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

近些年来各种穿越剧在荧屏上屡见不鲜,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很多人的心里,一定也有穿越到古代的想法。那么,古代人的生活就真的那么好吗?就拿古人上厕所这件小事给大家说说,说不定看完后,你就会对穿越一事有了新的想法。

说起古人如何如厕,一直是个新鲜话题。那么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呢?很多人会说,上完厕所,卫生纸擦干净,马桶一抽水不就完事儿了嘛。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首先,马桶是近现代才发明的,古人基本上是旱厕。其次,纸是汉代蔡伦改良发明的,之前古人写字都是用竹简卫生纸更无从谈起。再说,纸在古代属于奢侈品,读书人也要勒紧裤腰带才能一次买它几张。用纸来擦屁股,这个现代人用钞票当冥币一样,那你是不是想问,古人上完厕所都是怎么清洁的?是不是像现在阿三哥那样用手抠?

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厕筹又称厕简,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擦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因此就有了一个俗名叫做“搅屎棍”。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

连擦屁股的纸都要先用脸试试软硬,这孝心实在是可圈可点。那么,竹片呢?软硬估计已经不是问题,竹子的问题在于毛刺甚多,万一竹片不够光滑,伤了使用者的臀部,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情。

《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这堪称是礼佛的帝王中最值得称道的了。

而如今我们称去厕所为“洗手间”。而以前却叫便所、毛司、灰圈、茅厕、茅坑、粪坑、沃头、期)、西间、西阁(古人认为厕所应设於西方或南方)、舍后(民间厕所多设於屋后)、更衣室(唐代已有)、雪隐(宋)、溷厕、厕溷、厕屋、厕轩等等,厕所在一个朝代都有很多很多的名称。 有些对厕所的称呼,在现在看来是有点难解释的。但是有一个我想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古代的厕所会叫“更衣室”?可能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很牵强的跟现代“洗手间”拉上关系了。觉得一样的词不达意。其实不然,现代称呼厕所为“洗手间”是更婉转,含蓄。而以前的“更衣室”却名副其实。为什么说厕所是更衣室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上完厕所是要换衣服的。而一般进厕所也是要脱衣服的,厕所外面10多个侍女伺候着,等着里面的大人出来将新衣服给他穿上。可是这毕竟是富贵人家的专利,穷人是做不来的。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 看了这么多的历史后,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此时所用的厕所实在是太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