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魏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强的,但是曹操奋斗一生打下来的江山,却给司马懿做了嫁衣,司马家族取代魏国建立晋朝。司马懿只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忠臣到奸臣的转换。
司马懿,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人,他的聪明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上的。他虽然有雄心有抱负,但是司马懿却不蛮干,他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会没有把握的去强求,他有谋略,他懂得知进退,他的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会为自己谋划好了将来的一切,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的人终究是一个掌握大局的人。
他能屈能伸,他懂得世故圆滑,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而且他还能隐忍,他知道怎么去寻求自己所需要的最佳时期,然后,牢牢的把握住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真正能够掌控全局的人,才会有如此宽大的胸怀。
司马懿他特别会装,这个装并不是一般的装,而是那种利用自己的聪明来进行一些掩饰,给其他人造成一些错觉,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所知道的司马懿有一次装病为了拒绝曹操的要求。当时是曹操需要一个有才华有谋略的人来当来帮助自己。曹操知道司马懿正是他所需要的人。于是曹操便亲自去邀请司马懿,请求他当自己的谋士。和自己一起掌管天下以后肯定会少不了他的好处。
但是当时的司马懿一心只想当一个隐士,他虽然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却并不想参与在其中,他认为官场是一个非常纷乱的地方,在那里只会给自己找麻烦,而且每天都要带着一个虚伪的面具,然后是小心的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司马懿心境非常的淡然,她不想在参与那些纷扰了,只想安静的生活。
所以为了拒绝曹操的要求,他就装病,用苦肉计,他让手下告诉曹操自己被装粮食的车子压断了腿,无法行走,更没有办法再去帮助曹操了,去了之后只会给他添乱添麻烦,所以还是算了吧。然后曹操也相信了他说的话,于是就只能独自一个人回去了。
司马懿这一装就装了七年,七年啊,整整七年,司马懿都没有在参与官场的纷扰,也没有再帮助曹操做任何事。但是后来再见23年,也就是208年的时候。曹操当上了城乡,他再一次需要司马懿,因为刚当上丞相了,他权利并不稳定,他需要司马懿的帮助,以便于他能够更好地夺取政权。于是这一次他又再一次邀请了司马懿,曹操知道司马懿肯定会拒绝。于是就让手下告诉司马懿,如果这一次他再拒绝的话,他将会采取强制手段把他带不起来,到时候受牵连的就不只是他一个人了。
然后司马懿听到之后,他知道曹操已经生气了,他为了不牵连自己的家人与亲戚朋友,他就选择去帮助曹操。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再不出来的话,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不仅是会失去曹操对自己的耐心,也会设计自己的家人受到牵连,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愿意帮助他的话,那肯定会得到曹操的重用,并且还能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形政势,然后获取一些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司马懿不但会装病,还会装傻。公元231年,当时司马懿有带领军队出去打仗,然后对战的是诸葛亮所带的一支小分队,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军队人数不多,而且所带的军粮也不多,但是他们却在最险要的地方防守着,这个地方非常不容易攻打,就等着司马懿他们进中陷入他们的圈套。但是司马懿那么聪明,他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阴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就是不派兵攻打,但是他的手下却不知道,他的手下认为对方人那么少,正是一个攻打的好时机,肯定能够取胜。但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司马懿不让他们出去打。
司马懿觉得应该让他们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于是司马懿就让他的部下带了一支军队去攻打诸葛亮,结果不出司马懿的所料,他们果然失败了。吃了败仗回来的时候下才知道为什么司马懿不让他们去攻打了。顿时对司马懿充满了敬畏之心,觉得司马懿非常的聪明,并且有自己的方法,从那以后,对司马懿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它非常的相信司马懿。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大。
所以,我认为司马懿才是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能看清所有当前的局势,然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即使遇到了紧急情况,也不慌不忙的,先使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正确的去分析其中的情况,再作出正确的选择。
司马懿病故于251年,享年73岁。倘若他少活10年,后世对于他的评价或许将会是这样:司马懿,曹魏忠臣,文武兼备,侍奉四任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诸葛亮相似,堪称人臣典范。接下来我们看看,截止241年,司马懿都在做了哪些事。
曹操时期的司马懿
曹操虽然征召了司马懿,但是感觉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像好人,于是对于司马懿也有所提防。曹操在世之时,司马懿只是丞相府的文学掾,一个没啥实权的文官,并不算重用。司马懿在曹操手下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只向曹操提了两个策略。
1.曹操在纳降汉中张鲁后,司马懿劝曹操继续南下攻打刘备。那时候刘备刚夺下益州不久,人心尚未归附,虽然蜀地难以攻入,但是相较于后来曹真、曹爽入蜀作战,这都是一个更好的时机。对此,曹操并没有采纳。
2.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曹操有过迁都的想法。司马懿劝谏曹操不要迁都,这是在向关羽示弱,而且也会影响淮河、汉水一代的民心、军心,并且提出可以联合孙权合击关羽。最终曹操没有迁都,关羽也确实败亡了。
虽然司马懿对于战事有不错的见解,但是曹操依然不信任司马懿,并且让曹丕要防着司马懿。据《晋书》记载,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由于曹操的防备,司马懿在曹操时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曹丕时期的司马懿
司马懿是曹丕的“四友”之一,和曹丕的关系也很好,曹丕也很信任司马懿。在曹丕时期,司马懿开始有了军权,而且曹丕还让司马懿录尚书事。录尚书事是能够参与政务处理的,是有实权的,但是司马懿坚决不接受,一副不贪图权利的态度。在曹丕两次南下攻打孙权时,他都是让司马懿帮他留守许昌,并且向前线供应军资。据《晋书》记载,五年,天子南巡,观兵吴疆。帝留镇许昌。六年,天子复大兴舟师征吴,复命帝居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
在曹操时期,有个人也是这样替曹操坐守后方。那个人是荀彧,在曹操称魏公之前,曹操与荀彧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并且充满了信任。而曹丕这样的做法,也体现了他对于司马懿的信任与重用。在曹丕逝世后不久,司马懿成了骠骑将军,并且是曹丕指定的四大托孤重臣之一。
曹叡时期的司马懿
到了曹叡时期,司马懿手握军权,开始东征西讨,军事能力在这个时候得以体现。
1.公元227年,孟达准备投靠蜀汉。司马懿得到消息后,决定先斩后奏,长途奔袭1200里。只用了16天,就斩杀孟达,平定了一次可能出现的叛乱。
2.公元231年到234年间,司马懿来到西线,开始抵御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在卤城被诸葛亮大败,随后采用坚守策略。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的坚守让诸葛亮颇为头疼,最后硬是耗死了诸葛亮,为曹魏的西线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定。
3.公元238年,由于辽东公孙渊开始不安分,侵扰曹魏边境。于是司马懿受命率军,远征辽东。用时一年,消灭了公孙渊,解决了曹魏长达数十年的辽东后方问题。
由于曹魏宿将的先后凋零, 曹叡时期的司马懿,出于托孤重臣的身份开始掌握军权。为了曹魏的安定而东征西讨,堪称救火队长,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善于奔袭,也长于坚守。在曹叡之际,他想要对司马懿有所交代。收到皇命的司马懿,一夜奔袭400里和曹叡见面。成为了曹叡的两大托孤重臣之一。
曹芳时期的司马懿
这个时期的司马懿,更多的是开始偏向于内政方面。他提出兴修水利,重视屯田,为曹魏后续攻打蜀汉和东吴囤积粮草。在曹叡时代后期,由于需要大修宫殿,征用了民间大量的劳动。司马懿在曹芳时期,上书建议取消这些劳役,让他们回到劳作生产之中,司马懿的这些建议让国力等到一定的提升。公元241年,孙权趁新君曹芳上位不久,大举北伐曹魏,司马懿再次击退了东吴来犯之兵。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已经位居太傅,在三公之上,地位崇高,并且是万户侯,达到人臣巅峰。
如果司马懿在公元241年去世,我们回顾下司马懿的履历。四朝老臣,两任托孤重臣。一生为了曹魏的安定,西进抵御诸葛亮、南下击退孙权、东征辽消灭公孙渊、堪称曹魏的栋梁之臣;在内政上,提倡屯田、重视水利、免除劳役,这些举措对于曹魏国力提升都卓有成效。这样的功劳,即便对比蜀汉的诸葛亮,也可与之相媲美。
历史上的司马懿,在后续的10年里,开始暗中蓄力,消灭了同为托孤重臣的曹爽,并且监视曹魏宗亲、清除亲曹势力,奸臣的形象毕现。而在此之前,他不贪图权势,并且一心为了曹魏,没有僭越的行为,一副曹魏重臣的形象,这也是为何他在同曹爽争权的时候,能获得很多人的支持的一个原因。大家都没想到,这样一个曹魏忠臣,居然会有这样的野心。从忠臣到奸臣,司马懿只用10年时间,完成了人设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