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读《史记》,对书中“妇人之仁”的提法颇感兴趣。此言出自《淮阴侯列传》,是韩信对“西楚霸王”项羽的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韩信得出这个结论,有三项依据:一是项羽对人“恭敬慈爱”,说话态度温和,甚至有点絮絮叨叨,这跟我们印象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形象反差甚大。二是项羽见人伤病,常因同情而流泪,不惜把自己的饮食分给对方。三是说他对手下立功者十分吝啬,铸好的官印在手中抟弄许久,舍不得颁给人家,棱角都磨圆了(这肯定是夸张:什么材质的印,这么不禁磨?)。
其实说了半天,韩信不过是说项羽缺乏大局观,不能高瞻远视,跟“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相似。包括后来对刘邦心慈手软、放虎归山,也都是“妇人之仁”的体现。——太史公想必十分赞同韩信的这番评价,而“妇人之仁”这顶帽子也因《史记》的宣扬,让项羽一戴就是两千年!
我读《淮阴侯列传》时,正值志大才疏、气冲霄汉的年纪,每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许,觉得韩信站得高、见得广,能“辩证”地看问题,把“仁”又分出“妇人”、“丈夫”来,实在高明!自觉从此掌握了观照历史、看待现实的有力工具!
然而随着年齿渐长,所见愈多,渐渐对此话产生一点小小疑惑:如果项羽的仁是“妇人之仁”,那么“丈夫之仁”又是什么样子?难道对人既不“恭敬”也不“慈爱”,常常翘着二郎腿、大大咧咧地训人,甚至像汉高祖那样抢过儒生的帽子当尿盆,反倒是“丈夫之仁”吗?难道面对他人的伤病饥馑不闻不问,只顾自己居广厦、食珍馐,大搞特殊化,反倒是“丈夫之仁”吗?——刘邦是项羽的对立面,理应是“丈夫之仁”的绝好标本;可我们看到的却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嘴脸、“无毒不丈夫”的流氓作派,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仁爱?
由《史记》始作俑,后来竟发展成一种怪论:看似仁慈的没准倒是残忍,看似残忍的没准倒是大慈大悲!——由此想起文革往事。有个天天给我们上课的数学老师被揭是“老右派”,自然是挂牌子、批斗,雪白的衬衫糊上大字报,浆糊墨汁淋漓满背。我见了心中不忍,私下说了两句同情的话。一位激进的同学振振有辞地教育我:“对少数阶级敌人的残酷无情,正是对无产阶级大众的大爱!”这位同学理论书读得不少,人送外号“活马列”。他的话挟阶级斗争之威势,说得时髦漂亮、颇合“辩证法”,我也只有闭嘴低头。他没读过《史记》,否则一定会饶一顶“妇人之仁”的帽子给我!
这种怪论还衍生出不止一种变格,例如:要你牺牲的理由,是让大众活得更好!(事实往往是:大众活得好不好不知道,反正你是死定了)为了社会的美好未来,何妨打破你家坛坛罐罐(包括拆除你家小窝棚)!大象向前进,难免踩死几只蚂蚁、蟑螂!……
这样的大话,听起来确实“丈夫”得很!其中的道理,远非几个抱着“妇人之仁”的小人、俗人所能理解,只有掌握了什么思想什么法则的高人方能参透!他们运之于心,发之于口,气势如虹、声震寰宇!——可能是我的思想境界太狭隘,我从未从中听出什么“大仁”“大爱”,我的反应往往是心头发紧……
回头再来看《史记》,套一句被大家说滥的话:这“妇人之仁论”纯属伪命题!——“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发自我心、达于彼身。一切真爱大爱,全都从“爱个体”中表现出来,否则便是取消仁爱、别有所图!
孔孟的观点如今被许多国人嗤为迂腐、弃如敝屣。那就看看不那么迂腐的例子吧。有个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虽是前些年的作品,但肯定还没有发霉:为了拯救一个身陷敌后、生死未卜的大兵瑞恩,美军指挥官冒着牺牲更多官兵、消耗更多金钱装备的压力,派一支小分队前往营救,哪怕只为抢回一具尸体!
照《史记》的标准,这伙美军全无大局观念,纯是“妇人之仁”,蠢得不能再蠢!——从“利”的角度衡量,这样的评说也确实有“理”。然而相信每个观众都能从影片中接受这样的理念:编剧和导演(此剧若有史实依据,当然还包括事件的决策者、参与者)所全力守护的,正是生命高于一切的人道原则!救一人等于救众人,拯一命在于向世人宣示一种信念:人类大爱是以每个个体生命为底线的!——这又岂能用“利”来衡量?
拿中国传统语汇来阐释,《拯救大兵瑞恩》演绎的不正是一个大写的“仁”字吗?在孔孟这里,“仁”从来就没有“妇人”、“丈夫”之分!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在《孟子》开篇对梁惠王所说的话,今天仍未过时。倒是比孟子晚生二百多年的司马迁,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有点“跑偏”,沿袭了“成王败寇”的思路,为夸大本朝君臣的功烈,胡乱给失败者扣帽子,偏离了融通中外的一种永恒价值,有意无意误导了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