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一代雄主汉武帝父子被谁玩弄于鼓掌上,翻手间灭杀数十万人?

中国历史上争权夺利的事情多了去了,兄弟相争,父子相斗,不是什么新闻。在这些可悲的生命之中,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无疑是一个悲情角色。据说他在父亲刘彻年老生病时,竟然使用巫蛊之术,妄图造反,夺得皇位。这个大逆不道的儿臣,最终死在正义的旗帜下。真相总有出现的那一天,思子宫就是明证。

是谁最先发现太子“不轨”并及时护驾的呢?是黄门苏文。

太子位置敏感,一旦皇帝不虞,太子即行上位,也正因为如此,明里暗里的斗争异常激烈。汉武帝有没有想改立太子的心呢?说完全没有,那也不一定,尧母门就被整得沸沸扬扬。但要说这想法特别大,那倒不一定,老年生子,一时高兴,整个乐子的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这点点心思就被苏文给夸大了。

汉武帝晚年,已经不太爱和人见面,包括皇后,几个儿子都不怎么在一起。这就给苏文专权创造了绝好的机会。苏文要利用这点,好好地来报个仇。

苏文与太子的嫌隙不是一天两天了。

有一次,刘据进宫见母亲卫子夫,时间呆得长了一点,苏文就向汉武帝报告:“太子调戏宫女。”汉武帝相信了。拨给太子宫女,凑免二百。调戏宫女这可是大事,但汉武帝没追究,反而还加派了人给他,可见这会儿,汉武帝可没有废太子的心。刘据也明白父皇的心意,只是恨上了苏文。

一次谗言不够,那就多来几次。一人之力不够,那就开始联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可以找到太子的过错。人多了,力量大了,就好办了。苏文与小黄门常融等人联手,一起给太子使绊子。刘据是正人君子,当卫子夫说要借皇帝的刀砍了这几人时,他还起了慈悲心,留了他们一条活路。

只是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不久以后,太子刘据开始品尝恶果。

征和二年,武帝病重。

江充原与太子有过节,他担心老皇帝一去,刘据不会放过他,于是对汉武帝说起巫蛊之事。汉武帝英明一世,但是面对这两个字,却是极端的不明智。也是,越是雄才大略,越舍不得死,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阻挡这事的发生,他都会去做。抓住施蛊的人,那就可以治好病了。于是他下令,要严查,彻查。想法可以理解,但怎么执行就是江充的事儿了。趁此机会,苏文与江充联手,为整垮太子而努力。

江充大张旗鼓,指挥胡巫,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凶手!他派人到处寻找木偶,严刑逼供下,百姓互相攀咬,被诬告的人成千上万。为了彻底解决太子,苏文把幕后指使定在太子身上,他带着人马在太子宫找到了他早已准备好的铁证——桐木人。

天下哗然,太子有动机,有时机。还有谁能从武帝病重中得到最大利益?非太子莫属了,这案子就一定得是太子做的!

长安城人心惶惶,个个不安,武帝在甘泉宫生死不明,刘据无法得知。为了不蹈扶苏覆辙,刘据杀江充,杀胡巫,意欲结束这混乱的局面。可惜他漏了苏文。

苏文回到武帝身边说太子不轨,还假模假样地派使者前去查探太子的消息,实际上使者根本没出城,转了一圈回来就说太子已经造反。武帝听说后自然是怒火中烧,老子还没死呢,你就想当皇帝!于是,派丞相领兵,太子自然不敌,在父子怨恨无法传达中,他被迫自缢而死。皇后卫子夫知道自己末日已到,也自缢而亡。事后,武帝得知事实真相,却已经悔之晚矣。这次祸乱,牵连人数多达几十万人,家破人亡者数不胜数,就是武帝自己,也痛失皇后太子。虽说将抄斩江充全家,烧死苏文,却也不敌损失之大。

苏文江充一介小丑,却能在英明神武的汉武帝手中,酿成滔天大祸,不得不让人深思。

他们凭什么如此胆大妄为?漫说武帝无废太子之心,就是有此心意,只要武帝还和外界有一丝沟通,都不会有此事发生。

当年刘邦想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樊哙硬闯宫禁,联合周昌等人,硬生生地保住了太子的位置,也保住了汉家江山。因为刘邦还能听到老朋友们的话,如果失去联系的时间久了,恐怕就没有那么顺畅了。而到了汉武帝时,这个不可一世的帝王,已经喜欢上了自我封闭,他沉浸在自己的小王国里,里里外外的事情都由专人苏文传达。说得不客气点,作为手握国家重权的人,他实际上成了苏文手中的玩物。

武帝想求生,刘据想求生,最终却都毁在了小人苏文手里。

历史作家叶之秋全新解读西游记,观点奇葩,推理严谨,自成一家,已经完成一百多章三十万字,一口气阅读全部作品,期待您关注:秋雨轩读史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