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但是自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也气数已尽,当时身边受到诸葛亮重用的是姜维和杨仪二人,杨仪在退回汉中的路上立下了很多功劳,但为什么刘禅就是不重用他呢?
杨仪,字威公,属于荆州派系,投奔刘备后,受到同样是荆州派首脑诸葛亮的重用,是丞相的嫡系。这点从演义中马谡守街亭时,诸葛亮考虑用杨仪代替便可以看出来,丞相是器重、重用杨仪的。杨仪虽然只是丞相府的长史,因其经常跟着诸葛亮出谋划策,深知兵法。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有杨仪的身影,参赞军事,传达军令。“轮班分兵,以为长久北征之计”,就是出自杨仪之手,深得诸葛亮赞赏。在五丈原,诸葛亮大限已到时,授予杨仪锦囊妙计,断定魏延必反,还安排好了斩杀魏延之人。“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
首先分析诸葛亮死后,杨仪确实立下很多功劳。
首先将蜀汉大军安全撤回成都。蜀汉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群龙无首,外有司马懿大军虎视眈眈,内有反骨魏延伺机作乱。在这随时都可能全军覆没的情况下,长史杨仪不负重托,安全将益州十万精锐撤回成都。此举保全了蜀汉的精锐,坚持了29年才被魏国所灭。
其次长史杨仪在魏延造反时,临危不乱,依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成功将其斩杀。魏延是蜀汉军中数一数二的大将,如果造反,后果很严重,就连姜维也不敢说能胜过魏延。在魏延烧掉栈道,阻止杨仪大将撤回蜀汉之时,杨仪表现出大将风度,沉着应对,故意引诱魏延大声说三句“谁敢杀我?”吸引其注意力,马岱乘机一刀将其斩落。
最后杨仪将丞相诸葛亮灵柩安全运回成都。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距离蜀汉根据地路途遥远,宿敌司马懿随时都可能掩杀而来,其灵柩运回成都难度很大。此时,杨仪作为全军暂时统帅,依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载着诸葛亮灵柩徐徐撤退,最终安全运回成都。这对于诸葛亮、刘禅、蜀汉都是一件大功。
那么杨仪立了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刘禅没有重用他呢?其实还是史实和小说有所不同。
杨仪成功斩杀魏延后,回到成都,本以为从此就身居要职,封官加爵。但不料诸葛亮有密函给刘禅,说杨仪因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不堪重任,因此刘禅拜蒋琬为丞相,军权全部交给姜维,而杨仪只得到了中军师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权利。杨仪自然心中打抱不平,诸葛亮北伐期间杨仪出谋划策,筹集粮草,安排部署,兢兢业业,又遵照诸葛亮遗命杀掉魏延,为何没有的到应有的待遇。于是看别人的颜色都不对,貌似大家都得罪他了,逢人就说自己劳苦功高,众人碍于杨仪的职位也都不敢讲,离他远远的。有天,杨仪实在忍不住了,便跑到费祎的府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便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今人追悔莫及。可见杨仪是因为没有受到重用,有投靠曹魏的打算,费祎转身便告诉了刘禅,刘禅勃然大怒,要斩杨仪,但费祎苦劝:杨仪虽然有点过错,但毕竟劳苦功高。于是刘禅将杨仪贬为庶民。
杨仪小肚鸡肠,眼里面容不得沙子,性格狭窄,没有受到的重用。《三国志》记载:“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刘备伐吴时,杨仪就与刘巴不和,被改任弘农太守。刘备去世后,杨仪和魏延就成了死对头。魏延因自恃战功卓著,飞扬跋扈,经常欺负别人,其他人都让着魏延三分,唯独杨仪,就是不服魏延,经常吵吵骂骂,魏延经常拿剑指着杨仪的脸比划,气的杨仪哭着向诸葛亮禀报,诸葛亮也是暗中协调二人的关系,但没什么大用。魏延死后杨仪心里也就舒服多了。诸葛亮死后,杨仪经常计较蝇头小利,私欲膨胀,因自认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导致心态失衡,终日怨天尤人,是个十足的怨妇。杨仪本来有机会一展才华,但因为性格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最终导致他不得善终。
杨仪被贬为庶民后,并不知道悔改,怨声载道,看谁都不顺眼。他痛恨魏延,嫉妒蒋琬,昔日的毛头小将都得到了重用,杨仪开始觉得朝中有很多人都有问题,于是上书给刘禅,控告官员,最后得罪众人,自杀而亡。
所以杨仪是个性格很差的人,不仅刚愎自用而且心胸狭隘,这样的人刘禅都讨好不了,确实满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