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英雄的世界

东京:集英社1994年版《年画·三国志》

毛评本《三国演义》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嘉靖本与毛评本 这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两个版本。前者比较接近罗贯中著作的原貌,后者却是自清康熙年间以来最为流行的版本。 嘉靖本共24卷,每卷收10则故事,换言之,全书有240则。每一则都有一个七字标题,如第一则为“祭天地桃园结义”,第二则为“刘玄德斩寇立功”。相对应的,毛评本共120回,将嘉靖本的每两则合成一回,如其第一回的回目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人们常说,《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尤其是戏曲舞台上,曹操的脸谱显得阴狠奸诈,我记得小时候看戏是不敢正面看曹操的脸谱的,太吓人了。可请读一下嘉靖本的一段文字,那是曹操首次登场时作者的描述:“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汉相曹参二十四代孙。操曾祖曹节,字元伟,仁慈宽厚……”称曹操为“好英雄”,还说他是曹参之后,曾祖父又是“仁慈宽厚”之人。中国向来讲究“血统论”,这些话意味着什么,明眼人自有判断。即便作者不是那么喜欢曹操,也不至于故意去“抹黑”他。可是,毛评本将其中的一些“好话”尽量删去,只剩下短短的几句:“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两相比照,这样的版本差异是明显的。大体可以说,嘉靖本尚有说曹操的好话的,可毛评本都有意删削。 毛评本在曹操的身世上也做了一点“文章”,毛氏抓住曹操的生父曹嵩是曹节之子曹腾的养子这一重关系,写下一段批语:“曹操世系如此,岂得与靖王后裔、景帝玄孙同日论哉!”可见,毛氏更是讲究“血统论”。他除了删削有关曹操的“好话”外,在“凡例”里公开声明,凡是以前的“俗本”中有“唐突昭烈、谩骂武侯之语”,“今俱削去”。毛氏将道德评价凌驾于历史事实之上,以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维方式来整理《三国演义》,他整理得很“痛快”,大概老百姓在“忠奸对立”的政治语境里生活得太久了,也喜欢“痛快”,也喜欢非此即彼,于是,这部“痛快”的毛评本风行天下。我觉得,对于毛评本及其流行所反映的民众心态,倒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中国人的考评与外国人的眼光 研究《三国演义》的著作已经不少了。看来看去,有分量的专著,我认为有两部是不可忽略的,一部是陈翔华的《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一部是周兆新的《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前者既考察了诸葛亮艺术形象的形成与演变,又探讨了诸葛亮故事的流传与影响。虽然这是一种“个案”研究,可视野很开阔,其研究的对象固然涉及《三国演义》,却又不限于《三国演义》,大致将各个时代、各种文体的诸葛亮故事做了综合研究。读来觉得有趣,也很有学术价值。后者虽然以《三国演义》为主要研究对象,但也涉及到三国故事与“说三分”(即宋代的说书场里所说的三国故事)的关系,《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等,而对于几个主要人物的辨析、对于赤壁之战的“历史”与“演义”的区别等等,也颇有自己的视角和见解。 《三国演义》在东瀛备受重视,是人所共知的。若干年前,我在日本访书,比较留意彼邦的相关书籍。其中有两本很特别的书,值得一提。其一,中川谕编、村上哲见校阅的《三国志演义人名索引》(京都:朋友书店,1987年),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它以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的《三国演义》为索引的对象,小说里的人物,在哪一回出现过,在该版本的哪一页,都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有时候,想一想日本学者所下过的这种“笨功夫”,也颇生感慨,人家是如此细心,如此“较真”,而恕我孤陋寡闻,我还没有见过国内有相同的出版物。其二,是《年画·三国志》(东京:集英社,1994年),这是中日两国学者合编的,编者是王树村(中国艺术研究院)、立间祥介(庆应大学)。书中收集了48幅以《三国演义》故事为题材的年画,这些年画多是清代、民国时候的作品,编者对每一幅年画所画的“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考释,包括“史实”是什么、“演义”是什么,说得清清楚楚。在我看来,这样的文字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写不出来的。这种书雅俗共赏,其实,也是很好玩的。 “英雄梦”与“叙事平台” 说不尽的三国题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叙事平台”。在这个“叙事平台”之上,可以展现的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的“英雄梦”。

在这个“英雄梦”之中,机遇、兄弟、友情、权谋、霸业、忠诚度等等,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仅仅属于三国时代,只不过,三国时代将这些“关键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后代的人,将三国时代的人和事“经典化”,将三国故事转化为我们的“集体记忆”,代代相传,家喻户晓。你是中国人,能不知道三国故事吗?哪怕你没有读过《三国演义》,能不知道“关二哥”吗?三国故事,似乎成了我们“民族认同”的一个指标。 当然,每一个时代所流传的三国故事不一定都完全一致。如果完全一致,就用不着出现那么多的“改编本”了。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时代或不同阶层的人会有不尽相同的“看点”,不同的“看点”源于不同的时代境遇。比如,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元曲选外编》收录了《博望烧屯》,在这本元杂剧中,底层的人用很“草根”的眼光去看三国故事,他们喜欢强调刘备的“孤穷”本色,强调孔明的“村夫”身份,毕竟,他们也是“孤穷”的,他们也是“村夫”,刘备、孔明一下子跟他们的距离拉得很近,他们觉得这样来看待刘备、孔明特别有亲近感。可在电影《赤壁》中,孔明在兵荒马乱之际,他先是卧在草丛里,然后,待兵马呼啸而过,才站了起来。这样的“亮相”,倒是将“卧龙”这个绰号做了隐喻化的电影处理。电影中的诸葛亮是“卧龙”而不是“村夫”。或许,生活在21世纪的导演,如果再来强调孔明的“村夫”身份,这在乡村逐步走向城镇化的时代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三国故事是一个“叙事平台”,这意味着不同时代的人可以在此“平台”上借三国时代的人物来“演绎”自己当下的一些人生体验与历史反思。毕竟,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三国故事盛传不衰,其奥妙就在这里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