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商周精品青铜器”(丰镐遗子原创)

一部拍烂了的神话剧《封神榜》间接的普及了西周的历史常识。周族是在石器时代结束后,青铜时代时期生活在关中西部的一支民族,该民族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商王朝,于公元前11世纪在西安南郊的沣水河畔立朝建都。从此,揭开了陕西作为华夏文明中心的历史。公元前770年,犬戎族入侵,昏庸无能的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整日为博美人一笑而煞费苦心,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商周时期,为我国青铜器铸造的巅峰时刻,大禹治水金山铸九鼎,代表天下,所以有问鼎中原一说,青铜器也被称为“王器”。关中地区历次出土的青铜器皆为精品国宝重器。

饕餮纹斝、商代中期温酒器青铜器,出土于户县五竹乡侯家庙

右图为西周凤鸟纹青铜爵

左图为青铜器纹簋、 商代晚期,1977年出土于清涧县解家沟,高14.5厘米,口径20.1厘米,腹深10.9厘米,圈足,双兽首耳,口沿外侈,颈微束。口下饰锯齿形云纹及以细云纹为地的回首夔龙,腹部饰斜方格乳钉纹,圈足饰对夔组成的饕餮纹。

盛酒器,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绥德县墕头村出土。

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壶

商代晚期人形面具 高16.4厘米,宽15.3厘米 1976年城固县苏村出土 此类型面具在其它地方少见,但是在城固却时有发现。 和傩舞的面具有些相像。 左边的镰形器也比较有特色,同样是城固出土,具有“巴方”特色,猜测为仪式用品。 右边为兽面具,有些像牛。和人形面具同时出土。

餮纹四足鬲、商代晚期,通高23.41厘米。1981年陕西城固县龙头镇出土,烹饪器。直口,宽沿外折。四足鬲鼓腹分为四裆,形成了四个袋足,颈部饰雷纹,腹裆饰兽面纹。整体造形奇特,目前全国同类器物造型中仅见此一例。

三羊尊、盛酒器、商代中期青铜器,出土于城固县龙头镇

西周车马坑复制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丰镐遗址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迄今所见最早西周青铜器,造型庄重,纹饰是一种龙纹。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零口乡西周窖藏出土。 利簋簋是古代的盛食具,即现代的碗。 利簋,又名檀公簋。.圆形,侈口,鼓腹,双兽头耳垂珥(er,音耳),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附带方座。腹及圈足以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方座饰兽面纹,四隅饰蝉纹。簋高 28厘米,口径 22厘米。这种圈足连铸方座的簋是西周初期新出现的形式。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 利簋记载的史实证实了证实了周武王于甲子日灭商准确无误,为商周断代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实物标本。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伯百父盘、盛水器、西周晚期、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张家坡

右图为西周中期孟簋 通高25.5厘米,口径23.8厘米,腹深13.6厘米,重9.16公斤 1961年长安县张家坡窖藏出土 孟簋共三件,造型、纹饰、尺寸相同。 庄重、华丽,特别是那突出的凤鸟。

西周晚期青铜琱生鬲

蝉纹鼎、炊煮器,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乾县临平乡出土。

西周伯庸父盉、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张家坡西周窖藏,通高22.3厘米、口径17.2厘米,窄折沿,长颈,兽首鋬,龙头长管流,分裆,三足下部呈圆柱状,盖面隆起,一侧有小钮,以蛙型链条于盉身相连。盖沿和器颈装饰变形兽面纹,流管装饰三角形雷纹。

右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懙季卣

西周晚期青铜柞钟,扶风齐家村铜器窑藏出土

西周晚期青铜宗仲盘

它盘为盛水器,是商周时期贵族宴飨时后行沃盥之礼用的。 盘内铸一“它”字。圈足下有四个裸体男子为足,人作跽式,两手扶膝,眉眼俱全。四人均为受过刖刑的奴隶。刖刑是西周墨、劓、刖、宫、杀五大刑之一,即将受刑的犯人的双足或一足剁去。

西周中期青铜器冥车父壶

西周晚期青铜梁其壶

白壶 ,盛酒器,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叶-前9世纪中叶),西安市长安区张家坡铜器窖藏出土。

西周 陶壶 出土于西安市马王镇

圆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烹煮肉类,就像现在的锅,但在夏商周三代,铜鼎不仅仅是炊具,更大的意义是作为礼器,在奴隶主贵族祭祀、饮宴等活动中才使用,而且只能用与主人身份级别相符的青铜礼器。“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两簋”,这在礼制上规定的非常清楚,如果乱用就是“非礼”、“僭越”、“犯上”,要受到惩罚,这便是所谓的列鼎制度。

商代晚期青铜饕餮纹大鼎

多友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七十多个字,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最多的青铜器之一。铭文记载的是西周厉王时期与猃狁的一场战争。猃狁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先后在采阝、龚、世、杨冢等地战斗,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掉敌军三百余人,俘获二十多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周境。

函皇父鼎、炊煮器,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叶-前771年),扶风县康家村出土。

伯各卣 西周早期。盛酒器。高27.5厘米,口径10.7厘米。泾阳县高家堡出土。扁圆体、斜肩、高提梁,主纹高浮雕,上饰夔纹,折角立雕两牛首,两端立雕磊羊首,盖钮小兽相背,盖面饰卷角饕餮纹,盖绷和颈部饰顾首夔纹,中加小兽首。整体呈示卓越的铸造技术,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精品

西周中期青铜夔纹罍、扶风齐家村出土

鲁方彝盖 西周晚期 1981年出土于岐山县流龙咀村,高29厘米、口横31.5厘米、口纵16厘米,重8.5公斤。状似庑殿形屋顶下有子口盖钮亦同脊上均由扉棱。四坡均饰鸟纹和倒置的外卷角兽面纹。 之所以陕博会将一件不完整的青铜器放在这里,必有其特殊之处,鲁方彝盖的里面,有一段六行五十字的铭文,字间有方格范痕。铭文不太长但对认识西周社会经济有重要关系。先将铭文注释录在这里“佳(惟)八年十又二月初吉丁亥,齐生鲁肇贾休多赢,佳(惟)联文考乙公永启余,鲁用乍(作)联文考乙公宝蹲彝,鲁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不是特别复杂,简单地说就是一位商人齐生鲁做生意赚了钱,还与诸侯做了朋友,故做了一件彝纪念。这种明确的出现“贾”的身份的人“齐生鲁”在金文中是很罕见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这个青铜器是上了邮票的,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日已方彞

日己觥这是一尊盛酒器,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叶-前9世纪中叶),扶风齐家村铜器窖藏出土。觥是造型特殊的一种盛酒兼饮酒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西周贵族和王臣曾在此聚居,所以历年来周原出土的窖藏青铜器很多。觥出土较少,陕西仅三件,除牛觥为商代外,折觥和日己觥都是西周中期器。不论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

这件青铜牛尊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西周中期,1967年出土于陕西岐山贺家村,通高24厘米,身长38厘米。形象朴实肥壮,头平向前伸,嘴、鼻连生在一个圆面上,显得特别粗大。鼻下有流,以便斟注。双目圆睁突出,眉额以阴线刻饰。双角呈圆弧状方扁形,表面刻划表示角节的阴线。两耳左右平伸。躯体浑圆壮实,尾巴紧缩臀后。四足为圆柱形短足,牛蹄二趾。四足挺直,稳定有力。整体造型十分简练、概括,表现手法夸张,有种特殊的憨态。牛尊的背上凿方孔,孔上加盖,盖与牛背以环纽相连。盖面立一个小小的虎纽,简单而可爱。 牛在中国历史上保持着特殊的意义,作为最高的祭品“太牢”,牛在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所以牛尊也不是一般的酒器。根据牛尊流部独特的设计来看,它很可能是一件进行“裸祭”的专用工具,而“裸祭”是在尸体下葬之前在死者口中灌酒的仪式,酒通过牛尊灌入死者口中之后流到地上,表明大地接受了死者的入葬。。

西周中期青铜日己方尊

左图为 西周早期鱼季卣,1980年出土于宝鸡市茹家庄m4号墓,卣盖、卣身两处饰带状夔龙、夔凤纹,纹饰细密,这种装饰风格在西周铜器中非常罕见,更奇特的是支承卣体的是四个扁形兽足而不是通常所见的圈足,这在西周青铜器中也属于孤品。

祖辛爵(西周早期)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子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右图为西周中期四足器1966年出土于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葬,通高15厘米,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商周时期用来调颜料的器物。主体为空腔正方体,中部有一圆孔上下贯通,四角各连一圆筒形器,圆筒下部为乳状实心足。装饰一个昂首兽头。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