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赤胆忠心的虎将魏延

如果要用“赤胆忠心”这个成语来描述三国的战将的话,我们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恐怕全部都是关羽、张飞、赵云、庞德、许褚这类人,总之绝大部分人都是不会想到魏延这里的,我不能说这些人理解能力有问题,因为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往往是多面体,而且没有交集,所以我们只能用各自的眼睛中所看到的镜像拼凑起来,让它尽量还原成一面完整的“镜子”。我是不喜欢把人往坏处想的,经常觉得网上还是有很多奇人的,他们应该具有同样的理智与慧眼,可是我渐渐发现我错了。

培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这段话我也是偶然从书中看到的,当时我马上就联想到魏延身上了,为什么呢?因为魏延正是那颗埋葬在河底的金块,有识者能发现它身上的光芒,而也有那么一群人发现不了它的本质,他们所见到的只是金块被一层泥沙所覆盖,因而往往他们的认识都很肤浅,很狭隘。

回归正题,我为什么要说魏延配得上这个词,首先请允许我在此望文生义,赤胆本身就是赤心的意思,也就是忠心。

但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魏延既有【胆略】又有【忠心】。

先说魏延的胆略与赵云的胆气不同,《云别传》载赵云在汉中争夺战中用“空营计”在汉水惊退曹军并有所斩获,后赵云被军中号为“虎威”。这件事被很多人称颂为:赵云这个人有胆略。但我认为这仅仅是胆气,何谓胆气,胆气就是单纯的胆,而无略,略也就是谋略。为了印证胆略与胆气之间的区别,我只好先说下赵云的空营计了,并不是为了黑赵云。赵云在整个汉水之战中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黄忠取米,第二部分赵云救人,第三部分乱箭退敌。《云别传》首先交代是赵云把自己的兵给了黄忠一起去北山取米,可到了约定的期限,黄忠没有回来,赵云着了急,直接带了几十个人去救他,这也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赵云的营中已经无兵可用了,但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黄忠去劫米本身就应该是兵强马壮的,例如曹操袭乌巢所带之军,加上黄忠本身就是个猛将,即便受困也不会太窘迫,赵云也仅仅是不放心而已,也就是所谓的试探,并不是说黄忠已经在交战过程中受伤或遇难怎么样的。遂后赵云遇上了黄忠的归师,并且回击曹军的追兵,边战边退,破了曹军前锋,这是因为有黄忠的兵殿后,同时加上赵云的勇猛作战所致,回了营后赵云命令不许关闭营门,而且不许敲锣打鼓,这阵势搞得曹军心虚,不敢交战,而在当时黄忠、张著已经回营,营内还有部将张翼,可见营内绝对是有兵可战的,如果曹军入营也不会占到便宜。赵云胆子大就大在这里了,在曹军一头雾水准备撤军的时候,赵云立刻是“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擂鼓震天明显是进攻的信号,而以弓弩射其后又是一种自保准备撤退的暗令,这一下子可真是把曹军整的晕头了,不管你是真进假进我都赶快走吧,这就是赵云的“空营计”。充分表现了赵云的胆气过人,从出战——回营——退敌无不表现了胆子大,难怪刘备事后形象地称其为“子龙一身是胆也”。

再说魏延的胆略,人们会说魏延的胆在哪里,他有赵云这般十万火急的情形吗?他有汉水退敌的英勇吗?虽然魏延没有这些,但他表现出来的更大的胆子:“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魏延这一嗓子可真不是盖的,一下子吼起来他的后半生。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旋即要找一名大将来镇守汉中,这份责任的担当大家马上都把目光落到了刘备的右手张飞身上,当时左手关羽管着荆州,右手张飞再镇着汉中,刘备自居在内,这不是很完美的搭配吗?但刘备终究不是一般人物,他的做法有些近似于当年刘邦拜韩信那样,选择了魏延,而且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否则不会是【一军皆惊】。其实对此事普遍的说法是张飞镇守三巴之地实际上是拱卫成都,这个位置比汉中更重要,这话对也不对,三巴是心脏,汉中就是喉咙,喉咙被人掐断了,人能活吗?所以刘备选择这个汉中太守绝对不是仅仅出于战略的考虑,还有更深的政治考量,那就是汉中之地当时的资源不足给养重臣张飞。

这话说得大家要奇怪了,这么一个太守的位置和资源有关吗?再说汉中可是风水宝地,一个大聚宝盆,在当时绝大部分地区都遭受战火的时候,汉中的张鲁可还给百姓们免费得发粮发肉吃呢,要养一支驻守军队加上张飞和他的一家子人这有什么难的?然而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还是一直保持着,直到建安十六年曹操征张鲁到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结束这一期间,八年的时间汉中经历了曹刘两家及张鲁本土势力的一系列争斗,最后结果是刘备得到了汉中这个战略要地,曹操则迁徙走了人口,掠夺走了钱粮宝物,双方各有所得。然而最可怜的还是汉中本身,一个富庶之郡瞬间成了一片荒芜、百废待兴。再加上汉中邻接雍凉之地,雍州是以长安三辅为中心的曹魏重点边防区,凉州则是刚经历韩马起义,羌胡盛起的战乱之地,两边都不是好惹的,有一方出了问题,首先出事的就是汉中,而汉中太守也是首当其冲的罪人,同时汉中太守一边还要恢复农业生产,加强经贸往来,训练士卒,侦查情报等大量工作,但汉中太守自己能有什么好处呢?无非就是落个“边防大员”的名号罢了,但朝廷还要防着你,怕你出乱子,毕竟董卓这个血淋淋的事实就是导致汉末大乱的元凶,万一你在汉中玩忽职守或者直接献地投诚可就麻烦大了。而魏延对着刘备的这些顾虑,在国宴上当着全国上下的面前庄严宣誓:“只要有我魏延在,如果曹操卷土重来,我就为大王抵挡他,如果派十万大军来,我就为大王吃掉他,总之请您放心,汉中的一切就交给我了。”这句话真是点中了刘备了,魏延在这个困难的时候选择了勇于承担责任,电影《蜘蛛侠》中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魏延这个举动赢得了刘备的欣赏,赢得了同僚的尊重,而且把所有荣辱全部挑在自己一个人的肩上,守住了你是英雄,守不住你就是混蛋加废物,我想说这才是魏文长的胆略过人的方面,他有胆子去承担大的责任,敢于为自己说的话所负责,又有足够的谋略能够做到这点,这句话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动荡的国家显得掷地有声,难怪杨戏赞魏文长没有赞别的,只赞了其【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而现在这句话被今人理解成了魏延喜欢说大话,说话不经大脑等各种诬陷其人的小人愚见,我想在这里说这真是国人的悲哀,责任感的缺失多年的结果。话说回来魏延做了汉中太守顶了雷而张飞自然也安安稳稳的回了刘备的身边。

所以刘备在这么多重的压力下选择了魏延,除了战略上的考虑,一方面是心疼张飞,不愿意让张飞这个老兄弟去吃这个苦,应该让年轻的二线同志转到一线去历练,好了,魏延这一练就是十年。十年是个多么漫长的岁月,十年间,当初那个原本被予以厚望而当汉中太守的张飞被刺杀了,十年间,刘备称帝了,不久举倾国之力东征,败退至白帝身亡,而魏延这匹“千里马”却没能见到提拔自己的“伯乐”刘备最后一面,当年的那顿壮行酒竟成了永别,十年间,那个“伯乐”的儿子做了皇帝,辅佐他的大臣是当年的那个还略带书生气,没有经历过什么战场的诸葛亮,居然他还是军政两手抓。魏延在汉中的这十年孤独生涯中,只有吴壹这个关中都督陪伴其左右,其性格中的自命清高恐怕也是在这个期间中养成的,毕竟这十年有多少人还记得他魏延?有多少人记得他在为这个国家看着大门,在拼搏在奋斗?当大部分文臣武将躲在四川这个小安乐窝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知道魏延在汉中会受到什么样的苦难和考验?例如汉中人口不够要用军队进行屯田怎么办,军队训练的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那些个汉中大战时被破坏的城墙和鹿角要不要派人去修补?羌人和曹魏方面动向是怎么样的,魏延要不要派斥候去打探情报?荆州丢了,以后北伐必然要大军直接发关中,是不是要提前做战略部署与战术分析?这其中的问题有很多,连我这个军事门外汉都能够理解的难处,魏延当然都知道,而且还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自然都是魏延要做的事,而成都方面只要定期接到报告与回复就是了,真是“皇帝动动嘴,魏延累断腿。”但魏延可曾违命过?可曾抱怨过?为什么写魏延的那些个劣迹和缺点在这漂浮不定的十年间全没发生过?或者说没有记载?会有人刁难我说:楼主你说的这些魏延的功绩史书里都没有,全部是你脑补+YY。但我想说的是,我作为一个有正常思维逻辑的人才会联想到这些,而你拥有的不是一个正常人,或者说有着超凡思维逻辑的人不会在意这些细节。至少我想说的是魏延这十年做的尽职尽责,该做事他都做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国内大抓生产的时候,魏延一样在边境厉兵秣马,积极做战斗的准备,他与现在首尾边疆的JIE放军战士一样可敬,不求回报,但求对得起国家的俸禄,人民的托付以及自己的那份天职。这难道还称不上是拳拳之忠的报国之心吗?

接下来魏延在北伐中的举动可更加的是可歌可泣了,魏延将军在北伐中所表现的“赤胆忠心”是更加彻底地、完全地表露出来,甚至是爱国激进到近乎于“疯狂”的举动。

建兴五年诸葛亮正式入驻汉中,准备北伐,魏延此时的心情一定是兴奋又激动,自己在这里守着十年就是为了这一刻,真的是应了苏打绿的那首歌《十年一刻》:

如今我站在台上这么对你讲

十年的功聚成灿烂那一分钟的梦

生命舞台发光的人绝不是只会说

可能茫了又茫可能伤了又伤

可能无数眼泪在夜晚尝了又尝

可是换来成长可是换来希望

如今我站在台上

可能耗尽坚强可能历经沧桑

可能我的疯狂真是得不到原谅

可是我知道啊可是我明白啊

是我的执着搏来在你面前歌唱

唱着我的幻想唱着我的荒唐

这首歌的这一段歌词简直就是给魏延量身定做的,简直就是给他写的了,连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不由得怔住了。

建兴六年春丞相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魏延的汉中兵马成了“前部督”,也就是统领前军与敌人首先交火,对于长于练兵统兵的诸葛亮来说,这是对魏延本人最大的肯定,这也证明了十年的功夫没有白费,而魏延在这个好的开端的基础上向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这个千百年来争议不断的东西在这个贴子中不想再多重复一个字了,我也对这个讨论感到厌倦了。而诸葛亮以走大路取陇右的战略为理由拒绝了魏延的战略构想,魏延虽然是失望透了,但第一次北伐魏延这个前部都督当得依然称职,起码从祁山马上陷落,三郡叛应蜀军来看,这个先锋军的杀伤力是不小的,然而天不遂人愿,一伐最终失败了,原因很多,主要是用人不当所导致的。而在此之后诸葛亮作战的方式越来越小心谨慎,甚至连疑兵都不敢再用了。因而对魏延接二连三的出兵潼关当然都是以各种理由各种方式的给拒绝了,魏延不但对此退缩,反而是更加犀利,甚至直接说诸葛亮用兵太胆小。当时丞相诸葛亮的权力比小皇帝刘禅还要大,但诸葛亮对此没有明确的答复和反应,我想这也许是魏延打算对诸葛亮使的激将法,可惜不管用。

而与此同时魏延一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冲锋陷阵的同时,另一方面则面临着严重的社交问题,一个是死对头杨仪,一个是老滑头刘琰。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先说这个杨仪,早年是从曹魏方面投奔到刘备手下的,现在关羽手下当官,后来又直接到了刘备身边,刘备很赏识他的才干,但同时这个人性格和品性都不好,在国内的时候就与大佬刘巴不睦,最后被贬职,到了北伐战场,姑且称为国外吧,在国外又与大将魏延不和,有不少人把责任归结在魏延身上,理由就是因为史书记载杨仪不让着魏延,所以魏延就讨厌杨仪,而且魏延曾经在公开场合拔剑吓唬杨仪,杨仪在这方面是弱者,值得同情。而我则是要为魏延将军鼓掌喊好,为什么?本来你杨仪就是魏国投降过来的,对你旧国本来就不忠,在国内任职期间直接敢与比自己官职大、资历老的人起别扭,你凭什么这么狂?魏延虽然不敢说资历有多深,起码魏延是堂堂正正跟着先帝打基业的、守国土的功臣,我在军事方面的东西懂得比你多的多,你只不过是管内务的,你又有什么资格来顶撞我?再者说诸葛亮是出台《蜀科》的五人之一,如果魏延真的作奸犯科,诸葛亮自然会惩罚他,而魏延不但不干坏事,反而在军中为军人和国家除了害,下面就说这个刘琰。

刘琰是早期跟着刘备在一起的一名政客,基本上他的能耐就是夸夸其谈,仗着也是汉室后裔的出身和刘备混得很熟,后来入了蜀地也写些小文章卖弄一下,后来也进入了北伐军进行北伐,这个刘琰真的是没有任何打仗的本事,带着几千个士兵也不打仗,倒是手下有几十个侍女,天天花天酒地,老头子乐呵得不亦乐乎,而魏延是什么样的人,自视清高且善于练兵的人,带这种这种破坏军纪、有损国威的人出征不是自取其辱吗?何谈恢复汉室?因此在建兴十年魏延与刘琰的矛盾正式爆发,两人吵得很凶,不过刘琰都是光说些不疼不痒的贱话,诸葛亮是看在眼里,明在心上。不久刘琰就遭到诸葛亮的责骂,随后遣返回国,刘琰为此还主动认错。由此可见魏延维护了军纪,又有什么错,他和杨仪间闹矛盾,难道错就一定在魏延身上?为什么蜀人杨戏对魏延和杨仪的评价一个是【刚粗】,一个是【狷狭】?究竟是谁的性格更坏些?为什么《三国志解集》中的人都说是杨仪有错在先?那么事实真相就很清楚了。更可笑的是杨仪在北伐中没有得到过什么升迁和战功,全都是一堆杂事,诸葛亮忙不开手了他做个秘书,而魏延在建兴八年大破郭淮、费瑶,升职成了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假节。

就这样蜀军在北伐战场上一次次的不克而还,魏延一次次地献计遭拒,没有人主动问过魏延为什么如此执着的走子午谷,出兵长安、潼关。我想魏延首先会解释在军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而后魏延会告诉大家他不是为了自己在战斗,他是为了先帝为了汉朝而战斗,他身为前军师、丞相司马这类的相府职务,原本只要军事理论上的东西就可以,出奇兵可以另选他人,而魏延推荐的人就是自己,这又是为了承诺与责任。谁不知道子午谷难走?谁不知道长安难打?谁不知道做先锋苦?可魏延还是去做了,我想魏延如果有幸能够走一次子午谷到达长安城下,即便是必死,他也非得在城墙上钻个窟窿不可,这就叫“不屈的意志”,打仗靠的就是这种意志,强大的信念是战争的胜利的必然因素之一,战争往往拼得更多的是主帅的意志够不够坚定,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这种强大的意念力可以改变局面。但魏延最终永远也没等到这一天,在建兴十二年秋八月诸葛亮死了之后,他也跟随着这个“不听话”的丞相去了,只不过他是个可怜的陪葬品,一个为下一任“蜀相”上任时献祭用的祭品。

建兴十二年八月开始诸葛亮就生了急病,在八月内就死了。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大活人就死了,长眼睛和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他是猝死的,一个人在猝死前会突然告诉你我要死了,你要帮我做什么吗?诸葛亮虽然是积劳成疾,但的的确确是猝死,而魏延在第五次北伐时当了先锋,离大本营有一段距离,当时的什么情况魏延是肯定不知道的,而后费祎就跑来告诉魏延丞相的“遗嘱”了。费祎一直在军中是个老好人的角色,始终是给魏延、杨仪劝架的,费祎曾经出使东吴,吴王孙权告诉他:魏延与杨仪都不是好人,以后诸葛亮不在了,他们就要出乱子。费祎对这个事情是挺放在心上的,所以费祎在此时估计早就想好了一个绝妙的计划了。

那么首先就是先和杨仪做好了丞相的“遗嘱”,然后去装成和事老告诉魏延这个撤军计划,结果魏延听说后立刻回应说:丞相虽然死了,我魏延还活着,丞相府的人可以先带着丞相的遗体回国,我自己带着大军去北伐,怎么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天下大事?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我是不会给杨仪做断后的。这又是世人多讥讽魏延的一个地方,但我要说魏延将军公私分明,既忠且勇。魏延把北伐看做是天下头等大事,在表述了北伐的重要性后才说了自己和杨仪的种种不愉快,这句话难道不对吗?而且你杨仪既无手令,也没让我亲耳听到诸葛亮的遗命,我凭什么相信你空口无凭的白话,仅仅因为你和诸葛亮挨得近吗?费祎不但没把魏延唬住,反而魏延要求费祎联名请求下放军权,让自己代诸葛亮出兵,费祎见事不好,便假装恭维魏延说要回去告诉杨仪,让他放弃兵权交给自己,魏延一心动就放他去了,可见魏延还是不想把事情搞大,可费祎刚走魏延便后悔了,因为魏延知道自己不该这么轻易就相信了他,费祎和杨仪一样是丞相府的人,怎么可能替自己说话呢?果然,费祎回去不久杨仪就开始撤兵了,并且按照“遗嘱”所作把魏延扔在前线不管他,自己带大军回去,魏延是真正的发现了杨仪与费祎之间的阴谋了。

长期积压的愤怒与委屈彻底的升华并爆发了出来!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如今只是想为这个国家更多的付出而只要获得一点点权力都不行吗?魏延这次是真的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了,他利用假节的临时专断的权力先行撤军,用合理的方式回避了“遗嘱”对他的牵制,随后向成都派出信使启奏杨仪的所作所为,而杨仪也派了信使到了成都,刘禅犹豫不定,而分掌争权的蒋琬、董允等人都站在了杨仪的一边,毕竟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就这样蒋琬开着大军前往“平叛”,杨仪的大军也赶上了魏延的前军。。。最后的结局大家都是知道的了。

可怜的是魏延到被迫害至死都没有想到去投奔魏国,而是逃亡汉中并被马岱的追兵所害,父子皆死,不久魏延被夷灭了三族,这在当时算是最高的刑法。这也是杨仪在背后搞的鬼,因为在《后主传》中后来对此事的定性为【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很明显是都有责任,只不过细节很难判定了,而且杨仪后来自杀身亡了。但魏延和他那冤死的一家人性命不知道该向何人去索偿了,虽然最后蒋琬给了魏延将帅之礼下葬,史学家陈寿还了魏延一个名声,但这一切有用吗?斯人已逝,带着无尽的遗憾和哀怨去了,我不想说魏延是什么悲剧英雄,因为悲剧英雄往往是那些文人骚客们给失败者在自己头上硬加上去用来“挽尊”的光环,可魏延不是失败者,他已经为了自己狂热的理想和那份赤胆忠心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了,他所等待的只是下一次轮回,下一次轮回到先帝的身边再一次征战天下。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