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历史上无疑是响当当的一姐,重磅级人物之一。她在宋词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彪炳史册。李清照当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李清照,卓文君、蔡文姬、班昭或曰上官婉儿)的魁首。不说别的,就说她那几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所展示的豪情万丈,剑指长空,不说女性望尘莫及,就是天下男儿敢于和她比肩一教高下的又能有几人。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十八岁时,她与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结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如胶似漆珠联璧合享誉当世,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的模范夫妻。人们对美满婚姻所有赞誉都可用在这一对幸福儿身上。客观上赵明诚家境殷实,这对佳人生活条件相当优越。
天有不测风云。金兵侵入中原,李清照夫妇流落南方。建炎三年(1129)戊申秋,49岁的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赵明诚死后,是独守青灯?还是梅开二度?对李清照来说这是一个问题。过了一段孤苦日子之后,倍感孤独的李清照选择了再婚。
李清照的再婚遭遇了骗财骗色,她的后半段生活从天堂到了“地狱”。
在李清照丧夫孤寂之时,当时担任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军队里负责财务审计和审核的普通官员)的张汝舟,频繁出现在李清照面前,大献殷勤百般示好。张汝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又渴望着能过上一种安稳的生活,绍兴二年(1132年)夏,她顶着世俗压力嫁给张汝州。
李清照认准的路是一定要走下去的。她才不理会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什么“贞女不事二夫”这样的鬼话呢。对人们的讥讽自是毫不理睬。当时的许多典籍对于“公众人物”李清照再婚这件事都有记载,多是讥笑和嘲笑。
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胡仔的《苔溪渔隐丛话》一书,说“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王灼的《碧鸡漫志》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依。”
李清照清楚知道:她是冒着天下人的耻笑迈出这一步的。为此,她自是寄予了诸多希望憧憬,盼着与再婚丈夫共同携手人生路。李清照对这一份婚姻付出了真情实感,但这只是李清照的一相情愿。她的新婚夫婿是这个想法吗?是发自内心喜欢上了她这个年近半百的寡妇吗?
张汝舟娶李清照不是为了她的容貌,也不是看上了她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她那徐娘半老的风韵值不了几个钱。哪里有什么感情可言。他是奔着李清照的那些文物、古董而来的。
张汝舟为了这个终极目的走完第一步,和李清照生活在了一起。当他准备实行第二步时,他发现他“上当了”。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他通过和李清照一起生活后,发现李清照这位“老婆子”已不再是他所了解的“富婆”。她身边的财物已经没有多少了,就是这些仅存不多的文物、古董,李清照好像做了“婚前财产公证”一样全部视为己物,根本不让他伸手过问,更不要说他有权利去支配了。他的“苦心”算是白费了。
张汝舟大为失望。恼羞成怒的他开始暴露出暴虐、恶俗赤裸裸的本性。他开始对李清照拳脚相加,实施“家庭暴力”,恨不得将她打死,直接占据那些为数不多文物。李清照在给綦崇礼的信里,说张汝舟跟她结婚的根本目的,不是跟她结婚,是跟她身边的文物结婚。
“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说出了婚后的情况。她还说,“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我真后悔晚年,把我这清清白白之身,许配给了这么一个肮脏无耻的市侩。
李清照这次再嫁真的是看走了眼,下错了赌注。
没等张汝舟把李清照“打死”, “生当作人杰”的李清照不会在暴力面前屈服,李清照绝不会坐以待毙,她开始破釜沉舟绝地反击。她要离婚,要自救。张汝舟对她更是一顿暴打,告诉她没这个门可走。在那个时代,只有丈夫可以休掉妻子;哪有妻子提出离婚的。
李清照说:“你不同意离婚,那咱就‘法庭上’见。”李清照将张汝舟告上了朝廷。这时,两个人结婚还不到一百天。
按宋朝法律,妻子控告丈夫,即使完全胜诉,也要入狱两年。这也是男尊女卑的具体体现。特立独行的李清照敢想敢做、敢爱敢恨,为了脱离苦海摆脱这个恶魔,她宁愿忍受牢狱之灾,也不愿屈就自己、龌龊了自己的后半生。她毅然决然将张汝舟告发。这个官司被渲染的沸沸扬扬惊动了高宗皇上。1132年10月11日,张汝舟被朝廷逮捕。经审理张汝舟罪名成立。12月1日,皇帝下诏,将张汝舟削籍为民,发配到广西的柳州。
李清照告发张汝舟的罪名,叫“妄增举数入官”。这个罪名是宋朝一个特殊的罪名,就是罪犯虚报科举考试次数,进而达到为官的标准。宋朝时有这样一个制度:秀才以上,参加考试的次数,达到一定数目,即使没有考上,也可以向上提一个格。张汝舟就是在这方面弄虚作假虚报了考试的次数,骗取官职。
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了李清照告发后夫张汝舟的过程:“(绍兴二年九月戊子朔)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十月己酉行遣),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号易安居士。”
里面还有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启》的一封信,“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说了误嫁张汝舟过程。误嫁张汝舟是苍促中办的错事,她病中糊涂,张汝舟热诚地向她示爱。李清照的弟弟是老实人,希望姐姐晚年有靠,信了媒人的花言巧语。她自己病得要死,分辨不出求婚者并非可托以终身的可靠人,姐弟犹豫彷徨之际,张汝舟迫不及待的将她迎娶回家。
李清照终于达到目的,离异成功。还算幸运,李清照在牢房中只待了九天就放出来了,没有坐两年。出狱后她在《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写到,“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李清照说,扪心自问,觉得自己还是很羞愧很惭愧的。
李清照再婚一事遭到天下人所不齿;她的离婚再次掀起轩然大波。当时的一些文人学者纷纷在自己著作里对李清照离婚冷嘲热讽。
“不终晚节”,“传者无不笑之”,“晚节流荡无依”……这般的语句一时充斥诸多文本。
遭遇再嫁婚变的李清照,再次回到孤身一人的世界。她飘泊流徙,如一叶孤舟飘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大约在1155年,七十多岁的李清照寂寞地死在江南,一代才女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凋谢了,连个确切年份都无人知晓。
李清照演绎的千古绝唱,震撼了古今天下所有男人。一千年后,我们再读李清照的故事时,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孤独无助的女人,在流离失所颠沛流亡中,生存下来是多么的不易;还要忍受着他人的指指点点肆意评说;“不终晚节”被载入史书又是何等的奇辱。
李清照再婚落入魔窟的不幸令人同情;自我救赎的勇气令人赞许;一叶飘零的际遇令人悲悯。
但历史,只能是历史。或许,我们只能说:悲哉,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