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历史上失踪的建文帝很可能为朱棣所杀

一直以来,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民间传说有若干个版本,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标死后,朱元璋一反常态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储君。朱元璋的这一举措,其四子朱棣就心生怨恨。按常理,太子死,朱元璋应该在其他儿子中选一人为太子,不应该隔代立孙子作皇位继承人。对朱棣的不满,朱元璋似乎有所察觉,为防皇室内乱,他规定所有封王的儿子都到封地去,没奉诏不得进京。于是,朱棣在北京暗地招兵买马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朱元璋死时,朱允炆21岁,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但他生性软弱,觉得那些藩王叔叔们尤其是四叔朱棣对他是一巨大威胁,采纳了大臣们“削藩” 的建议,这给朱棣找到借口,打着“靖难” 的旗号在北京起兵。朱棣和朝廷大军在河北、山东对峙了3年之久,最后听取谋臣姚广孝的建议,避开朝廷军队长驱南下,渡过长江攻打南京。随着南京城破,在位仅仅4年的建文帝朱允炆便不知所终下落不明。关于建文帝下落有几种说法: 一、自焚说。据《明实录》和《明史稿》记载,“靖难之役” 中燕王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得,只好死守,没想到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他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之。《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但此说颇值怀疑,仅凭一具烧焦的尸体就证明建文帝自焚,朱棣也未免太轻率了些。 二、出家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3个人的名字。还放着3件僧衣、1把剃头刀、白金10锭、遗书1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3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9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8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这种说法一看便是瞎编的传奇故事,而且手法拙劣。如果朱元璋生前就预知朱棣要谋逆篡位,以朱元璋的性格早就采取措施了,何以让大明王朝蒙此灾难,甚至留下僧衣让朱允炆落难去隐匿做和尚呢? 三、被杀说。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身亡属实,只不过是朱棣派人亲手杀死再制造纵火案以混淆视听罢了。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无非想要的是皇位,不至于要他的命。因此,他不可能选择纵火自焚。但他的判断彻底错了,朱棣是绝不会让他活下去的,否则,朱棣怎能当皇帝。朱棣派人秘密杀死朱允炆,又为不留下“杀侄夺位” 的骂名,一方面派人宫中纵火,以烧焦的尸体指认是建文帝,另一方面又导演四处寻找建文帝下落的闹剧,留下疑团总总,以扰乱人们的视听,这可能就是朱棣的良苦用心。所以说,建文帝朱允炆很可能就是朱棣杀死的。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