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骇人听闻的制度,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古代殉葬制度,那些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呢?有一种死法相当残忍。
殉葬制度是古代丧葬风俗里最残酷的制度了,在一段历史时期内,除了皇帝,很多王公贵族也都让活人殉葬。自商代开始奴隶主贵族都用奴隶殉葬,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这个和他们对死亡的认知有关,都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所以都把生前能带走的都带到墓葬里。但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神论也有相应传播,殉葬制度依然,大多是彰显古代帝王权力的至高无上。
活人殉葬起源殷商时期,那个时候人相信死后灵魂还在,还可以继续活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拥有生杀大权的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享尽荣华富贵,死了以后仍然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称王称霸有人服侍,因此他们的葬礼都是按照“视死如生”的想法办理,把生前享有的美女,奴隶,军队都带到自己的陵墓里去。这些活人有的是被杀死以后放进陵墓,有的直接是活埋。
根据考古发现,其实在夏的时候殉葬制度已经出现,只不过还没有那么严重。到了殷商以后活人殉葬开始达到鼎盛,一次多性几百人殉葬的事情经常出现。《墨子•节丧》中称:“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通过墨子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殷商时期的殉葬制度不但存在,而且已经制度化了,连什么级别杀多少人都写的很清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价值和生命逐渐被重视起来,活人殉葬制度逐渐受到非议和反对。不过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存在活人殉葬的情况出现,已经证实的齐桓公、秦武公、秦穆公、晋景公、宋文公等都有殉葬。
殉葬制度一直延伸到秦汉时期才慢慢的变少,汉朝的时候制度性的人殉被正式废除,但是还有零星的被冠以“自愿的”活人殉葬,这样的自愿殉葬一直到唐宋都一直存在。历史发展到元明清,活人殉葬制度竟然死灰复燃了。由于蒙古野蛮民族的入侵,中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后退,元代官方甚至大肆鼓励民间的殉葬行为。
到了明朝,殉葬死灰复燃。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成为皇室的惯例。明太祖死后,共有40个妃嫔殉葬,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
给成祖殉葬的妃嫔人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明会典》的16人,一种是朝鲜的《李朝实录》的30余人。
仁宗死后有5个妃子殉葬,宣宗死后有10人殉葬。至于景帝,史书上仅记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具体人数不明。5个皇帝加起来,殉葬妃嫔总数约100人左右。
那么,这些没能躲过一劫的妃嫔、宫女,她们是怎样被执行这一制度的呢?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它不仅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还恢复了废除已久的殉葬制度。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朝廷中就有人议论这种制度。而且,在朱元璋的次子朱标去世之后,他就下令:让次子的两个没有生育的妃子跟着一起陪葬。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的儿子才不会独孤。
朱元璋去世之后,新皇帝朱允炆根据他的遗诏,让后宫之中没有为他生儿育女的的妃嫔陪他一起埋葬。这道旨意刚刚颁布之时,前朝和后宫就乱成了一团,后宫妃嫔哭诉自己薄命,前朝大臣因痛惜失去自己的女儿反对这道旨意,场面一片混乱。就是在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中,许多官员不仅趁机贪了不少银子,还借此发泄了自己的私怨。
比如:一些没有子嗣的妃嫔,通过收买官员,让自己置身事外,没有去殉葬;而一些有孩子的妃嫔,却因与官员的一些恩怨,导致官员趁机泄愤,最终,也难逃殉葬的不公命运,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世人比较关注和好奇的是:这么多的殉葬之人,让她们集体死亡,这样高难度的任务,是怎么完成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后世学者们一直争论不断,有人认为:这些后妃们可能是被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很快就有人反驳了,毕竟,这么多的后妃,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选择用一条白绫乖乖受死,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的自愿性,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概率。
所以,有人就猜测了:新皇帝在颁布了圣旨之后,就把这些没有生过孩子的妃嫔的名字集中在一个册子上,等到殉葬的那天就把符合条件的人聚集在一个房间。宦官们早在房间里放置了人数相同的太师椅,每把椅子都对应一条白绫,一些看破红尘的妃嫔,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干脆利落地死去。在宦官们的看管下,几分钟的时间,这些殉葬的妃嫔就没有了呼吸。
最后,剩下了那些留恋人世,不肯殉葬的妃嫔,则被旁边的宦官强制行刑。本就挣扎的她们,此时挣扎得更厉害,很快就没有了呼吸... ...
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这些殉葬的妃嫔是因为身体里被强行灌入了水银才结束了生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她们的遗体与先皇一样不会腐烂。
不过,这种说法极其残忍:殉葬当天,要殉葬的妃嫔都被灌下了一杯安眠药,等她们熟睡之后,就用铜制的勺子从头部开始,往身体里灌入大量的水银。等水银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用针线把头部缝合,等所有事情做完之后,妃嫔们也就没有一个存活的。
这两种殉葬的方式,都有自身存在的理由。可是,相比之下,第一种方式更符合当时的背景,最大的原因就是:如果,用的是水银,那么,考古学家在发现陵墓的时候,里面的人在这样一个密闭性很好的古墓中,应该是容颜不老、尸身不腐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所以,这些妃嫔的真正殉葬方式,很有可能就是第一种: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切。
清初仍有活人殉葬,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死后,都有人殉。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死后,殉死的妃嫔有三十多人。殉葬的棺柩跟随在顺治帝灵柩之后一同出殡,场面蔚为壮观。康熙帝上位后,他深恶痛绝此恶行,于是,就下令废止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