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似乎很是盛行对对联,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天子大臣都对对联很是感兴趣,康熙没事就那对联去考他的儿子们。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在康熙的时代文治武功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康熙继位很早,在少年时代就设计擒获了当时的重臣鳌拜,将朝政大权夺回到自己的手中,消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更是一举收复了宝岛台湾,为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康熙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良好基础。
满族在入关之前人只知道骑马射箭,以武力来征服天下,对于文化知识并不看重,等到清兵入关以后,受到汉人的影响,开始学习汉文化。因为这些统治者认识到汉文化有很大的优越性,用此来统治人民,更利于国家稳定。然而在清朝前期的时候,所以很多满人对汉文化知识学习的并不好。而到康熙继位之后,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子孙,一定要好好学习汉文化,治理天下不能还靠骑马射箭那一套。
后来随着身体的老迈、年龄的老去,康熙也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皇帝家的儿子们在文治武功方面肯定都是有所涉猎,这天康熙来了兴致就想考考儿子们的对联学问。
康熙就经常用一样东西也就是对对联,来考问阿哥亲王们。他们是大清江山的希望,如果想要登上皇位,必定要全方面都具备。于是有一天,康熙在练习书法,想到了一个方法来考验皇子,就是写下了十几个字形不一样的“墨”字之后便深思了一会,就下令给身边的太监拿着这些“墨”字务必送到各个亲王的府中,让他们对出下联。
让太监把这个上联送到各个皇子的府中,当时四阿哥胤禛在佛堂里打坐念经,当时听到外面的传令声,赶紧走到外面去接旨,太监赶紧将这一张写着墨字的纸张递给了四阿哥。四阿哥问道,这是圣上只让让我来对,还是让众多阿哥一起来对。太监回答说,这是皇上各位亲王一起来对。
胤禛想了想,回了一个“吏”字,然后把自己的儿子弘历叫了过来,他让弘历拿着这张写着着“吏”字的纸张,跟太监一起进宫。接着太监问道,皇上如果问起亲王回的这个“吏”字是何意,老奴该如何回答?胤禛回道,皇上是想要吏治清明,铲除那些贪官腐败风气,所以应该回对一个“吏”字。四阿哥回复的这一句话,多符合他本人的脾气和性格,因为后来四阿哥登基做了皇帝之后,确实是铁拳铁腕的处理官员贪腐之事。
那些拿到亲王回对的太监们,拿着纸排成一列让皇帝看那些亲王写的字。康熙首先从皇长子开始看起,回的是一个武字,康熙骂道,狗屁不通,接着再看下去三阿哥,写的是个“书”字,四阿哥写的是个“吏”字,八阿哥写的是个 “文”字,九阿哥和十阿哥分别写的是“纸”和“笔”,十四阿哥写的是“砚”,然后康熙无奈道:“好啦,你们三兄弟是合起伙来给朕送笔墨纸砚的吗?朕不缺这个。”
接着康熙便拿起朱笔在上面开始批阅,写下“不通”二字,到四阿哥的时候,只拿笔在上面点了一个点儿,却没有写字,弘历站在康熙旁边为他研墨,康熙抬头看了看他,问道,你看你这些叔叔和你的父亲哪一个回的好?
弘历很乖巧的回答道,皇爷爷都已经有了想法啦,弘历不敢再妄自揣测,皇叔们都不通,那我的阿玛写的应该也不通,只不过我在这里,皇爷爷给我面子,才在纸上点了个点而已。康熙听完之后笑着让弘历回这副对联,弘历写了个“泉”。康熙说,你怎么想到回这一个字的?弘历回道,墨字拆开是黑、土,而泉字拆开是白、水,正好白和黑和两种颜色对上,水和土同属五行。康熙大悦,连声夸赞他聪明。
后来也有人认为是乾隆的父亲故意让乾隆来宫中对这副对联,至于真假却是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