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论武艺枪法,那个“没羽箭张清”也是一般般。但要论马上飞石打人的功夫,却是百发百中,无人能敌。这看似旁门左道的独门技艺,让梁山进军东昌府时吃了大亏,十几员大将被打得头破血流,连连败阵。
不知道张清的这种功夫是怎么练成的。但分明朝廷招募武将的比赛中并没有这个项目,倒是射箭却从来都是军士的必不可少。因此大凡练武之人,自小就要习练骑射。或许,张清也练过射箭,只不过成绩不太理想。后来偶然的一次射箭训练中,连射几次都没命中。张清一着急,随手抓起一支箭就摔了出去。本来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却不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箭稳稳当当就插进了靶心。
这让他很是好奇,既然用弓射不中,不如直接用手扔算了。于是连续试了几次,皆十中八九。这让张清喜出望外,于是决定用此种方法训练。但问题是整天背着一个箭壶却从不用弓,怎么看都有些滑稽。张清想了想,最后干脆也不用箭了。而是到村口河滩上找来一些石子,打磨圆润,抓在手中,看见物体就打出去。这一试不要紧,没想到这石子竟也是威力无比。从此以后,张清也就彻底放弃了射箭,独独迷恋上了这打石子的功夫,是日日夜夜反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练的时间久了,这石子在张清手中那就像是长了眼睛一般,加上张清力气越来越大,这打石子的功夫也就炉火纯青了。俗话说的好:有一利就必有一弊。飞石的功夫是练成了,但其手中主要武器长枪却显得日益生疏了。
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无论是学文还是习武,最终还是要到朝廷去谋个差事,一来养家糊口,二来光宗耀祖,张清也不例外。过了几年,赶上朝廷科考选拔武状元,张清带上武器就出发了。但到了小校场之后,张清顿时就傻眼了。人家都是弯弓搭箭,唯独自己背了一袋子石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项目,给谁比去?如此一来,参赛资格自然就被取消了。张清一看这不白练了吗?一气之下,带上行李就离家出走了。既然科考这条路走不通,干脆就去从军吧,咱从小兵小卒一步一步干起,不信就不能出人头地。
也是这张清有本事,身怀了这样的功夫,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尽管如此,但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响当当的“文凭”,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后期发展。后来,看看实在提拔不了,就去东昌府做了一名将军。近邻东平府的董平因为是科班出身,加上武艺出众,很快就做到了兵马都监的职务,而张清连个官衔都没有。
而这,似乎也没有影响张清的兴趣,平日里专门结交一些如自己一般的人物。于是身边就多了两员副将。一个叫做花项虎龚旺,善使飞抢;一个叫做中箭虎丁得孙,会使飞叉。都是“飞”,与张清相似。但问题是张清背了一袋子石子,蛮够用。这二人却是扔出去就没有了,很危险。即便得了手也只是杀一人而已,冲锋陷阵肯定效果不佳。因此,这两人基本上也就很少出阵了,而是在张清的马前马后搞协同。
梁山人马到达东昌府的时候,张清听说是卢俊义带队,心里也是没有底。连续十几天不敢出战,只在暗中观察动静。后来实在没办法,长官催的急,张清也就硬着头皮杀出去了,并连续用石子打了几员大将,很是顺手。本来心中还害怕卢俊义会亲自出马,自己不是对手。后来看卢俊义根本就没有出阵的打算,也就放下心来。待到宋江带人来救援时,张清就更是无所顾忌了,那石子是指哪打哪,让梁山好汉吃了不少的苦头。最后,还是宋江定下计策,才将张清擒了过来。
出奇方能制胜。按说暗器这种东西是轻易不能用的,而张清却将其作为主要武器来使用,手中的长枪倒成了辅助品,显然是有些本末倒置了。石子用得过于频繁,自然就会被人摸清规律,对于使用它的主人来讲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在后来的征战中,张清的飞石功夫是越来越不管用,以致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在随宋江征讨方腊过程中被人轻易取了性命。张清,因“石”而兴,因“石”而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