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将就属杨家将最为出名,在现代也被影视剧渲染的人尽皆知,在宋朝的时候后杨家将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可为什么三代之后就再也没出过什么名将呢?
许多人都为此抱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也有很多史学家专门就去研究这段历史。最后的也发现,杨家将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非是后人捏造出来的,对于大宋朝的安慰也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他们的故事也流传着许多,但是其中有哪些是真的符合历史事实的呢?他们最后又落得怎样的结局呢?既然宋朝有着这么强大的杨家将,为什么最后没能阻止这个朝代的覆灭呢?
其实在整个杨家将中,只有三位将领是最为知名且真实存在的。那就是杨继业、杨延昭以及杨延昭的儿子。至于杨家将中其余的知名人物如穆桂英、杨宗保等这些都是后人为了丰富故事而捏造出来并非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三位杨家将当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们的名声一直到他们辞世以后才在时间的推移下渐渐被消磨。
只不过,他们的出现已经让杨家登上了光荣的巅峰,而且他们之后再也没能出如他们一般能征善战的将领了。因此,杨家也就这样逐渐衰败了。不过,杨家的地位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背景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自己就是个武将出身,正是用兵权才登上了这皇帝职位,在坐上了皇位以后,他对待兵权极为重视,在整个国家都推行着重文轻武的政策。
尽管如此,但是杨家将身为开山良将,杨继业的结局却未免有些过分悲壮了。但是,他的死也的确是有小人在背后挑拨的,而且这个小人只是一个毫无任何权力的小兵罢了。杨继业是前朝的将军,不过他后来还是选择了投靠宋朝。
尽管他的头上可能是背负着“前朝余孽”的名声的,但是也无法改变他的确是不可多得的良将的事实,也正因如此,他才得到了重用。尤其是在他去往边境以后,就更是为宋辽之间的战争做出了不少的贡献,这些皇帝也看在眼里。
政治场上毕竟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看不惯其他人耀眼的样子的,杨继业虽只是一心扑在建功立业上,没有主动去得罪别人,但是他所展露出来的能力却是引起了旁人的眼红。由于杨继业身份尴尬,所以总是都是遭到其他人的白眼。于是,在一次与辽国征战的过程中,他与潘美成为了搭档。当时在王侁的威逼之下,虽然杨继业心里明白情况不利于己方,但是依旧出兵了。在这场战役中,他与潘美、王侁约好了接应的地方。
果然寡不敌众,但是等他们到了约定的地方却迟迟没有等到接应的人。就这样,杨继业等人被敌军给抓住了。成为了俘虏以后,他并没有就此屈服,而且还表示誓死也不会背叛,最后就这么绝食而亡了。
在广为流传的版本中,他就是被潘美给害了,不过在真实历史中,唆使他以及撤走接应军队的人只是一个无名之辈王侁。但是,这个人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因此在关于这段故事的流传中就将害死他的人改为了比较有地位的潘美。
第二位出名的将军是他的六子杨延昭。此人因为父亲的缘故,所以从小就是在军中长大的。他也甚是骁勇,在一次征战中,他不慎被射伤了手臂,不过他却越挫越勇,伤势没有阻碍他最终大获全胜。
后来,他被调到了边境。期间遇到了辽军来袭,所有人都慌作一团,只有他没有陷入慌乱,最后他想到了让人从城墙上往下泼水的方法。当时正是寒冬季节,那些水很快就结成冰,简直就是给城墙穿上了一件天然的甲胄,也正因如此,在迫使敌军撤退。
到了第三代杨家将,只有杨文广这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将领了。杨文广并不像其父杨延昭一样从小就呆在军营中。起初,他的官职并不高,后来,被当朝宰相范仲淹赏识,才被重用。范仲淹在与杨文广谈话中,他发现:杨文广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
于是,范仲淹力排众议,坚持对杨文广委以重任。多年之后,辽国又生战事,杨文广在前线防守中病逝。
杨家三将中,就数杨继业的死法最为惨烈,杨继业与杨延昭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良将,但是,自杨文广后,杨家一连几代都没有出现什么有军事才能且能带兵打仗的能人良将了。其后人参军也都只是些无名小卒之辈,自此,一带杨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把杨家将的没落全归于后代无良将之上。众所周知,宋代崇文抑武。杨家三代后,国势基本稳定,朝堂上文官越来越多,性子直爽的武将自然说不过满肚墨水的文官,武将逐渐被打压。所以,武将地位越来越低,众多武将都无比心寒。
武将的地位不再,这也间接打击了杨家将的习武信心。北宋末年,朝廷内部日渐腐败,官官相护,贪赃枉法。最终,当敌军入侵时,堂堂北宋王朝竟无能征善战的武将可用。而此时,已经没落的杨家将,即使有心御敌也没有相应的权力,遂而只能选择隐退了。
金兵大举进攻北宋的时候,他们多数则逃向了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江以南。现在,据部分资料显示,杨家将的后人多数应该分布在中国以南的大省份,但是,现今若想找出来应该也是一件很难的其实,毕竟,今天的中国距离北宋年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了,期间朝代更替无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算是武将世家的杨家将也是慢慢走向了下坡路。北宋也因为缺少武将,被逼得不断南退,最后还是走向了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