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由于跟曹操有那么些亲戚关系,就没有被列入所谓的曹魏五虎的那一卷中,他本身也没有什么著名的战例如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徐晃的樊城解围战等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不少是挨打的战例。所以,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就不怎么样。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曹仁画像
曹仁字子孝,从曹操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就开始追随曹操。他几乎参加了曹操集团早期的所有大规模战役。在与黄巾袁术吕布陶谦张绣的作战,曹仁都有参加,并经常独自率领一支军队作为前锋扫荡敌军主城周边的城市,消除敌军的羽翼,歼灭敌人的援军,有力的协助了曹操主力军团作战。在上面提到的几次战役中,都立有大功。在与张绣的作战中,曹操在撤退中被张绣追击,战况不利,是曹仁大力激励士兵,鼓舞士气,曹操也把握住这一良机,指挥部队反击,打败张绣。
在决定曹操集团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官渡之战中。袁绍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对峙时,派遣刘备率军攻略曹操的后方,大批郡县开城投降。而韩荀又于西路试图切断曹操西路的补给线。许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气浮动。曹操为之大为头痛。局势若再发展下去,将会是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这时,又是曹仁提出了正确的见解,他提出南方各县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刘备军的强大才背叛求生,刘备刚开始统率袁绍的部队,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发动攻击,可以击败。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负所托,大破刘备军,收复所有叛变的郡县。又于鸡洛山大破韩荀军。至此,袁绍就再也不敢分兵骚扰曹军,战场的主动权已逐渐转到曹军手中。
曹仁与徐晃等人于此时又频繁出击,烧毁袁军粮车,吃掉袁军散兵,令袁绍军疲于奔命,陷于被动局面。为曹军最终发动乌巢战役,结束官渡之战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曹仁在曹操早期的作战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官渡之战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他击败刘备和韩荀的军队,曹操是不会那么容易获得战场的主动权的,也不能为曹军的作战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
赤壁之战后,曹仁驻守江陵,抵抗周瑜。周瑜乘赤壁之余势,率数万人合围江陵。曹仁死死守了一年多方弃城而去。可以说,曹仁挡住周瑜的一年,为曹魏平复赤壁之战的伤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曹仁很快就撑不住,孙刘很有机会乘赤壁之胜势席卷中原。在曹仁死守争取的这一年里,曹魏恢复了元气,方得以不惧蜀吴的威胁。可以说,在江陵保卫战中,曹仁大大显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周瑜前锋数千人来到江陵时,曹仁早已在军中募集三百人交由牛金率领冲入东吴军中。无奈三百人之于数千人就如肉包子打狗,很快陷入吴军的重重包围中。在这时,曹仁左右皆失色,惟独曹仁却是意气奋发,只说了一句:“取马来。”旁人苦苦劝阻,曹仁皆不理,不发一言,亲率旗下壮士数十人杀入吴军重围,救出牛金。然而牛金原来带进去的三百人尚有部分在阵中,曹仁再度突入重围,带牛金军杀出,吴军方才后退。当曹仁回到城里的时候,其部下陈矫不禁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皆为曹仁胆勇所折服。
再往后,曹仁任征南将军驻守樊城,负责守御荆州,其身份跟守汉中的夏侯渊,守合肥的张辽一样。等于是荆州方面军的总司令。至此,曹仁的能力已得到完全发挥,可以说,无论从能力上还是职责上,都已经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赤壁之战画像
曹仁在于禁军被关羽击败后,依然率数千人死死守住樊城。当时的情形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洪水泛滥,水位离城墙最低点仅几块板的距离(城高二尺为一板)而且城墙有些地方已开始崩坏。其次,关羽军是突袭,准备齐,有战船。第三,主力于禁军数万人全灭,士气影响极大。第四,粮食即将用完。情形对关羽非常有利,很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胆勇无双的曹仁。曹仁激励将士,沉白马盟誓(古代最严肃的见证),示以必死,士卒深为感动,同心固守,最终坚持到援军的到来,成功打退关羽。
樊城保卫战的重要性正如满宠所言:关羽不敢前进是因为怕曹仁抄他的后路,如果曹仁弃城而走,黄河已南都将不会是魏国所有。曹仁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守住了樊城,阻挡了关羽前进的步伐,并且在长期的消耗战中使关羽军成为了一支疲惫的军队。如果不是曹仁的顽强抵抗,徐晃援军能否轻易击败关羽军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选择曹仁来对抗袁绍的骚扰部队?为什么赤壁之战后,曹操把最前线的城池留给曹仁把守?为什么曹操选择曹仁作荆州方面军的指挥?曹仁的出色表现应该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他所指挥的两次防御战,对魏国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他阻挡住蜀吴前进的脚步,三国的力量对比将会改变,历史可能会改写。
在他一生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曹仁统御力极高,可以从他激励士兵的能力看出,战张绣,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励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赖。这种能力,也帮助他成为了守城战的高手。其胆勇更加是无庸置疑,历史中的三国好象还没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样带着几十人两度冲入几千敌军中抢人。如此攻守俱佳,勇武无敌,可靠,稳健,尽忠尽职的将领,其综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实而不华的,可以让人放心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