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崔琰为何会被曹操剃光头

崔琰之死,是曹操称魏王之后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曹操屠戮名士的一大罪状。在陈寿等史家笔下,曹操是一个爱猜忌、疑心重的人。在杀崔琰之前,就曾经干掉过汉末大儒孔融,帮助过自己消灭袁绍的许攸,还有辅佐自己平定马超的娄圭。陈寿的评价为此三人“皆以恃旧不虔见诛”,都因为和曹操有旧交情,于是就蹬鼻子上脸对曹操不够恭敬,结果被杀。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在几位大才子中,崔琰被杀最让让时人感到冤枉,感到痛心。隐隐然陈寿也就把崔琰之死,归咎为“恃旧不虔”。

那崔琰有没有不够恭敬,不够尊重曹操呢?

确实有。

崔琰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和曹操称魏王有关。当时,有一位叫做杨训的官员,为了表忠心,于是上了一道表章称赞曹操的功劳,言语之间当然免不了有几分肉麻。曹操看了当然身心舒畅,别人听了未免起一身鸡皮疙瘩。当时不少人议论纷纷,嘲笑杨训做人太丢分,顺带连曾经举荐过杨训的崔琰也批评起来。不过这些人也就是私下里说一说,没谁敢端到台面上说。可唯独崔琰公然写了一封书信给杨训,书信的内容是“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你的表章我崔琰已经看到了,事情办得不错罢了。时代啊时代啊,总是会改变的啊。陈寿有段记载说“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陈寿认为崔琰的本意不过是讥讽那些议论的人过于苛刻,不通情理。

不知道陈寿是如何得出这个论断的,不过曹操听了可并不是这么想。曹操很生气,曹操说,世人的人如果生个孩子是女儿,都会说“生女耳”,生了个女儿罢了。可见这个“耳”字绝不是表示什么赞成的意思。确实,站在曹操的角度品味“罢了”一词,确实可以发现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大都有几分无可奈何。而“会当有变时”,更是出言不逊。曹操觉得崔琰在嘲讽自己竟然称了魏王。

于是,崔琰被判处髡刑,把头发剃光以示惩罚。如果说这一次还有些影子,那后来赐死崔琰,就完全是曹操臆测,有心置崔琰于死地了。

在《三国志》中记载,崔琰被剃光头发之后并没有进监狱,而是在家中反省,当崔琰见到一些宾客的时候,“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对着宾客竟然捻着胡须瞪着眼睛直视”。有人就打小报告说这就是崔琰心有怨恨的表示啊。曹操一听大怒,就赐死崔琰。

曹操为何对崔琰如此苛刻呢?

如果说当初曹操杀孔融,那是因为孔融鲜明的拥护汉朝,讥讽曹操;如果说曹操杀许攸,是无法容忍许攸得意忘形四处吹嘘抹黑曹操;如果说曹操杀娄圭,是因为娄圭竟然说“居世间,当自为之,而但观他人乎!”别人看到曹操父子一起骑马意气风发,羡慕的不得了,娄圭却说何必羡慕别人,自己也可以如此啊,隐隐然也想学曹操,甚至说像推翻曹操。对于曹操来说,这三位才子确实该杀,甚至不得不杀。那么崔琰到底是什么原因得罪了曹操呢?

其实,崔琰在第一次公开向曹操建议的时候,就已经让曹操很不满了。

当曹操平定袁绍之后,曾经了解冀州的户口资料,看了之后很高兴,对臣子们说,在冀州可以召集到三十万军队。别人都替曹操高兴,唯独崔琰临头给曹操一瓢冷水。崔琰说得义正词严,“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现在天下分裂,百姓涂炭,你曹操取得冀州之后不但没有推行仁政,关爱百姓,第一件事就关心能召集多少军队,实在是太让冀州百姓失望啊!

崔琰说完,群臣大惊失色,敢于如此触曹操的霉头,下场不知道多惨。可没想到曹操竟然改换脸色,向崔琰道歉。

曹操是有大胸襟的政治家。政治家讲究实利,要生存首先要掌握枪杆子,可是曹操也顾及脸面,顾及所谓的仁义道德。崔琰的话很冲,可是符合自古以来的大义,曹操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屈服。

但是,也就在这一刻,曹操对崔琰的厌恶也就埋下了种子。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