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有名的故事,它流传至今,于是孔融的高尚品格也一直为人所称赞。三国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聪明绝顶且久负盛名。但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儒家大佬”,最终却被曹操处以极刑,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对此,我们在一面谴责曹操乱杀无辜、残暴不仁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孔融之死的深层原因做一些分析。从价值取向看“孔融让梨”的不可靠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神童”一级的人物中道突变,死于非命呢。
对此,我们只能从其人生经历谈起。纵观孔融一生,锋芒毕露、放荡不羁是其一贯的性情特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让孔融死于非命的并非一时之失,而是长期以来恣意放纵、日积月累的结果。
孔融有才,世所周知,但这个才是否用到正地方就不太好说了。
据《三国志通俗演义》记载,孔融十岁时曾经去拜谒河南尹李膺。因李膺乃汉代名人,非“当世大贤,通家子孙”,概不接见。到了家门口却见不到想见的人,于是孔融灵机一动对门吏说:“我李相通家子孙。”门人见说,赶紧通报。等到了堂上,李膺好奇的问:“汝祖与吾祖何亲也?”孔融答道:“先君孔子与君先尊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此言一出,李膺十分惊奇。
过了一会,太中大夫陈炜也来拜见李膺。李膺就指着孔融说:“此异童子也。”也是陈炜看孔融年少,就漫不经心说了一句“小时聪明,大未必聪明”。本来是一句玩笑话,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道孔融哪来那么大的气性,立即应声答道:“如君所言,幼时必愚浊也。”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孔融的确是聪明绝顶,反应灵活,而由此也暴露出孔融的锋芒毕露和口下无德。
自古以来,德为才之帅。天下有才的人很多,恃才傲物更是人之大忌。而恰恰孔融就是这样一个不知道什么叫做谦虚的人。孔融年轻气盛,犹可谅解。及至长大,却仍是天性不改,甚至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家如何放肆都可以,到了官场之上,犬牙交错,尔虞我诈,命运可想而知。
如果仅仅如此还倒罢了,关键是孔融还有个不善任事、玩忽职守的坏毛病。或许就是书读得太多了,以至于脱离了根本和实际。身为北海太守,不是想办法安抚百姓,造福一方,反而任用空谈大话的所谓奇异人士,导致财政混乱,政务荒废。结果有一次朝廷财政考核,因为账目出了大问题,竟然被朝廷一次处死了五个督邮。按说,自己的手下出了问题,孔融肯定有脱不了的干系。当务之急就主动接受批评,承担责任。未料孔融不仅没有幡然悔悟,反而是听之任之,没有任何改进的措施。
更不可饶恕的是,孔融不拘小节,嗜酒如命,玩忽职守。
当年,黄巾起义军遍布全国,各地都在采取措施,协力“剿贼”,而身为北海太守的孔融,不是未雨绸缪,积极备战,反而日日饮酒,夜夜欢歌,不理政事,以至于黄巾军攻到城下时,孔融仍然大醉不起,最后只能弃城逃走。丢失城池,抛弃百姓,仓皇逃命,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气节和操守。
尽管如此,孔融仍旧是我行我素,不思悔改。后来曹操下“禁酒令”,别人都能遵守,唯独孔融却大言不惭地上书说:“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圣君。”强词夺理,放荡不羁,可见一斑。对于孔融的这些不良行为,曹操念及当世之大儒,始终加以克制。
除此之外,孔融还有个毛病就是私心太重。曹操用人,让孔融推荐。按说此时孔融真要念及国家社稷,就应该大公无私,举荐贤人。但孔融遍观左右,没有一人能入其法眼,最后偏偏推荐了自己的好友祢衡。结果祢衡狂徒一个,裸身击鼓骂曹操,最终被曹操借江夏黄祖之手要了性命。祢衡死了,孔融也由此埋下了杀身的种子。
后来的一件事,就像是“导火索”,最终将孔融送上了断头台。有一年,东吴使者来访,孔融不是积极配合,反而出言不逊谈论诋毁曹操。当着外人的面,极力贬低自己的上级,不厚道不说,也逃脱不了哗众取宠的嫌疑。到了此时,曹操终于忍无可忍也没有再忍,断然将其处死。
纵观孔融的所作所为,不拘小节、不识大体是其致命的硬伤。由此联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的是孔融宽厚礼让的可贵品质。不知道是记载有误,还是孔融中途改变了价值取向,让后期的孔融如此不顾大局,不讲原则。
或许就是,“孔融让梨”本就是幼年投机讨好的一种恶习。因为常得家长赏识和赞誉,才导致长大之后骄傲狂妄、锋芒毕露。这并非危言纵听,太多太多的例子证明,大凡悲剧降临之际,往往都是目中无人的结果。而恰恰就是如此的目中无人,到最后只能先“无”了自己。
写到这里,再次想起了陈炜的那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本来是无心之谈,不想却一语成谶。所以不管是什么东西不能单看一面就妄下结论,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和了解到的可能并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