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历史上强盛的朝代之一,也出现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那便是女皇武则天,但是在神龙元年,这个历史唯一的女皇帝也走下了帝王的宝座,进入了迟暮之年,纵观武则天一生的功绩,确实算的明君,政治手腕也十分强硬,那么为什么她在最后要禅让皇位呢?
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事情来让自己能多活几年,继续统治着这万里河山。她先是在正月初一宣布改元神龙,后大赦天下,规定凡不是非扬、豫、博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乱的罪魁祸首都可以免去罪责,但是似乎她这么做并没有得到上天的垂怜,武则天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她甚至只能躺在长生殿中苟延残喘的活着。而最终随着武则天的病重,曾经的唐朝遗臣开始了复辟唐朝的谋划,并在2月20日在神都紫微城发动了兵变,史称“神龙政变”。
此次政变主要是由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主要人物发起的,其目的就是逼迫女皇帝武则天还政于大唐,并拥立李显为君。2月20日,张柬之等人借口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密谋造反,遂与左羽林将军敬晖和右羽林将军桓彦范等人率领500余名将士兵围紫微城,而于此同时太子李显也跟随而来,借着李显的身份,这支军队顺利的进入了紫微城的内城并在集仙殿的走廊下将张易之、张昌宗斩首。后进入了武则天所居住的迎仙宫中,此时的武则天早已病入膏肓,但是帝王的威仪却还在,她环顾四周呵令到“是谁作乱?”,而张柬之也出来说到“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
此时的武则天好似明白了什么,她开始向在座的每一位投上了犀利的目光,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太子李显的身上,她说道“太子,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但是此时的李显却并未有任何的举动,他依然站在那里,不过却不也敢再说什么。而群臣见状,深恐太子会被武则天所吓退,于是右羽林将军桓彦范赶忙出来说到“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年纪已大,却一直在东宫当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从上天与下民的心愿!”。武则天眼看这朝廷已不是她能掌控的了,整个皇宫都被他们所控制,最终武则天无奈只得将皇位传于李显。2月23日,武则天先是颁布诏书,向天下昭告李显太子监国,负责代行国事,后于2月24日将帝位传于李显。自此在位21年的武则天的政治生涯正式宣告终结,而随着武则天的退位,太子李显的登基,武则天所创立的大周王朝也历一世而亡,成为了与新朝一样短命的王朝。
而退位后的武则天虽然已不再是大周的皇帝,但是作为她的儿子李显还是很尊敬她,或者说是惧怕她,不过想来也是李旦数十年都生活在武则天的高压统治下,李唐很多的宗室都被武则天杀的干干净净,李旦不惧怕也说不过去。也曾是因为如此,此时的武则天虽然退位了,但是李显还是给武则天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并作为太上皇居于上阳宫,可以说李显对于武则天是十分的厚待。不过如此被厚待的武则天却在此时生活的并不开心,失去权利的她再加上病痛的折磨,此时的她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英姿,甚至可以说此时的她就只是一位迟暮之年的老妇,她早已没有了曾经的皇帝威仪,有的只是苟延残喘。
退位后的武则天变得很落寞,她不在梳妆打扮,面容憔悴之极,现在的她可以说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你在她的身上早已经看不见曾经作为大周皇帝的影子。再加上此时的武则天早已失去了权利,她又是一个行将就木之人,所以上阳宫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有的只是落寞,没有人愿意再去看望这位已经失去权力的老人,就这样武则天就只能一个人躺在那床榻之上,没有人能跟她说话,也没有人再去看她,就这样她一个人在上阳宫等待着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
最终在12月16日,在孤独与寂寞中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就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皇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而在临死前,她却做出了一件让人觉得很惊讶的事情,那就是自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了她曾经陷害过的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而她会这么做或许是晚年的武则天想通了什么,也许亲情真的要比权力重要,如果当年的她不是那么热衷于权力,不是那么热衷于杀戮,或许晚年的她会很幸福,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落寞吧,但事实如何谁又真的清楚呢?只有武则天自己才知道吧。
女皇的晚年里,对这两个尽心尽力的美男子——张氏兄弟,一直都是信任有加,也间接了导致大臣对他们的不满。这种信任不仅仅是女皇怕失去他们,还是利用他们试探群臣的态度。在他们面对大臣们攻诘时,女皇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保住他们免于处罚。此时的张氏兄弟已经被女皇封了国公,而皇族里也有人说应该封王的,以此来讨好女皇。张氏兄弟趁着女皇年事已高,就开始把手伸进了朝廷。在为非作歹的时候,别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说了几句不满的话,就会引来死罪。就这样,群臣更把他们视为眼中钉,都在找机会把他们掰下台。
而这个时候,朝廷里以太子李显为首的太子党,成了张氏兄弟的对手。太子党内部因为目标的不同,分成了两派。一方只是打算灭了张氏兄弟,保护好太子登基而已,此为“兵变派”。而另外那方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更为深入,打算拥立太子以后,为朝廷来个大换血,此为“政变派”。太子党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看张氏兄弟不爽的,特别是掌控兵权的将军,更恨不得用武力直接派兵杀了他们。
这个时候的朝廷,还有另外一股势力,那就是武则天的亲戚——武氏子弟,他们在太子党和张氏兄弟之间,选择了离开。有人分析,武氏子弟一步步离开权力的中心,可能是接到了女皇的命令。不然,谁会在大权在握的前提下,主动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呢?他们的离开,让太子党送了一口气。太子党和张氏兄弟的势力是差不多的,没了武氏子弟,也就意味着现在是单挑了,不用担心有人背后一刀。
两派之间的斗争的终结,是以女皇的退位为终点的。太子党和张氏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势如水火来形容,而武氏子弟的离开,更加把这场无声的战争推向了高潮。太子李显这个时候还不想发动政变,因为不管怎样,只要武则天过几年死了,他就大权在握了,还去变什么呢?然后大臣们看到他这样的态度,马上就各种劝,就带了人马一起进宫去见女皇。女皇看到一群人带了太子走进来,就知道自己没退路了,只能下旨退位。
女皇退位以后,没了大权,就待在了皇帝给他安排的寝宫里,直到死的那一天。太子党赢了,张氏兄弟也被灭了,他们的势力也都土崩瓦解了。太子选好良辰吉日,举行了登基大典。不可一世的女皇武则天却在几日以内,变得更加老了。牢牢把握了几十年的大权,一夜之间就没了。费尽心思庇护的两个情人也被杀死了。大权也没了,情人也死了,这种精神上的孤独,让她颓废了不少。本来就已经是古稀之年的她,在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以后,躺在了床上,奄奄一息。回想自己的一生,看着熟悉的人,她渐渐闭上了眼。到如今,只有那块无字碑树立在那里,还在向世人述说着1400年前那位女皇的故事。
女皇的一生是坎坷的,甚至有几分离奇。在晚年的时候,她宠爱张氏兄弟,一方面想让太子和他们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又让张氏兄弟过于放荡,导致后来她的意图都落空了。武则天对张氏兄弟的放纵是导致其退位的导火索,而太子李显发动的政变直接导致了武则天的退位,试想如果其一直很英明,或许后期就是周的天下,人人都会犯错,但是有的错误却会改写历史,不过总体上来说武则天还是一位有作为的英明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