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藻,字兰荪,1820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庞口镇。少年时聪明绝顶,十七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翌年又中进士,此后他为官长达五十余年。历任清内阁大学士和兵、礼、工、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职务。他还是同治皇帝的老师,有“高阳相国”之称。他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对满清政权有过重要影响。
由于他的名字和李鸿章只差一个字,所以就认为两人是兄弟关系。实际上,两人只是同朝为官而已:李鸿章安徽人,李鸿藻是河北人。不过,两人还是有两点相同的:两人都是晚清牛人;两人都是孔继勋的门生。
其实,李鸿章的胞兄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也是晚清的封疆大吏之一,其弟李凤章也曾与两位哥哥并列封疆,李鸿章家族盛极一时,所以大家误以为李鸿藻也是李鸿章的兄弟。
那时,满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际。西方列强,包括日本和沙俄对我国领土、主权虎视眈眈。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
李鸿藻在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坚决主张抗战,反对屈辱求和,始终坚持维护领土完整和尊严,反对外国的干涉和侵略。
当时同治和慈禧多次想重修圆明园。可当时国力孱弱,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李鸿藻念及国力日衰,百姓穷困,多次上奏,明确提出“不应虚糜帑糈,为此不急之务”,竭尽全力阻止重修并多次直接劝阻同治皇帝。最后,终于迫使同治和慈禧太后取消。
不久,冀中河间等地又出现大灾,灾区饿殍遍野。李鸿藻和张之洞拟定了一份启事,呼吁朝廷官员募捐助赈。据保留至今的启事原稿及帐单记载,当时有29人响应。募捐多则白银一百两,少则十两、二十两。
李鸿藻捐银五百两,并将全部捐款送至灾民手中。在当时朝廷日趋腐败,国库日渐空虚的情况下,能够体恤黎民疾苦,并以己之所能解囊助赈者实为寥寥无几。
李鸿藻的最大功劳,保住了上万平方公里的祖国领土。
1871年,沙俄政府乘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并向东进犯之际,出兵强占我国伊犁地区。1877年,左宗棠率军队击败阿古柏。翌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就要求归还伊犁等问题与俄方进行谈判。但是,崇厚竟于次年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使中国丧失了伊犁城以外的大片领土,并使我国主权受到严重侵害。
李鸿藻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该条约的签订。
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联合其他正直大臣弹劾李鸿章用人不当,奏请皇上治崇厚擅订之罪,改派使节出使俄国修改上述条约。
最终该条约得以改订,保住了上万平方公里的祖国领土。
之后,在李鸿藻、张之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朝廷另派曾纪泽(曾国藩之子)赴俄。于1872年2月24日,在俄国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使得在《里瓦几亚条约》失去的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以及诸多军事要塞和关口得以“回归”,更正了许多有关分界及通商条款。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李鸿藻与翁同龢再次重申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表示为官一任,上无愧于祖宗社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但最后还是输给朝廷中妥协投降势力,眼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割让给日本侵略者,百姓遭受欺凌。(生活│潮流│文史。号:songshug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