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解密:四世三公的袁绍部下为什么总善于窝里斗?

在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当中,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讨董军事行动虽然虎头蛇尾,但这却让袁绍赚足了名声,再加上袁绍显赫的家族背景,因而这天下名士一时间蜂拥而至。等到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就更是兵多将广,谋士成群。可以说,在三国初期的诸侯当中,真正称得上是人才济济的当属袁绍。本博曾经论述过袁绍和曹操的谋士,他们的才能并没有多大的差距,但有一个现象却不能忽略,看起来曹操的谋士总是意见相同,而袁绍的谋士却总是意见相左。本来,有不同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坏事,决策者可以通过比较,更能看清利害关系,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趋利避害,但问题是,袁绍的谋士还要把这种分歧变成争斗,从而使集团利益受损直至失败。那么,袁绍的谋士为什么总是善于窝里斗呢?

先看看谋士们是怎样窝里斗的。

兴平二年(公元195),汉献帝流亡河东。沮授建议袁绍,应该迎立汉献帝,将都城安在邺城。然后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这样就没有人能够征服。可是另一个谋士郭图却说,汉朝已经衰落很久了,想把它兴旺起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如果把皇帝迎来,有事就得上奏,服从皇帝自己的权力就小了,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这不是一个好计策。就这样,袁绍把这件事搁在一边,等到曹操迎接了汉献帝,用皇帝的名义来命令他,这才后悔起来。

《三国志》说是郭图劝说袁绍迎接汉献帝,建都邺城,袁绍不采纳。是否迎接汉献帝是当时最大的事情,沮授又是当时袁绍手下职位最高的谋士,这样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沮授的意见?

当然了,即便沮授和郭图意见不一样也不是问题,可到了官渡之战时,两人的意见和分歧就变成了争斗。

袁绍准备南下进攻许都,沮授和田丰等人建议,我们连年征战,百姓已经很疲惫,这是我们的忧患。不如先向皇帝报捷,使百姓休养生息。如果曹操不让我们觐见天子,就说他阻隔王路,这样我们就有了出兵的理由。然后我们就分兵袭扰他的边境,让他们不得安宁。这样经过三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曹操拖垮,大事就可以成功。郭图、审配等人说,以明公的神武和河北的兵强马壮,打败曹操那是像翻手掌一样容易。现在不夺取许都,恐怕以后就更不可能了。

这不过是战略方针问题的讨论,也就是采取持久战来消耗对方的军事能力,还是采取速决战来一举消灭敌人,袁绍倾向于后者并予以采纳,于是大军进攻至官渡。但是,郭图却不罢休,还要在袁绍面前进一步诋毁沮授,说:“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让他进一步强盛,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制约他呢?”就这样在大战之前,袁绍要将沮授的典军职权分为三都督,分别由沮授、郭图、淳于琼各领一军。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实行,但内斗的祸患已经埋下。

官渡之战,许攸随袁绍在官渡前线,正在相持阶段,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就将他们抓了起来。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降了曹操。见到曹操,许攸将乌巢粮仓防守空虚的情况和盘托出,并建议,立即突袭乌巢。如果乌巢粮食被烧,袁绍军心不稳,必然失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亲率轻骑兵突袭乌巢,烧毁粮仓,袁绍果然溃败。

严格执法本没有错,但平时和战时应该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对于前线的大臣家人。只要不是通敌,这执法还是应该考虑时机的,即便需要立即执法,也应该和最高长官袁绍沟通一致,以便袁绍是否要对许攸采取限制措施。但审配直接就这样做了,所以说,无论这执法有多么的正确,总掩盖不了窝里斗的本质。

乌巢粮仓被烧,将军张郃建议救援乌巢,而郭图建议进攻曹操大营,结果张郃久攻曹营不下。郭图为了掩盖自己建议的失策,反而诬告说张郃作战不尽力,张郃害怕被杀,带着军队投降了曹操,这就导致了袁绍军溃败。

官渡之战前,田丰和沮授一样,也是建议袁绍用持久战消耗曹操,最后达到“庙算制胜”的战略目的。所不同的是,田丰的建议计划更详细周密,因而谏阻袁绍出征的态度也更坚决。袁绍不听,田丰当众劝谏,袁绍就将他抓起来关进大牢。失败后,将士们都说,假如田丰在,也不至于溃败成这样!袁绍自己也说,田丰出征前谏止我,我非常惭愧再见到他。逢纪说,田丰听说将军您退兵,拍着巴掌大笑,非常高兴他前面的话说中了。袁绍于是杀了田丰。

这种窝里斗的状况并没有因为袁绍的死而改变,相反,他死后,这些大臣们内斗更加激烈。审配、逢纪拉帮想拥立袁尚,辛评与郭图结伙打算拥立袁谭。有些人以为袁谭为长,应该成为袁绍的继承人,而审配、逢纪等人害怕袁谭继位对自己不利,就说袁绍的意思是立袁尚。等到袁谭从青州回来,看到弟弟袁尚已经代袁绍而立,就自称是车骑将军。就这样,兄弟两人分裂。虽然在曹操进攻冀州时暂时有所联合,但仍然是相互提防着对方,等到曹操南征刘表,兄弟俩终于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内耗失败被杀。

袁绍的属下为什么善于窝里斗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在于沮授、田丰和审配等人是不是忠烈,郭图、逢纪和许攸等人是不是奸诈,而是在于袁绍自己的昏暗不明。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集团内部都会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在局面复杂浑浊的情况下。从某种方面来说,有不同意见是一件好事,这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待事物,弄清事情的真实面目,从而更加接近事务的本质。假如一个集团的人对于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声音一个看法,这只能造成一个集团的盲目行动,说明整个集团都已经头脑发昏,反而会对整体利益不利。对于这些不同意见,关键在于君主的把握、理解和如何取舍。可以说,袁绍智谋不足、为主不明、心胸狭窄和缺乏决断造成了属下的窝里斗。比如说在迎接汉献帝问题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动辄表奏”之间孰轻孰重,难道他人就不会面临着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袁绍的智谋不够,看不到这时候汉献帝的巨大利用价值,而只是把皇帝看成是一个累赘和包袱。等到曹操“拿”到了这个皇帝,这才知道,原来请示不请示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可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了。其实,曹操在是否迎接汉献帝的问题上面临的问题和袁绍是完全一样的,但曹操的智慧能够认识到皇帝的利用价值,知道怎样免受皇帝的束缚,所以一旦决策,立即行动,亲自将汉献帝迎接而来。

还有,作为一个君主,要知道臣下是为事还是对人。为事,可以让属下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见解,而对人,则要慎重对待,尤其是对于那些总是把事情引向个人攻击方面的人,必须有所警惕。封建时代是家天下,主公(皇帝)是最大的财产拥有着,一个人为主公出力,也是为了得到主公以下的最大利益。高明的主公会让属下进言尽智,通过论功行赏来让他们获取利益,而绝不容许他们损毁他人来“私自”得利。而袁绍,恰恰更多地把精力用在了听取部下对人的相互攻讦上,这是一个不明君主的显著特征。比如说田丰一事,怎么就不能听听田丰是怎么说?当然,这当中还有一个胸怀问题,可是,难道面子比整个事业还重要?曹操曾经想迁移淮南人口,蒋济反对,曹操坚持要迁,结果造成了十万民众跑到江南去了。曹操对蒋济不但不是“羞于见他”,还给他升了官。假如田丰地下有知,听说蒋济这般待遇,是不是会后悔当初就不该答应袁绍出来当官?即便是当官,是不是也应该像荀彧和郭嘉那样,跑到曹操那儿去!

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曹操和袁绍内部都有不同意见。曹操军队运粮困难,是继续坚持还是退守许都,意见并不相同。曹操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说,困难是双方的,应该坚持,这也正是弄险的时候。曹操马上决断,坚持下来。许攸来投,很多人认为是诈降,曹操不但相信这是真的,还按照许攸的建议亲率骑兵突袭乌巢。这就是善于决断,它的后果是不留下部下继续争斗的空间。袁绍在官渡,有人要速决,偷袭许都;有人要深沟壁垒,打持久战,以时间换取胜利。袁绍是一概不接受,形成了进攻不坚决,退守不甘心,驻扎又不严密防守的状况。这种战守态势,反应的是军事上的犹豫不决,正是主帅袁绍智慧不足,不能决断的真实反映。它的后果就是给部下留下了继续争斗的空间。

曹操对手下两个人评价很高,荀彧和郭嘉,而这两人曾经都在袁绍手下待过,后来两人都离开了袁绍,这说明,袁绍自身是存在问题的。所以说,袁绍的部下善于窝里斗,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袁绍本身。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