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仙谱系是出了名的复杂,不仅外行难懂,内行人想要弄清也总是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物感到望而生畏。由于受到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对于道教神仙既崇敬又好奇,很多人都会问,在文艺作品中时常出现的三清、鸿钧等神明,在道教中是否真的确有其事?
这里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鸿钧道长这个人物最初源自小说《封神演义》,和截阐二教一样,纯属杜撰。就像现在大家都喜欢yy,这本书在当时主要起娱乐作用,所以几乎没人计较它的胡说八道。
一气化三清,也是出自这本书,不过在道教中还真有这样的典故。道经中云,“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生三气”,这说明却有神灵是从气中分化而出,但是这种说法意在说明世界的本元是气,万物都是从气中演化而来,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人们口中的三清大多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这三者及排列顺序都可以在道教典籍中找到原型和依据。
元始天尊在道教典籍中没有老子出现得早,在葛洪的书中,他是天地一片混沌之时孕育的精灵,被尊称为元始天王。而在陶弘景的书中,元始天王和元始天尊又不是一回事了,这二者都是上清境的神灵,不过前者排在第四中位,后者是第一中位。到了史书之中,元始天尊被拔高到神父的地位,生于太元之前,位居众位神灵之上,常会历劫度人。
灵宝天尊也是一位地位极高的神明,在《真灵位业图》这本书中的排位仅在元始天尊之后。据经书记载,他由精气和紫烟结合而成,在母体中孕育成人形。灵宝天尊这个名号也是自宋朝时候才有的,之前曾叫过太上大道君。
道德天尊就是老子,道经里说他就相当于“道”,在一切还是清浊未分的时候先天地、自无形而生,在六虚和幽冥之间自在浮游、出入。如此,老子确实是一位神灵。后来关于老子的一本经注中说,天地间原本有个一,这个一就是道,它穿梭于人身之中,散形为气,气聚合之后便成了太上老君,常在昆仑山上讲道,这也是太上老君这个名号首次出现在道经之中。
据上所述,元始先天地而生,在众神之前,灵宝由天地间的元气化为人形,老子虽然最后被神话为道,但却是由人修炼成神,所以三清的排列顺序是有道理的。
也有人对以上观点持怀疑态度,认为三清是道教中的三个教派将各自信奉的最高神明放在一起参拜的产物,出现较晚,其排序也不是根据神灵自身在神系中的地位,而是根据教派势力的大小。天师道信奉老子,灵宝道信奉灵宝,上清道信奉元始天尊,南北朝时,天师道势微,所以被其他两派联合打压,所以他们的最高神灵老子就被放到了最后的位置上,此后成了定制,一直被后世沿用。在道教正统的观点里,三清分别传授不同等级的道经,弟子们的修行必须从元始传授的洞真上清经开始,循序渐进,否则不能称“三洞弟子”。
而在正经道教典籍里出现的一气化三清,各派也是各执一词。上清派说化三清的是元始,天师道说是老子,各家观点不一,不能统一。其实,在最早的典籍中,三清指的是玉清、上清、太清这三清境。老子在我国历史上确有其人,被后人视作道的化身。他的著作中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所以老子化三比较有可信度。但也仅是有可信度而言,毕竟这是从道德经中的句子中加工而来的传说,不能当做信史来看。后来老子被排到三清之末确有派系斗争的因素,但是他在民众心中最具威信而且出现的最早,最深受崇拜,所以《封神演义》中才选择他作为化三清的对象。
三清之说极有可能是当时的道教为了抗衡佛教而产生的说法。宗教之间因为信徒的关系总是具有某种排他性和竞争性,这两教之间其实是相互打压、相互抄袭的关系。佛教有影响颇大的三世佛,道教就弄出个三清,力求做到输人不输阵。后面还有更让人哭笑不得的传言,说是老子西行传道,到了西域之后就化身佛陀,变成了释尊,开创了佛教。这样一来,佛教就成了我国本土宗教的其中一个派别,完全被道教踩在了脚下。看来宗教之间的斗争还真是奇葩争涌。这样看来,三清之争根本就不算什么。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道教的神仙谱系确实混乱不堪,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对于文艺作品中的杜撰和各家论争,大家最好还是一笑置之吧,不必太过当真。
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