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大将军韩信究竟死于谁人之手:韩信有没有谋反?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然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位旷世名将,最终因“谋反”之罪横遭杀戮,死非其所,实堪哀伤。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瞻仰韩信庙时的感慨:“将略兵机命世雄,仓皇钟室叹良弓!”

古往今来,许多人认为韩信并未谋反,这是刘邦、吕后制造的一大冤案,是谋杀。那么,韩信是谋反还是被谋杀?又是如何被谋杀的呢?

社会经验等于零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其军事才能在太史公如椽巨笔的描述下,早已为世人熟知。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军事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军事家。他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而他指挥的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自出山起,“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见《史记》),天下莫敢与之争锋,其卓著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

然而,韩信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他在政治斗争上几乎等同于白痴。

韩信早早丧了双亲,家道贫寒,因生计无着,常食不果腹。曾“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就是去蹭饭,甚至蹭到一位以洗衣服为生的老妇人漂母那里。结果亭长家讨厌他,每次都故意提前吃饭时间,让韩信扑个空。漂母起初一直给他饭吃,最终也忍不住批评他无所作为。

他还时常遭到同乡地痞流氓的欺辱。韩信之所以总被流氓欺负,虽与他孤苦无依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太特立独行了。韩信从小熟读兵书,学成后总觉得自己是大将之才,常常挎着把剑四处招摇。这种特立独行的装扮难免会让那群流氓产生好奇,不免想试试他是否与他的那副很酷的装扮相符。韩信兵书读得多,体力难免不及乡民,更流行的说法是,韩信不屑于与宵小之辈争斗而误了大志,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信钻了一个流氓的裤裆,后人称之为“胯下之辱”。

项羽与刘邦纷纷揭竿而起反秦后,韩信先是投奔了项羽,项羽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军事天才,只让他当了一个小小的粮库站长。韩信当然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至于干这个,于是又跑去了刘邦那里。结果,刘邦也没有看上他。倒是刘邦手下的萧何发现此人是个天才,多次向刘邦举荐,刘邦勉强给了他个小官做。

楚汉战争前期,刘邦总是失败,汉军中的许多人不看好他,都逃跑了。韩信也逃跑了,却被萧何追了回来。“萧何月下追韩信”讲的就是这段。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任韩信为将,韩信正式登上了楚汉战争的舞台。

韩信被起用后,其展现的军事才华令人瞠目结舌。刘邦对韩信生出相见恨晚之意,对他言听计用。因此,韩信对刘邦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在刘邦为其提供的宏大舞台上运筹帷幄,自由驰骋,恣意挥洒其军事才情。

在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垒的严峻关头,韩信握有可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实力。所以,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韩信不为所动,他在拒绝武涉时,说出了肺腑之言:“想当年,我投奔项王帐下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守卫)。项王对我言不听,计不用,因此我才弃楚而投奔汉王刘邦。汉王对我十分器重,授我上将军印,交给我数万兵将,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把自己的食物给我吃,对我言听计用,我才有如今的成就。他对我如此信任,如果我背叛他会招来报应的。所以,你也别劝了,就算我死了也不会背叛汉王!”

当时齐国有一个著名的辩士蒯通,也来游说韩信。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分析利害关系,两次奉劝韩信反叛,并向他指出继续听命于刘邦的危险性,“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意思是说韩信有些心动,但仍然不忍心背叛刘邦,又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刘邦不可能对他怎么样,所以最终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劝说。

韩信被刘邦重用四年后,也就是前202年末,韩信率各路汉军约四十万大军,在垓下(安徽灵壁东南)将项羽的十万兵马团团包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灭。项羽仅带二十八人冲出重围,逃至乌江,又被韩信的部队追击,项羽吟颂了著名的《垓下歌》后,挥剑自刎,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

韩信为汉王朝的建立所作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司马光就认为:“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也。”然而,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的不幸也来临了。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还至定陶,只带了几个随从,在韩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冲进他的军营,把韩信的官印和兵符全都收缴。韩信一下就成了光杆司令。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对帮助他得到天下的功臣,猜忌心很重,韩信功高至伟,尤其被猜忌。

被夺印后的第二年,刘邦大封功臣,把韩信封为楚王,理由是,那里是你的家乡,你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但并没有给他任何兵。此时,韩信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只能听从刘邦的摆布。

谋反之谜

韩信在楚王位上只待了四个月,朝廷就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刘邦急急召见群臣,说:“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要谋反,怎么办?”

这个告密者到底是谁,《史记》中没有说,只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当时韩信已经是个光杆司令,假如是刘邦想收拾韩信,直接动手即可,没有必要采用欺诈的手法。所以,可以断定,这个告密者是存在的,而且摸透了刘邦的心理。韩信与刘邦并非心心相印,早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被项羽围困固陵,急切希望韩信来解救。但韩信却趁火打劫,向刘邦讨要自己刚攻占下来的齐地,而且要封他为齐王。起初刘邦不肯,但因为保命要紧,再加上手下人的劝说,最终咬着牙让韩信做了齐王,但是心里一定记着这个仇。所以,即使韩信没有造反之意,由于偏见,刘邦也会相信韩信要造反。大臣们都认为告密属实,所以异口同声地骂道:“亟发兵,坑竖子耳!”翻译过来就是:“赶快派兵攻打,活埋了那个王八蛋!”但是考虑到韩信是个打仗的天才,刘邦的臣子中没有与之对抗的人物,于是刘邦最终采取了陈平的调虎离山之计:刘邦假装巡视云梦(今湖北江陵一带),把韩信诓去,然后只用一个壮士就能生擒他。

韩信收到消息后,意识到刘邦来者不善。他左思右想,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最后想到了自己的老乡,曾经追随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身上。

当年项羽自杀,钟离昧并没有陪项羽共赴黄泉,而是逃到楚地,投奔好朋友韩信。在此期间,刘邦曾通缉过钟离昧,但一直毫无线索。韩信认为,大概是有人告密,捅出了此事。韩信有点后悔当时收留钟离昧了。这时有人建议韩信杀了钟离眛去谒见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韩信思之再三,当面与钟离眛商议此事,钟离眛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说完钟离昧自杀而亡。据说钟离昧自杀前,说韩信:“你真不是一个仁厚之人!”这件事说明韩信并不是一个好朋友,但也说明,他在当时没有背叛刘邦的念头。

不过,韩信想错了。当他提着钟离昧的首级见到刘邦时,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刘邦命武士绑了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启程回临时国都洛阳。韩信被绑后,长叹道:“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当然应该被烹了。”刘邦不想让人当作是这样的人,他争辩道:“你还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抓你。是因为有人告密,说你要谋反。”韩信听了,也不多辩,任其缚绑。

回到洛阳,刘邦思来想去,认为韩信谋反并无实据,再说韩信就算有谋反的念头,但毕竟功大于过,于是只把他贬为淮阴侯,让他住在长安,软禁在自己身边。

韩信无故被贬,自然牢骚满腹,常常称病不朝。他自视甚高,认为和绛侯周勃、颖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是羞耻的事。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荣耀。”韩信出门后,怅然叹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刘邦当然明白韩信这是心中不服,但也没有采取措施,对他的软对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又有告密者告发了韩信。这一次,告密者留下了姓名,这个人叫栾说。

在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韩信“谋反”的故事:阳夏侯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支开左右,与陈豨在庭院里散步。他拉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道:“你可以同我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陈豨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表示“唯将军令之”。韩信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你去上任后,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陈豨了解韩信的才能,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汉十年(前197年),陈豨举兵谋反,自立为王。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韩信称病,没有跟随出征。

栾说的哥哥是韩信的舍人,也就是家臣。很可能是在处理一些事情上不符合韩信的心意,韩信就把此人囚禁起来,同时还声称要严厉制裁他。就在栾说与哥哥见面的时候,这位家臣把韩信要谋反的消息告诉了栾说,栾说毫不迟疑,立即上书吕后,告发韩信与陈豨密谋造反一事。他说,韩信还与家臣谋划: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不久,陈豨果然自称代王,联合韩王信、燕王绾举赵代之兵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北上征讨,吕后及萧何守卫国都长安。吕后和萧何秘密商量后,认定韩信肯定是和陈豨商量过谋反的事情。

听了吕后的话,萧何也觉事态严重。经过密谋,两人决定:由萧何去见韩信,诈说叛军已经被刘邦平定,陈豨已死,诸侯与群臣皆入朝祝贺,也请韩信入朝致贺。韩信相信了萧何,跟着萧何到了长乐宫。结果可想而知,韩信进宫见不到皇帝,只见到了一大批武士。吕后可没有刘邦那么仁慈,连问都不问,就将他杀了。随后,吕后又下令灭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

韩信被杀后,刘邦回到洛阳,听了这个消息后,又喜又叹。至于韩信是否真的要谋反,刘邦没有问。于是,“韩信谋反被杀”就成了历史上的重大谜案之一。

死于谋杀?

韩信临死前,并没有亲口承认谋反之事,根据《史记》的记载,韩信似乎的确与陈豨探讨过谋反事宜。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他在齐王任上时,具备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实力时不反,却在无兵无卒的情况下造反,实在是玩火自焚。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韩信之“谋反”是被诬陷,而司马迁则是用了曲笔,明肯暗否。韩信临刑前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大祸临头之际,韩信才后悔未用蒯通反汉之计,这足以说明:韩信终其一生,始终未动谋反之念。

事实上,分析《史记》等史籍对韩信“谋反”事实的相关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出有许多矛盾之处,令人质疑。

其一,韩信在刘邦胜负未卜的时候,拒绝蒯通游说他另起炉灶的劝诱,等到了刘邦功成名就之时却心生异志,这对于一个深谙兵法的将帅来说太过于违背常理。

其二,韩信两次被刘邦袭夺兵权,早已从中察觉到刘邦对他的猜忌与畏惧。但是,他在刘邦被项羽兵困固陵时不反,到楚地为王时不反,迎刘邦于陈地时不反,为何偏在无权无兵、蛰居长安之时谋反呢?一代名将怎么可能如此没有谋略?

其三,以韩信的智慧,他怎么可能在受到监视的情况下,还与陈豨“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密商谋反之策?这不是欲盖弥彰吗?再说,韩信与陈豨商定谋反之时无第三者在场,外人如何知道谈话内容?司马迁的记录何以那么详细?

其四,陈豨向来是刘邦的亲信,与韩信关系一般,韩信怎么会愚蠢到贸然向皇帝的亲信吐露心曲,而且是谋反这种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再说,陈豨到巨鹿赴任后数年,与韩信一直不通音信,这样的同谋也太奇怪了吧。

其五,凡谋反者,矛头一般指向最高当权者,即皇帝。而韩信谋反的目标竟是吕后和太子,不合常理。况且刘邦当时统帅大军在外,韩信即使得手,也名不正言不顺,且并未消灭刘邦的有生力量,这样的谋反毫无意义,韩信的见识怎会低下到如此地步?

其六,韩信向来熟谙兵法,怎么可能将未经训练的囚徒和自己的家人作为造反的主要力量。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能攻占戒备森严、层层设防的皇宫,靠伪造刘邦的诏旨赦免的囚徒就一定会听韩信的指挥,跟着他谋反吗?这些问题韩信不可能没想过。

其七,韩信“谋反”仅是由其舍人之弟告发,舍人弟告发的最初动机,是因为韩信要杀他的哥哥,怎见得舍人之弟不是诬告?而且舍人之弟又怎能知道如此重大的机密?韩信难道会如此粗心大意?考虑到吕后杀梁王彭越时,就是令鼓越的舍人诬告彭越“谋反”,那么,韩信舍人之弟告发韩信“谋反”是否也是吕后所指使,实在值得怀疑。

其八,如果韩信确有谋反意图,当萧何骗韩信入宫时,韩信怎会不做任何防备,而是坦然涉险,轻易进宫?韩信死前,为什么只感叹自己平定齐地之时未听蒯通之言,而没有悔恨自己谋划不周?

其九,韩信“谋反”虚实尚未可知,吕后就诱而杀之。对于朝中第一功臣被杀,刘邦为何不责吕后,甚至不详加调查。是否说明刘、吕设谋于前?

综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大都很少得到善终,这是历史规律。韩信虽然没有造反的实证,却有造反的实力,这不能不让刘邦有所顾忌。况且,韩信当初要挟刘邦的事,总不能让刘邦痛快。再说,汉朝初年,刘邦辛苦奔波,全是为了各地造反的诸侯王,他不能不对韩信心生惧意。所以,韩信之死是必然的,只是如何死法而已。韩信如果真的要造反,那么是告密者毁了他;如果他没有想过造反,那么,是刘邦利用告密者毁了他。当时,还有什么能比“谋反”之罪更能达到杀鸡儆猴,震慑其他异姓王的目的?

韩信被杀之后,其他几个在楚汉战争中和韩信同样起过重大作用的异姓王,都被以种种借口所杀,只有一个长沙王吴芮早死,幸得善终。又因他的势力弱小,封国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起缓冲作用,因此其后人幸免于杀戮,封国得以保存。直到五代以后,因绝嗣而亡。

刘邦在剪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后,曾经与诸大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见《资治通鉴》)可见,剪除异姓王是刘邦的既定国策,这才是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