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功臣刘伯温是怎么得罪朱元璋的?最终下场凄惨的,只因这个问题没回答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后大肆对开国功臣下手,其中就连著名的谋士刘伯温都没逃过,这是为何呢?原因在于一次刘伯温问题没回答好。

刘伯温生于浙江,他天资聪颖,从小就展露出了过人的天赋,特别是他的阅读速度,堪称一目十行。他的家人都对他抱有殷切的期望,而在他12岁那年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考上了秀才,轰动了当地,被称作神童。

等他到了17岁那年,他觉得自己不能偏居一偶,于是决定出门游学。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所谓的书呆子,他所涉猎的领域颇多,特别是对天文地理更是情有独钟,凭借着他的不断钻研与琢磨,很快他就名扬于世,甚至有人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

在他23岁那年,他进京赶考并且一举中第,不过那时元朝乱象已经开始显现,于是他决定辞官回乡归隐,这一呆就是呆了三年,三年之后他接受了元朝的封赏接任了高安县丞的职位,在他任职期间执法严明,对权贵及黑暗势力的打击毫不手软,也对一些不作为的官吏展开了一番整治,百姓对他甚是感恩,他的名声再次流传开来。

正在起义而且已经拿下南京的朱元璋得知他的大名之后,亲自去邀请他为自己做谋士,此时的他已经颇具根基,而刘伯温的加入更是增加了他的信心,在很多事情上他都去询问刘伯温的意见,和他一起探讨未来该如何发展,但是朱元璋对他的倚重和喜爱自然是引来很多人的不满。

要知道在刘伯温在还没有加入进来之时,朱元璋最倚重的还是他的那些老乡,就是跟他一起出自淮西的那些人,这才是他的嫡系,在很多人的眼中,刘伯温都是外来者,而最针对他的那就是李善长。

后来朱元璋称帝,在此过程中少不了刘伯温为他出谋划策,立下的功劳更是多得不可数,也因此他登基之后对刘伯温也很是善待,而与此同时,李善长发展的也非常好。虽然说他们二人都是开国的功臣,但若是论起讨皇帝欢心的本领,他却比刘伯温要强很多,也因此他的升迁要快过刘伯温。

不过别看这个李善长在皇帝面前装的非常乖,平时也是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但实际上心思却非常歹毒,只要有人影响到了他,他都会想尽办法将对方铲除,所以可以想象刘伯温就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于这些皇帝其实都是心知肚明,但是他正需要的就是两人这样互相制约,所以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面对李善长的针对,刘伯温心里非常不痛快,可又他奈何不得人家,不过转念一想他的同党却不是不能整治一下的,李善长的亲信李彬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正好当时朱元璋不在皇宫之中,于是刘伯温就把他给逮捕了额,理由是他贪赃枉法,而同时,他也将他的种种罪证陈列出来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非常生气,当即就下令处死了李彬。

李善长失去了自己的亲信,又没有皇帝在身边为他撑腰,所以他也只能等皇帝回来之后他在继续与刘伯温斗。等朱元璋回来后两个人又斗得如火如荼,可是他却并没有过多干涉。但是刘伯温却明白,一旦皇帝出手,那势必不会帮着自己的,于是就选择回家养老。

接任他的职位的是杨宪,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为了搞垮李善长,不断的搜集他的各种黑料献给朱元璋,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虽然并不以为意,但是随着呈上去的黑料越来越多,渐渐的他动怒了。李善长见自己日子不好过,于是也动了培养接班人的想法,他培养了个不错的胡惟庸。

不过即便如此,李善长的处境还是颇为不妙,不过,他的不妙在一次皇帝与刘伯温的对话之中得以扭转。朱元璋找到刘伯温,问他谁比李善长还要适合做丞相?他回答应由皇帝自己做决定,朱元璋还是想试探一下他又问,杨宪怎么样?杨宪是他的人,他深知皇帝多疑,于是否决了杨宪,皇帝又试探的说出一个叫做汪广洋的名字,他也否决了。

而在这之后皇帝又问他胡惟庸如何?他先是夸人一顿,又再次给否决了。最后皇帝说那就只有你了,这是刘伯温回答说,虽然我的才能可以胜任,但是我嫉恶如仇,所以皇上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吧。

就是这个恶字让他把朱元璋给得罪了,皇帝一向偏爱李善长,而他的这个恶,就指的是李善长,这不是在说朱元璋识人不清吗?也是在此之后朱元璋对他的态度再也不如从前了。

这也间接导致了,最后刘伯温的下场凄惨,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原因:

其一,刘伯瘟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功劳并不是那么大。刘伯瘟并不是那些一开始就追随朱元璋的兄弟,他是半路加入进来的。从公元1360年到1363年9月,刘伯温做朱元璋的随军参谋,其中还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实际上从军的时间勉强接近两年,也只是朱元璋众多随军参谋之一,甚至没有官衔。至于说刘伯温制定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大计,也是牵强的,例如鄱阳湖一战中,朱元璋曾被敌军团团包围在一条指挥船上,如果说刘伯温真的料事如神,他会令朱元璋遇到这么大的险境么?可想他也没那么神。

有一年,天下大旱,刘伯温又打报告给朱元璋,请求处理一批冤假错案。朱元璋批准了。案子刚刚处理完毕,一场大雨就降临了。我们不得不说,刘伯温的运气真好。如果案子办了,大雨又迟迟不来,那得多尴尬呀。看样子,明朝时候刘伯温经常承担“祈雨”的任务。就像当今的“雨神”萧敬腾一样,一旦发生干旱,就要请他老人家出手。不过大家都知道,呼风唤雨这种事情,难免有失手的时候。一次,刘伯温就失手了。传说中的大雨迟迟没来。朱元璋就发怒了。前面说过,刘伯温是御史中丞,这种官看上去不大,却尽干些得罪人的事情。刘伯温失手后,这些被他得罪过的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他。人总归是人,没有那到神。

刘伯温之死

在经历很多的人生冷暖之后,朱元璋的王朝在逐步的确立。直到最后的成功。登上帝位。这时他开始对诸多的开国功臣下手了,因为在朱元璋心里,最可信的只有家人。在接连杀掉了多名武将后,朱元璋就顶上了刘伯温这个最令他忌惮的文臣。

有一次,刘伯温身体不适。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医生来给他治病,刘基吃了药后,腹中便出现了像拳头大的石头一般的异物。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地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只是讲些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一本书,朱元璋每天担惊受怕,最后被一农民所得后来,刘伯温觉得自己身子骨越来越虚弱,于是他请假回了老家。在老家的这段日子,他没吃任何药物,过着非常有规律的生活,但是身子还是没有好起来。明朝洪武八年,大名鼎鼎的刘伯温病危。临死前,将两个儿子,刘琏、刘仲竟叫到跟前,告诉他们,当今皇帝生性多疑,我所写下的这本《百战奇谋》,如果献给皇上,恐怕会使全家人陷入危险,倒不如烧了它,来保全家人。

果然,刘伯温死讯传至应天(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就立即派丞相胡惟庸前往吊唁,其实目的就是找寻江湖流传的《百战奇谋》兵书。刘氏兄弟坦言告之已烧毁了,只剩下刘伯温另一著作和一封致皇帝的亲笔信。

而这本郁离子也成就了覆灭明朝的一人,他就是李自成。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