相当于一百个当时通用的五铢钱。很快,刘备的钱袋子就鼓起来了。这些钱是哪来的呢?是经济效益吗?不是,当时刘备刚刚立足益州,恐怕还顾不上发展经济。那只剩下一个途径了,就是搜刮别人的钱。别人当然是那些益州土豪了。他们家大业大,但都是以五铢钱为标准的,现在刘备来这么一下子,相当于让他们的资产一下贬值了一百倍。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能不招人恨吗?

除了令货币贬值,刘备集团还把盐铁的专利从益州土豪的手里夺了过来。四川本来自古以来就是盐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过去这些利益一直控制在本地土著手里。现在被刘备集团夺走了,不怨叹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通过经济的、法治的手段,不断打击益州土豪势力,最终目的就是让刘备这个外来户能在益州立足。通过诸葛亮的法治,益州才牢牢地掌握在了刘备集团手里。从他的所作所为了,看不到一点儒家道德楷模的样子。钱穆一厢情愿地以儒家道德推举诸葛亮,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或者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耿耿忠心,难道不是儒家的道德标准?确实,诸葛亮一生忠于蜀汉政权,但以儒家道德目之,却也不合适。被人称道的“白帝托孤”,是何等的感人肺腑,何等的君臣相得。但事实是怎样的呢?要探寻其真相,就要丢掉《三国演义》,去历史材料里寻找。

在《三国志 先主传》里,刘备托孤的情形是这样的:

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在《三国志 诸葛亮传》里,是这样的: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在《三国志 李严传》里,是这样的: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可见,刘备托孤,并不是托给诸葛亮一个人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李严。那么李严是谁呢?

李严年轻时为郡中专职吏员,以才干知名。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

刘备入蜀时,刘璋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公元218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达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不待另外发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由此可见李严不仅有能力,而且还相当有主见;但是这李严却有个极大的缺陷,其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而且非常喜欢享受,这也为后来李严被诸葛亮打压埋下了伏笔。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在诸葛亮第三次攻打曹魏的时候,李严承担着运送粮草的工作。因为气候上的连续大雨,李严的运粮工作有点跟不上诸葛亮的节奏了。由此,李严就写信去欺骗诸葛亮,假托刘禅希望诸葛亮退军还朝。等到诸葛亮回来后,李严居然责怪诸葛亮军粮很充足,你怎么回来呢?

对此,诸葛亮自然不会被李严的小把戏识破,立即向刘禅出具了李严的信,对照笔迹,李严骗人的把戏被揭穿,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梓橦。由此,对于李严来说,运粮不继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去欺骗诸葛亮呢?而且这样的小把戏,只要诸葛亮和刘禅一见面,马上就能揭穿造谣的李严。那么,如果不是李严在作死的话,是什么原因导致李严被贬为平民的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大臣,不仅手握重兵,其在蜀汉的地位要领先于赵云等武将。一定程度上,李严的存在,就是刘备留下来平衡诸葛亮势力的。对于诸葛亮来说,李严长期明里暗里的妨碍自己的北伐大计。由此,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诸葛亮逐渐从李严手中剥夺了兵权,只让李严负责押运粮草的工作。众所周知,蜀道难,粮草往往不能到位,连诸葛亮自己也处理不好,把这个烫手山芋仍给李严,李严不出岔子才怪。

于是在第三次北伐时,面对运粮工作不利的李严,诸葛亮借此机会,一鼓作气,拿出自己的政治本领和常用的离间计,使李严被贬,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得到巩固。就诸葛亮来说,只要自己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才能全面贯彻刘备的遗志。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贬低李严,完全是为自己退兵找借口。蜀国本来就缺少干将,诸葛亮故意排挤李严的话,可能会导致蜀汉的人才更加捉襟见肘。不过,魏国的司马懿人多势众,通过坚守不出来消耗诸葛亮的力量。于是,退兵成为当时最好的选择。但是,贸然退兵肯定会伤害魏延等将士的积极性。由此,拿着李严当替罪羊,掩饰自己始终打破不了司马懿的困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最后,虽然诸葛亮贬低了李严,但是却继续重用李严的儿子李丰,显示出自己没有对李严派系赶尽杀绝的态度。一言以蔽之,派系政治斗争和为退兵找借口,注定了李严的悲剧结局,也间接暗示了诸葛亮所处的困境。

这件事情被无数次被后世之人拿出来谈论,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