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帝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嘉靖帝一生有何功绩,如何评价他?
嘉靖帝朱厚熜(1507-1566)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4岁登基,到60岁去世,在位45年。此人崇尚奢侈,嗜好刑戮,暴虐不仁,喜怒无常,昏庸无能,好色无比;长期痴迷炼丹修斋,日求长生不老,竟然二十余年不视朝,致使奸臣严嵩父子专权跋扈,吞没军饷,败坏吏治,废弛边事,倭寇频侵。在位期间,农民起义达四五十次之多,还发生多次兵变,国势积弱,民不聊生。难怪户部主事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上陈的《治安疏》中尖锐挖苦道:老百姓说你的年号好。什么叫嘉靖?就是家家都干净。没有油米柴盐之物,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家净”。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朱厚照一生未留下子嗣,这样如何安排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就成了大明皇朝的首要任务。于是,皇太后张氏与朝廷重臣就皇位问题进行讨论,内阁首辅杨廷和提议依照祖宗制“兄终弟及”由先皇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满朝文武无人反对,就这样,朱厚熜登基被正式提上日程。
皇宫多位礼官太监浩浩荡荡的前往安陆迎接新皇,朱厚熜稀里糊涂的成了皇位继承人,却未曾想到,原本顺利的迎接仪式却在一行人抵达京城郊区时闹起了矛盾。
由于一众礼官坚持用对待皇太子的礼节迎接朱厚熜,让这位先皇的堂弟颇为不满。朱厚熜表示,连遗诏都说我是继承兄长的皇位,你们却用迎接兄长儿子的礼节迎接我,这岂不乱了辈分?虽说如此,但是,杨廷和坚决按礼部当初拟定的文书照章办事,双方就这样僵持起来。
为了让新皇帝顺利登基,最后,还是皇太后带着满朝文武上表三次,这才让朱厚熜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进宫登基,定国号为嘉靖。从此,年仅十五岁的他进了紫禁城,开始坐了天下。
朱厚熜坐上龙椅才五天,就召集群臣研究如何祭祀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故去的兴献王,其实这就是嘉靖想为自己的父亲追谥个皇号罢了。礼部尚书和当朝首辅又不同意了,直接表示,必须按照藩王的礼仪祭祀嘉靖的父亲,还说“异议者按照谄谀奸佞直接处死”。
这可是赤裸裸的威胁,直接把嘉靖想孝敬老爷子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嘉靖登基未久,根基不稳,无法与根须纠缠的权臣们抗衡,所以,只能暂时妥协。过了段时间,嘉靖的生母从安陆前往京城,半路上听说朝中大臣对嘉靖的态度,大为光火。于是,对赶来迎接的大臣说道:“你们做官后父母都能得到恩宠,我儿子做了皇上如今却成了别人的子嗣,我还去皇宫干什么?”说完就耍起了脾气不再赶路。
嘉靖听说这件事后,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找到张太后,威胁到:“你还是另挑个皇帝吧,我要跟母亲一起回家做我的献王了。”张太后无奈之下,只能一边安抚嘉靖,一边让朝中大臣妥协。杨廷和一众老臣没辙了,只能追谥嘉靖的父亲为兴献帝,嘉靖的母亲则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可以说,嘉靖的父亲朱祐杬没有做过一天皇帝,是被嘉靖强行追封的,嘉靖的继位也意味着明孝宗一脉断绝。
之后,礼官们重新安排了嘉靖母亲的入宫仪式,最终嘉靖的生母从皇宫中门进入,这件事才算作罢。
经过这场较量,杨廷和开始运用手中权力在朝廷里搞小动作,不断排除异己架空嘉靖,嘉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待一个好时机将这批不听话的老臣一网打尽。
三年后,嘉靖羽翼日渐坚实,在自己派系的权臣拥护下重新提案为自己父亲追加个名号。杨廷和自然与嘉靖针锋相对,甚至,不惜以辞职威胁嘉靖妥协,并且,朝中杨廷和一派纷纷表示与首辅大人共同进退。此时,的嘉靖早已不是那个毛头小子,以强硬态度贬斥杨廷和罢官成为草民。
扳倒杨廷和后,朝中老臣尚有不服嘉靖者,最终纷纷被嘉靖以强硬态度处理,百余大臣被锦衣卫逮捕下狱,其余八十余人听候发落。经嘉靖一系列铁腕处理后,朝中再没有反对声音,嘉靖的皇权逐渐稳固。这场由“礼仪”而掀起的纷争,其背后隐含的却不止礼仪这么简单,它意味着阁权与皇权之间的此消彼长。
嘉靖作为一个年轻的藩王,一步登天成为皇帝,最初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礼仪”背后牵涉的权力对抗。随着嘉靖逐渐成长,对于自身权力式微逐渐不满,所以,扫清朝中不和谐声音也成了必然趋势。随着其权利的集中,在其统治前期,出现“嘉靖中兴”的局面。他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的推行了改革。
可以说,这场礼仪之争并没有赢家,嘉靖虽然以铁腕政策维护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却使满朝官员无法心服口服,使皇帝与官员间的关系愈发僵化。最终,嘉靖躲在深宫中沉溺于丹道,朝廷被奸邪小人掌控,使明朝走向衰落。嘉靖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这位在位四十六年的明朝帝王,一辈子的雷点槽点很多,甚至还闹出几十年炼丹修道的荒唐事。但有一条必须承认:如果以做皇帝的综合素质来衡量,这位奇葩的嘉靖皇帝,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比较高的一位!
作为明朝少有的以藩王世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幸运儿,出身兴献王家庭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绝不同于一般吃喝玩乐的藩王家庭子弟,相反从小就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还曾在湖广府学里就读,就在这一帮府学学子里,他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在父亲过世后,他以世子身份打理王府事务,更把一群手下管的服服帖帖。堪称天生的管理人才。
而在堂兄正德皇帝过世,皇位的大馅饼砸中他脑门时,当时只有十四岁的他,却是宠辱不惊,面对京城里杨廷和为首的一干老臣的掣肘,他却借力打力,提拔张璁夏言等名臣,掀起著名的“大礼之争”,打着争老爹名分的旗号,令这群朝臣们互相猛掐,不动声色就把大权牢牢抓在手里。如此帝王手腕,着实是天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