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是一位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位三国老将,演义上说:“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又说“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这恐怕只是小说家言。黄忠的年龄是无法考稽的。那么为什么黄忠是一员老将呢?黄忠第一次以老将的形象出现在书本里是在《三国志平话》(在我的日志中有上传,在群里也有发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罗先生写《演义》就是根据《志》和《平话》,再加上艺术加工而成的。所以自然而然的,黄忠就成了一员“老将”。
那么,黄忠真的是老将么?我可以很直接的告诉大家,黄忠不仅不老,而且相反,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
要想说黄忠年轻,就要破疑。我们大多数人看三国,认为黄忠是老人的时候,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对黄忠的描写。但是,这就有问题了,在演义中,很多人的生卒年都是有问题的。最大的就是廖化,按演义上说廖化活的是最久的。从黄巾开始,到蜀汉灭亡。这可以说得上是一个艺术的笑话。其次就是潘璋。因为关羽一死,刘备东征,潘璋这位东吴十二将之一的猛将,就为艺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寿命受到了极度的缩短。还有演义中孙权的护卫宋谦,在合肥的时候死了。志上说,宋谦还随陆逊击败了来犯的刘备。还有一位,演义中太史慈在同张辽作战时中伏兵重伤身死。而志说,太史慈在赤壁之战前就死了。可见,演义中的生卒年就有待考证。
演义说:“今年近六旬。”又说“忠亡年七十有五”。由此看来,黄忠生年不详,寿命却详,死年也知——章武二年。本来黄忠的年龄问题,可以在此盖棺定论了,可是问题来了。演义如是说,志上却不是。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的一年里,黄忠就死了。值得注意的是,志里的黄忠,没有生年和年龄记载只有亡年。所以,历史上的黄忠是否是老将身份我们也就只能待定了。
之后,然我们来看志上的一段话就在侧面描写了黄忠的年轻,志说:“忠常先登陷阵。”陷阵,好理解,就是上战场,杀敌。不过这也不能推翻黄忠是老将之说,因为东周战国时,就有老将廉颇上阵的故事。关键在于“忠常先登”四个字。这对于一个老将就有难度了,一个老将,要身披重铠,手执兵器,在守兵的攻击之下,要登城,不仅要登城,还要“先登”,不仅要一次“先登”,还要“常先登”。请各位朋友试想一下,这可能是老将做得出来的是么?很显然不可能,由此可见,黄忠不老。当然,这只能说明黄忠不老,但不能说明他年轻。那我们接下来就说说黄忠年轻的可能性。
黄忠是没有什么名气的,志的诸葛亮就对刚刚斩杀过夏侯渊的黄忠评价道:“忠之名望,素非马关之伦也。”马关是谁呢?就是马超和关羽。这两个人都是名声在外的。蜀国这个集团里,被魏吴所重视评论的人只有这么几个:第一个刘备,曹魏的荀彧说:“刘备是个人杰,如果给他中原这个地方,他就会祸乱国家,如果是西蜀,地势险峻割据一方,他就是一个霸主。”;第二个关羽,曹魏的程昱说:“刘备的军营里,只有关羽算得上是大将之才。”第三个马超,曹操说:“马超不死的话,我就只能提心吊胆啊。”第四个诸葛亮,曹魏的司马懿说:“诸葛亮天下奇才。”第五个魏延,孙权说:“魏延不老实,杨仪这个人又不怎么样,他们两个迟早要出事的。诸葛丞相就没看出来么?”都是被魏吴两个集团忌惮和感慨的。一共五个人,并没有黄忠什么事。其中,马超和关羽有是被他人所忌惮的。可见,当时刘备称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是有道理的。马超和关羽都是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一,诸葛亮说:“马超张飞看到了黄忠的功绩,倒是没什么话。可是关羽远在荆襄,肯定不会高兴的。”可见,黄忠是没有什么大名声的。
在那样一个乱世,只要是军职的人员,只要有能力,大名不一定有,小名还是可以出的。黄忠就很有能力啊,志上说:“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还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取益州,斩妙才。这都是黄忠的能力地体现啊。那么为什么这么有能力的黄忠,如果按照演义的年龄来讲,早就应该宇内知名了啊,那为什么黄忠还是“无名”呢?原因只有一个,黄忠还年轻。
志上说:“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刘表的年纪必定不老,因为长子尚年轻,幼子还尚幼,要老也老不到哪去。刘表的从子,也就是刘表的侄子,更不会老的什么地步。问题就来了,既然黄忠这么有能力,又时值乱世,正当需要向黄忠这般孔武有力的人来辅佐,共同的“保家卫国”啊。总不可能要到五十多岁了才到官方上任吧?这么老的恐怕人家也不收。可是,金子总要闪光的,黄忠已不是那么不求上进的人,他是喜欢求得功名的,要不然,就不会有“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毅勇冠三军了。”可见黄忠是一位没有名气的有能力的年轻人,又因为没有名气,所以不受重用。
还有没有证据说明黄忠不是很有名但很有能力呢?有。那就是“忠遂委质,随从入蜀。”入蜀是立功的机会,那么刘备要他做什么?“随从入蜀”。刘备让黄忠随从入蜀,这就是表示看重黄忠的能力。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只是“随从入蜀”,只是一个部曲,一个私人武装的头目,是跟着刘备身边去的。说白了,就是接受主公的命令去凑主公热闹的。这时的黄忠是没有官职的,为什么说没有官职呢?因为“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可见这时还未受任。为什么不受任呢?很显然,刘备看重黄忠的能力,却又对其表示疑虑。怀疑黄忠的能力不足,抑或是一开始就没打算让黄忠领队参战,只是作为私人保镖来益州的,因为事态太过于紧急了,这才没办法才让黄忠领队参战,并且受到很好的效果。不管怎么说,刘备在葭萌之前,不受任黄忠,就是对他的作战能力表示疑虑,更直接的就是对黄忠的作战经验的疑虑。请问,如果志上的黄忠是一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深得刘备喜爱和信任的有经验的老将军,那么志上的刘备还会仅仅把黄忠作为私人保镖天天贴在身边,不让他做可以独当一方的将军么?由此可知,黄忠是个有能力但实战经验不多的年轻人。
说黄忠年轻还有证据么?还有一个力道不是很足的旁证。那就是“黄忠无后”。志上说:“子叙,早没,无后。”就是说黄忠的儿子黄叙小时候就死了,而黄忠也没有其他的儿子,黄忠这一支黄家就此没落。如果按照演义中所说的黄忠亡年七十五岁,这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各位朋友可以试想一下,封建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封建时代的平民老百姓都不能让自己无后(现在在我国的某些地区仍有此现象,故有一些长辈因子不能生育,于是令公媳同处一室,以求有后),何况是黄忠呢?一个做的这样的大官的(后将军),有爵位的(黄忠被封为关内侯)黄忠,怎么能不立后嗣来继承他呢?何况,黄叙早死,也是可以再生其他的儿子的啊。马超不也是全家被灭的么?在刘备手下的时候也是娶了妻子的啊,后来还有一个儿子马承,继承了他的爵位。马超可以,为什么黄忠就不可以?原因只有一个,黄忠年轻,结婚未几,只生有一个男孩,名字叫黄叙,其余而言,或是没有再生(估计这不大可能,古人认为多子多孙多福气);或是都是女儿;也或者,黄忠死的时候黄叙尚在,只是年纪还小,还未病死,在黄忠死了之后,黄叙也病死了。总之,在黄叙死的时候,黄忠的年龄按活着来计算的话,一定很年轻,这样才算对黄忠无后的现象有些合乎道理地解释。
可能会有朋友提出反问,在《三国志·蜀志·费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时候,派遣费诗到荆州向关羽授职,但是当听到黄忠与其享受到同级待遇的时候,三国志中有“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样子的话。很多朋友认为,这句话说明说了黄忠的年龄,也就是说黄忠是个年纪很大的人。但是,这是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首先来看,这句话是谁,又是在什么状况下说出来的。答案很简单,说话的人是关羽,而且是在盛怒之下,而其盛怒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和黄忠在享受同一级别的待遇对自己是一种侮辱,因此说了这样子不满的话,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关于也必定是对黄忠非常的讨厌的,否则不会说这样子的话。然后再来看看,话的内容是什么。大意是说有本事的人是不会和老兵站在一起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老兵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它的重点是在老字上,还是在兵字上。丈夫(古语)一般来说指的是有本事的人,尤其在这句话中,特指关羽自己,而其本来就有些傲物的性格,就可以更加的肯定说老兵与丈夫是一组含义相反的两个词。既然丈夫是有本事的人,可见老兵就一定是没有本事的人。如果有本事,就不会是老是当兵的了,而是将了。更何况如果关羽想表达不喜欢和老年人同伍,私认为说老朽要比老兵,在老这个问题上更能有力。恰恰关羽没有这样说,只是说“老兵”。即使是现在,我们也有这样的习惯,把在入伍有一段时间的军人成为老兵,例如退伍老兵,其年龄也不过是30多岁的人。由此可见,从“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句话是不能够说明黄忠年纪大,只能够说明黄忠入伍的时间长。
既然我们证明了黄忠不老,而反证又不能推翻“黄忠不老”的结论,那么我们可以大声地向全世界的朋友们说,历史上的黄忠绝非老将,而是一位有能力,有上进心,甘愿为自己理想奋斗终生的年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