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唐宋元明清。元是极具特色的一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蒙古族”。讲到代表性的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忽必烈。讲到忽必烈,就要讲他的辉煌之战,就是灭宋之战。灭宋之战,是元世祖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的一场战争。
这战争是有忽必烈发起的。他首先让刘整和阿术带军攻打襄阳。之后又派当时的中书丞相和枢密院使南下长江。其实,当时是蒙,宋联合灭了金,之后宋又乘机派兵北上,收回了原来北宋的东京,南京,西京,最后却被蒙古军击败。
经历了窝阔台之站攻宋,这场战争打了七年,蒙古军由于战线拖延太长,并且兵力分散,再者以抢掠怒杀为主,没有驻军入城,大军一退,地方又失守了;再加上当地地形对行军极为不便,不能很好地发挥蒙古军骑兵的优势,因此,这场战役并未能实现真正的攻宋意图。
而到了蒙哥汗之战,蒙哥汗更是丧命于钓鱼城,在此之后,忽必烈则在开平继承汗位。这就是元世祖。而忽必烈,建立了中央集权,采用了蒙汉统治的联合方法,建立了新的王朝。而在四月,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则在和林称帝。这时忽必烈决定讨伐阿里不哥,而采取了和南宋暂时停兵修好。这时,南宋由于政治极为腐败,王朝已不得人心。一打批功臣被陷害治罪,使得政局十分不稳定。因此,白白丧失了强兵故国的大好时机。
而这时,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之后,在战乱的地方忙于巩固政权,而后随即整顿军队,组织水军,紧急进入灭宋筹备之中。
突破襄阳---襄阳是南宋视为朝廷命脉的根据地,是国家存亡的关键。而忽必烈早就知道襄阳的重要性,故跟商挺等重要谋臣商议后,决定先取襄樊的策略。进过五年的战争筹备,忽必烈已经拥有大规模战争的硬件条件。而当时的南宋,处于腐败之时,根本不敌蒙军的攻势。元军一举取下襄樊,宋廷大为吃惊,手忙脚乱,经过部署,决定把战略调整重点放到长江一线。
这时,忽必烈却采用了增加兵力的方法,一下子增加了10万的军力。乘机大举进攻宋。经过伯颜,阿术的善战,而且勿妄杀的政策,来笼络人心。后来,伯颜以声东击西之计,分割和包围等战术,攻占了鄂州,成功地完成了灭宋的大转折。
最后,就是进占建康。经过前车之鉴,伯颜为保护后方的安全,决定命右丞相阿里海牙镇守鄂州。而自己却亲自率兵沿江东进。宋军腐败至极,一触即溃,这就是丁家洲之战。宋为了挽救局面,也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先后也收复了广德,常州等地。但阿里海牙率军占领了岳州,常德等等诸州,为进军临安解除了后顾之忧。
后来焦山之战,令长江防线完全崩溃,临安岌岌可危。
忽必烈在建康建省,乘机灭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