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名士庞统、庞德和庞德公,他们三人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说到三国的聪明人,大家都会想到诸葛亮、庞统,可荀彧、郭嘉、周瑜、陆逊等人也同样十分聪明,却很少被人第一个念头想到,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诸葛亮和庞统的广告打得响。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想出这句虚假广告词的人就是庞德公,这广告经过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推广,令诸葛亮和庞统身价大涨,简直成了智慧的化身。话说庞德公为何要替诸葛亮和庞统做宣传呢,因为庞德是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力捧侄子当然说得过去,但为何侄子只不过是凤,诸葛亮反倒是龙呢?
只因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样一边是儿媳妇的弟弟,一边是自己的侄子,当然是将诸葛亮比作龙了,这样做更有礼貌嘛,而对自己的侄子就不必这么客套了,对老叔的这点理解和体谅,庞统还是有的。从这说起来,庞统和诸葛亮勉强也算是亲戚了。
那么,庞德与庞统、庞德公是什么关系呢?
庞德公是庞统的什么人
有书说,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所谓从子有三方面含义,一是用于,叔父和伯父的子孙称谓;二是说,“子侄辈”称呼;随着时代的推进,到了唐宋时期,常将亲兄弟的孩子称呼为“从子”。庞德公和庞统是东汉人士,所以庞统应该是唐德公的侄子,或者是比堂侄辈分更远的侄子。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有名的隐士和名士,和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等人时很好的朋友。庞德公认为诸葛亮是位了不起的人才,将他称呼为“卧龙”。诸葛亮十分敬重庞德公,如果有闲暇时间,就要前去拜访庞德公。诸葛亮每次探望庞德公时,表现的十分恭敬和顺从。庞德公位于床上时,诸葛亮就拜于庞德公床下。久而久之,庞德公逐渐重视了诸葛亮,俩人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庞统年少时候为人质朴老实,经常毕恭毕敬地跟随庞德公左右。当时,还没有人认识庞统,只有庞德公对庞统十分重视和喜爱。在庞德公看来,虽然庞统不善言辞,但是他有十分过人的长处。随后,变向好友司马徽推荐了庞统,司马徽和庞统交流了一番,司马徽为庞统的见识所折服。俩人相谈甚欢,不分昼夜,司马徽惊讶于庞统的学识,更惊讶于庞德公看人的眼光。自此以后,司马徽称庞统为“南州士之首”。
正是因为庞德公慧眼识人才,世人才认知了庞统。
庞德公和庞德
庞德公和庞德不是一个人。从年代来说,庞德公和庞德都是东汉末年的名人,不同的是,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和隐士;庞德是东汉末年的将领。庞德公有很高的才能,但是一生淡泊名利。和司马徽、诸葛亮、徐庶等人是很好的密友。
诸葛亮十分敬佩庞德公,多次前往庞德公住处去拜访他。庞德公一生都没有进过城门,和妻子儿女们过着自耕自乐,自给自足的生活。劳作休息时,庞德公会坐在田间抚琴、读书,生活过得快乐又自在。在当时,庞德公有很高的名气,荆州刺史刘表敬重庞德公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屡次前往庞德公住处,请求他进府任职,庞德公依然不为所动,继续过着自耕自乐的生活。
庞德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因为骁勇善战被曹操所重视。早年间,庞德投奔于马腾帐下,在羌民战乱中,因平定了羌民有功,得到将领重视。随后,跟随马超在平阳作战,庞德勇猛无敌,在马上斩杀了郭援,并取得郭援首级。几经辗转,庞德归于曹操门下,受到曹操重视,封庞德为关内亭候,享有很高的荣誉。随后,庞德跟随曹仁前去抵抗关羽。两军交战之时,庞德骑着白马冲锋陷阵,在战场之上曾射中过关羽的额头,被人称为“白马将军”。当时,汉水上涨过快,和庞德率兵和关羽对战数小时,洪水把庞德的战船打翻,庞德被关羽抓获。关羽劝说庞德投奔刘备部下,庞德誓不妥协,随后自杀而死。
那么谁最厉害呢?小编认为是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襄阳名士,论学识名望,当在许多幕僚之上,但他一生未入仕。不是他没有做官的机遇,而是他不愿做。
刘表当时治荆州,治所就在襄阳。由于荆州没有战乱,加上土地丰饶,全国有十余万人迁入荆州,这中间也有一大批才华出众的人,如诸葛亮、王粲、徐庶等,或求学、或求仕。这就使得襄阳成为全国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学术交流最为活跃的地方。但刘表不识人才,诸葛亮、徐庶等就在他眼鼻子底下当隐士,而王粲在他麾下当了个小官,则也发挥不了作用。
刘表统治的荆州,沃野千里,带甲十余万,在全国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刘表虽无统一大志,但他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势力被削弱。刘表如荆州后,依靠的是蒯良、蒯越、蔡瑁等襄阳大士族。这些人可同享荣华富贵,但不能安邦定国。刘表采取的是雍容自保,坐观时变的方针。但当时荆州已经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曹操在北方基本平定的情况下,正准备挥师南下,而孙权则虎视江汉,早欲将荆襄据为己有。刘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深感无贤人辅佐,于是乎,他把希望寄托杂在名重天下的庞德公。
刘表多次登门求贤,但一次次的遭到谢绝。有一次刘表对庞德公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德公回答说:“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意思是说,有人出来做官,参加混战,这不是把危险留给子孙吗!我不做官,却把平安留给子孙,虽然遗留的内容不同,但并不是没有遗留啊!对于庞德公的这种态度,刘表只好叹息而去。庞德公为了躲避刘表再来找他,干脆把家搬到鹿门山,以采药自乐。
庞德公为何拒绝当官呢?论理,古人读书就是为了入仕。说大点可以济世救国,说小点可以光宗耀祖。历代圣贤莫不如此。尽管庞德公有“遗之以安”之说,那则是对付刘表的托辞。由此,我们只能设想,庞德公并非不想做官,而是未寻着明主。他的学生诸葛亮、侄儿庞统被刘备请去,并没有听到他的反对意见,相反,他把诸葛亮称为“卧龙”,庞统称为“凤雏”,为他们的出山造了大量舆论。所以,庞德公拒绝做官,仅仅是拒绝在刘表手下做官。
庞德公的这个选择也许是对的。假设他答应了刘表,在刘表手下做个高级幕僚,且不论能否象荀彧那样在曹操手下发挥作用,恐怕官位未稳,就已经成了刘表的继承人刘琮降曹的陪伴人了。王粲不就是走的这条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