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地宫是帝王陵墓的地下建筑部分,又可称之为“玄宫”、“幽宫”等。原始社会早期,地宫只是土穴木宫,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黄肠题凑”的帝王陵墓建筑形式。到明清时,地宫的规模已相当可观,明定陵的地宫在布局上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制度,极力模仿阳世的宫殿形式。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对自己生前死后越是看重,生前他们享尽荣华富贵,一生安逸无忧,而死后,他们又会牢牢的将自己的陵墓锁好,藏起来,防止后来者探查。
这些陵墓的大门,在闭合的时候,往往都会采用从里面关闭的方法来将大门锁起来,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陵墓大门可以真正的完全闭合,外人不能取巧进入,但缺点也很明显,负责修建陵墓大门的人,也是需要用陪葬来关闭大门的。
历史上记载大规模杀害修建陵墓工匠的有秦二世胡亥、成吉思汗以及慈禧太后,其他的都没有注明谈到,就算处死了也不一定会有记录,明英宗就曾经废除过陪葬制度,他说“用活人陪葬,我真的不忍心!”
中国古代诞生过不知道多少瑰丽的艺术秘宝,中国古代的工匠也不知有过多少神奇的技艺,从鲁班那时候开始,中国古代的神奇技艺就一直被人传颂着,那么,这些被所在陵墓之中的工匠真的就会老老实实在里面坐以待毙吗?
结果当然是否定的,统治者固然残暴,就像是秦始皇时期,为了修建陵墓,从全国调来了几十万人共同修建,最后要锁门了,更是将十数万人锁死在了里面,防止陵墓的相关信息泄露,谁能想到统治者为了自己陵墓的隐秘性,竟然会选择这么残暴的方法。
当然了,经过了一次又一次被统治者坑杀的经历,工匠们也便学聪明了,工匠们在关闭大门之前,会选择在大门上留下一个小机关,这个机关最大的作用不是其他,正是为了让大门在关闭以后,可以重新打开。
古代的时候,盗墓者想要盗墓,更多的还是用巧劲。工匠们在被封闭在陵墓中的时候,留下过一个小机关,这个机关能够骗过大多数人的眼睛,但是对于那些经受过专业训练的,见识过人的盗墓者来说,这些机关就差了一些,曾经被工匠们用来逃命的路子,最终便宜了盗墓者。当然了,这种小机关对于陵墓建造者来说或许是讨厌至极,但是对于工匠们来说可是活命的路子,留着当然是好的。
本来建造陵墓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有的人本就身体比较虚弱,在修建过程中,老的老,病的病,死的死。真正能活着挺下来的人并没有多少。而他们结束工程后,身边派的也有专业的人去监视他们,避免他们说出口,他们只要说漏嘴了一点点,就会当场杀死,还有听到秘密的人。所以他们这些活下来的人一直到死的时候,都没有说出口的机会。
虽然他们没有被皇帝处死,但是我想他们其实内心深处是无比煎熬的。手里拿了个烫手的山芋,是谁谁都拿不住吧。当然也有比杀了他们陪葬还要狠戾的皇帝,直接把他们推向战场,看似总比死好,然而呢?他们面临的将是永无止境的边境生活,永无止境的战乱,试想他们又能活到什么时候呢?还不如一死了之来的痛快呢,反正修建陵墓的人一般下场都不会太好。
真是苦了这些人,没有功劳也不给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