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五人,皆是戴罪之身。唐僧前世为金蝉子时,轻慢佛法被贬;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猪八戒醉酒戏嫦娥被贬;沙悟净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小白龙打碎宝珠被判处极刑。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也许重了些。可是,再多的抱怨也无法改变已成定局的事实,唐僧师徒必须下定决心,改过自新才能修成正果。唐僧师徒五人,唐僧不必多说,就算他表现的再差,也会成佛,因为他是主角,主要历练的便是他。可其他四人就不同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他们四人最后能得到怎样的奖赏,并不是随便给的,而是根据他们所立之功给的。
我们在原著中,不止一次的看到过唐僧夸奖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立功的话语,比如:唐僧喜道:贤徒有莫大之功,求此宝贝,甚劳苦了。行者道:劳苦倒也不说;菩萨道:悟空,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分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正说处,早见直符使者,捧定了道家文书,僧家关牒,到天门外传递。那符使见了行者,施礼道:此意乃大圣劝善之功。;话说唐僧喜喜欢欢别了郡侯,在马上向行者道:贤徒,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
类似上述唐僧说徒弟立功的话有20处左右,其中大多是说孙悟空的,少数是说孙悟空师兄弟的,极少数单独说猪八戒或是沙悟净。从这一点来看,西天取经结束封赏的时候,佛祖是按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在途中所立的功劳来计算的。先前我说过,唐僧师徒的一言一行都有众仙佛监视,这一点在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刬尽,三三行满道归根”,得到了印证。原著道:
“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不题。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菩萨亦甚喜道:准缴,准缴。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此处原著说明了仙佛对唐僧的了解,他们最后的封赏完全是按照立功大小来决定的。
原著第一零零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中,佛祖的一席话,也证明了这一点。原著道:
“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这一系列的封赏,其根据便是立功的大小。这就是原著的记载,也只有这样才符合小说的情节。
机会,对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都是一样的,白龙马除外,他只是个脚力,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去降妖除魔。可是,相同的机会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就像开篇的那句话:“世人所处的这个世界,本就不是公平的。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众人需用自己的方式赢得自己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取经一事,唐僧不管如何都能成佛,这是不公平的,小白龙凭什么就不能去降妖除魔呢?这也是不公平了。这些事情也没办法做到公平。可对于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来讲,都是公平的,他们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可表现呢?却大不相同。猪八戒好吃懒做、搬弄是非、偷奸耍滑,胆小怕事等,注定了他难以加升;沙悟净老实本分,与世无争,这也注定了他难以立下大功,因此也难以加升。
可以这样说,面对不公平的机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没能把握好机会的人,最终没能用自己的方式赢得自己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加升时,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可你猪八戒一路上好吃懒做,有成佛的资格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