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说到清朝就不能不谈及女真族。这个发源于白山黑水间的民族,神秘而悠久,他们在入关统一中原之前经历了什么?
清朝族源发展
说到清朝,就不能不说满族。满族,旧称满洲,满语“Manju”。是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一支半游牧民族。“满洲”族号是皇太极于1635年订立,之前“满洲”称“女直”或“女真”。满族的先人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在东北地区生活的人。清敕修《满洲源流考》记载“金国本名珠理真。谨案:本朝旧称满珠,所属曰诸申,与珠理真相近,但微有缓急之异,实皆肃慎之转音也”。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商周时期的肃慎人;秦汉时期的挹娄人;南北朝时期的肃慎,勿吉人;隋唐时期的靺鞨人,辽,金,元,明时期的女真人相互补充而相互联系在一起。
肃慎人是最早见于史料中的满族先人。《左传·昭公九年》:“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代肃慎被称为挹娄,《后汉书》“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北魏时期肃慎中的勿吉部兴起,逐渐代替肃慎,《魏书》“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北齐时,勿吉人又称靺鞨人,《北史》“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在北齐,隋,唐时期,靺鞨已经形成较大的七个部,有了军事首领“渠帅”,《新唐书》:“其著者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而居,水源山西,北注它漏河”。唐攻高丽后,于开元元年,以粟末靺鞨人为主体,去靺鞨号,称“渤海国”,发展成为“海东盛国”。《文献通考》“女真盖古肃慎氏,五代时始称女真”,辽代为避兴宗讳而改称女直。
辽代东北地区分布着许多女真部族。生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之北,东至乌苏里江,因其不在契丹籍,故称生女真;熟女真,又称曷苏馆女真、黄头女真。《金史》记载“其在南者为籍契丹,号熟女真”;回跋部女真,回跋或称回霸,在明清时期称为辉发,居于回跋河流域;鸭绿江女真,分布于鸭绿江中、下游;长白山女真,分布在长白山以东,至日本海,分三十部;蒲卢毛朵部女真,分布在曷懒河流域;五国部女真,五国即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大体分布于松花江下游;东海女真,分布在今锡霍特山脉以东,至日本海;兀惹,居住在今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流域。其中生女真力量最为强大,后完颜部逐渐强大,统一各部,形成一个可以与辽相抗衡的力量。后完颜部建立金。元,明时期的女真部与蒙古各部又有相互的争端与融合,又有一定的发展。
建州女真
女真先人有史可查可追溯到商周的肃慎。而建州女真有史可查的直系祖先,乃辽金时代的女真。金朝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中原地区,一部分人留居黑龙江流域中下游,松花江中下游,即胡里改路。而建州女真就是胡里改路女真的后裔。
从16世纪后期,胡里改部可以往前追溯八九代,其中有六代事迹可考。第一代为阿哈出,为明建州卫第一人指挥使,明朝赐其姓名李诚善;第二代是阿哈出子释家奴,猛哥不花。释家奴曾任都指挥佥事,明朝赐明李显忠,猛哥不花初为毛怜卫都指挥使;第三代为释家奴子李满住,第四代为李满住子古纳哈、都喜、柳时哈、阿具、甫乙加大等;第五代有甫当可、雪胡赤、完者秃;第六代有弗剌达、多之哈、撒鲁都、倭朗、王秋及二女儿;第七代童子为弗剌达子,童子以下世系不清。
斡朵里部也属建州女真,16世纪之前,地位仅次于胡里改部,后来斡朵里部实力逐渐提升,终于在17世纪初期占据主导地位。斡朵里部的始祖名为布库里雍顺。而布库里雍顺的诞生也具有神话色彩。相传在长白山之东,有一座名叫库布里的山,山上有名叫布尔里湖的湖,有三仙女来此沐浴。最小的仙女名叫佛库伦,她在沐浴时见有一神鹊衔一朱果,便心生喜爱,将朱果含于口中。然而佛库伦不小心将其吞入腹中,便感到身重有孕无法飞升。后不久便生下一男孩。“生而能言,体貌奇异。”等这个小男孩长大后,佛库伦将他的身世告诉他,并对他说:“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顺。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
布库里雍顺乘一小舟顺流而下,后至河岸又折柳枝及蒿为坐具端坐其上,并平定了三姓部落的争酋之战,成为他们的王。但后世因为其子孙的不善经营,导致民怨频发,最终爆发了动乱,其子孙范察躲入草窠,就在被发现之技,又有一神鹊落在范察的头上,让那些追杀的人认为是一节木桩,范察死里逃生。后世满族就留下了爱鹊的习俗。之后范察的子孙代代传下去就到了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代代相传直到清亡。清亡以后满人大多都改为汉姓,融入汉人生活。
孟特穆死后,斡朵里部大乱。关键时刻,范察掌管了建州左卫,重新稳定了斡朵里部的形势。正统五年四月,范察、童仓等人听信斡朵里部护军童者音波所传“将尽杀汝辈”之言,仓皇逃走,后又与朝鲜不断交涉,后仍留居会宁。他们逃跑计划失败后,仍在继续密谋西迁,正统五年,他们率部迁居李满住住地苏子河畔。
改称满洲,创满文
16世纪中叶以来,女真各部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进入十七世纪以来,明朝国祚将尽,越来越显示出颓唐。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也逐渐衰落,女真各部衰落,努尔哈赤乘机而起。统一女真各部。天聪九年,皇太极颁布诏令,改女真为满洲。此时形成的满族,是一个融合了各民族的一个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民族。新的满洲族以女真为主体,又吸收了如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也吸收了一小部分汉族和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皇太极改族号为满洲之前,努尔哈赤,皇太极皆自称jusen。如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说:yehe muse oci encu gisun i jusen gurun kai。逐字翻译为汉语就是:叶赫 咱们 是 另 语言 的 诸申 国 啊。意思是:我们部和叶赫部都是说着不同语言的满洲部族。对于满文创制者,仁者见仁,有人认为是努尔哈赤,额尔德尼,噶盖三人,有的人则认为出自额尔德尼之手。满文分支于蒙古语,蒙古语则是八思巴借鉴藏文所创,而藏文又是由西域回鹘文发展而来,由此可见满文之源,源远流长。
初置满文时,与蒙古文相似,不好辨认,后改变字头并加圈点形成新的满文一直流传下来。而没有加圈点的满文被后世称为老满文,字头有改变并加有圈点的文字称为新满文。
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支,其所创造的文化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发源于东北亚地区,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满族——他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的惊心动魄和腥风血雨,也经历了繁华盛世与歌舞升平。经过累世经营,满族才终于以当今之新面貌作为五十六分之一,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这也是两个字的国号。为何要改国号为“大清”呢?
一、按五行相克讲,明朝属火,后金属金,火克金,后金会被明朝压制;改为大清以后,大清属水,水克火,就可以压制住明朝,进而取代明朝一统中原了。
二、宋朝时和金朝经常打仗,中原王朝还被金朝欺负,有过靖康之耻,中原人对后金一定会很抵触,想要更顺利地入主中原就要改国号。
三、传说皇太极被明军追杀的时候,骑着一匹大青马逃脱追击,等他脱离危险,马却累死了。皇太极发誓若得天下,就定国号为大青,后来觉得不好,就改为大清。
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这几种说法都有些牵强附会或不足之处,即使真有其事,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帝殉国,明朝才灭亡。也就是说,皇太极1626年继位后并没有马上改国号,改国号是10年后,此时明朝还在,后金还没有入关。当时后金虽然实力不可小觑,但是始终未能正面攻破山海关防线,而且从综合实力上来看,和明朝还是有差距的。入主中原在当时还只能算是一个梦,能否梦想成真还未可知。若是说为了消除中原人对金朝的不好印象,即位就早做不更好吗,为何要拖到10年后?传说就更不知道是谁编的故事了。
实际上,皇太极改国号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因为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使得后金所面对的格局有了巨大的变化。1634年,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去世,其子额哲成为可汗。1635年,在多尔衮等率军攻击下,额哲携大元传国玉玺归降后金,并娶了皇太极的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漠南蒙古诸部皆臣服后金,奉皇太极之为“ 博克达彻辰汗”,这对后金的意义不言而喻。皇太极的眼界更加开阔,或者说野心更大了,称帝、改元、改国号就势在必行了。
“大清”的满语为“daicing”,这个词来源于蒙语“daicin”,读作“代青”或“岱青”,意为战争、善战者,多尔衮就曾被封为“墨尔根代青贝勒”。皇太极选这个满蒙都熟悉的词作为国号,一方面有崇尚武力的因素,另一方面应该有体现满蒙联盟的意思在里面。为何音译到汉语里就成了“大清”?“大”本身是个多音字,读“dà”或者“dài”都可以,当然读“dà”更好,更有气势,而且前面有大元、大明,后金改“大清”也不显得突兀,这就显示出汉语的绝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