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匈战争中,卫青与霍去病可以说是绝代双骄、帝国双璧。除去这两位,西汉王朝还有一位名将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终其一生也没有获得封侯,让后世为之唏嘘。这个人就是飞将军李广,汉匈战争中最大的争议人物。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李广从军被任命为中郎开始,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后自尽而亡,历经三朝,前前后后47年,李广为何戎马半生却没有封侯呢?
李广在外征战,保家卫国,为了守护汉朝的疆土,多次都差点命丧黄泉,尽心尽力甚至舍弃生命为的只是汉武帝能够封他一个爵位,或者赏赐给他一块土地,让自己的后代儿孙能够活的轻松,同时将军被封侯或受赏都是一种无比荣耀的事情,光宗耀祖,可即使战绩辉煌,仍然没有受封受赏。
推测其中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种还是因为李广的命运不佳,他生不逢时。李广大杀特杀,屡获战功之时正是汉文帝在位执政的时期,在此期间,汉文帝的治国政策是以文以理治国,不太过于愿意去征战,希望疗养生息,平静的发展国家。后来到了汉武帝上位,李广相比卫青和霍去病这些将军,自己已经不够年轻,再加上李广不善运用计谋兵法,总是被另外二人抢去了风头。故一直没有得到赏赐。
第二种原因与李广带兵征战的方法有关。李广性格耿直,带兵打仗也认为只要能够杀敌就行,至于兵法李广并不看重。以至于后期经常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善于利用谋略的他,在后期的征战中虽仍屡获战功,但有好几次都差点搭上性命,死里逃生,并且伤亡惨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直不得重用是因为汉武帝对李广内心有很大的偏见。李广虽作战英勇,又很有才华,但可惜性格率直,不善言辞,更加不会向君王献媚。加上后期李广征战损失太大,汉武帝更加不喜欢李广。并且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李广当年在陇西担任太守之时,曾经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羌人多达800人,汉武帝认为这样已经大损了李广的阴德,一直认为李广并不是一位福将,故李广终生没有得到重用。辅佐三代君王,所获战功无数,为国多次命悬一线,但终生未封侯,命运捉弄生不逢时,可惜可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