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守荆州的时候,孙权派人说媒,欲与关羽做儿女亲家,关羽大怒,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虎女安能配犬子乎?”当然,这是小说家言,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关羽拒婚是历史真实。关羽为何要拒婚?原因很复杂,比如,政治因素,可让刘备放心;比如,门第观念:关羽当时官位比孙权高。在赵炎看来,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了地域情结,身为北方人的关羽代表了当时北方豪杰普遍的一种心态:骨子里瞧不起南方人。 中国人的地域情结到底始于何时,由于手头资料缺乏,赵炎无法给予确切答案。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人热爱故乡是举世公认的,早在春秋时期,荀子在其《礼论》中就说:“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到了汉朝,刘邦也表露了这种情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可能是地域情结形成的根源所在,也直接导致了三国时期北方人对南方人的歧视,当然,南方人对北方人也是针尖对麦芒,逮着机会就报复。 按照现在的价值观,谁有钱,谁就有面子和尊严,南方经济发展自古以来强于北方,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显得毫无理由。但在三国时期,人的面子和尊严并非完全取决于钱,有道德、讲诚信、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同样被世人敬重。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尽打败仗,可是,曹操、袁绍等天下诸侯丝毫不敢小觑他,因为刘备戴着“仁义”的面具,至于“大汉皇叔”的帽子似乎还在其次。诸葛亮出山前只是一农民,“苟延残喘于乱世”,估计囊中不会很富足,然而,诸葛亮非常有面子,一般人想见他都难。官渡之战处于僵持状态时,许攸获罪于袁绍,连夜投奔曹操,曹操光着脚丫子出来迎接,这种面子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三国时期,多金的门阀子弟大多在“二线”扶植和支持各割据实体,借以求得生存依靠和发展空间,钱的价值远比人的价值逊色。 北方,特别是以中原为中心的地缘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正统文化的发祥地。在北方人心中,南方简直就是尚未开化的地域。一直到宋明时代,北方人还对南方人以“南蛮”相讥。这种文化上的歧视心理,在三国时期十分普遍。作为山东人的诸葛亮,赤壁之战前出使江东,有过“舌战群儒”的光荣履历,在诸葛亮眼里,南方文化人比今日之中学生强不到哪儿去。但凡江南文化人到许都觐见曹操,曹操总是带搭不理的,除非这个人后来的表现十分优秀,曹操才会另眼相看。 北方人有着彪悍的民风,南方人则相对孱弱,这种成见虽然有些偏激,但在三国时期的北方人心中确实普遍存在。孙坚领导的南方部队能打仗,十八路诸侯心里承认,脸上却非常不屑,袁术处处给孙坚使绊子,袁绍则假装没看见,就连昏昏然如荆州刘表者,也恨不得孙坚早些完蛋。刘备娶孙权的妹子,纯属不得已,在一起玩玩可以,要拿她当老婆,门也没有。后来孙家妹子回娘家,刘备的态度很明确,孩子留下,女人滚蛋。也难怪关羽一点儿也不给孙权面子了,咱北方豪杰的女子怎么可以嫁给南方小儿做老婆? 面对北方人公开的歧视,南方人心中很不是滋味,常出现集体抵制的情况。在小霸王孙策未完成江东割据前,南方文化人基本上做到了集体不做官,即便是孙权主政时期,江东世族的这种情绪依然很明显,若不是安徽人鲁肃的多方斡旋,张昭等人的带头,结果不会太妙。湖北人庞统算不上是北方人,单单籍贯里有个“北”字,孙权就是不用。诸葛亮去江东,本来没打算多费唇舌的,是江东文化人集体发难在先,诸葛亮舌战在后。还有一个现象不能忽视,那就是孙权主政数十年间,南方文臣武将,几无一人叛逃北方,即使到了孙亮以后的东吴衰退期,南方士子叛逃北方者也非常少见。 三国时期的中国人超乎寻常地热衷于地域背景,北方人与南方人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比今日之北京人瞧不起上海人尤胜,上海人也时时刻刻不在思考该不该要跟北京人叫板。在赵炎看来,这种极具趣味性的互相歧视心理,绝非今日之网络“地缘贴”所具有的超强人气能够比拟,它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积淀,无所谓公平,也无所谓不公平,都在有意无意地发挥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三国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