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金缕玉衣: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 金缕玉衣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能让人起死回生?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什么是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又称“玉衣”、“玉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帝王级)、“银缕玉衣”(诸侯王级)、“铜缕玉衣”(公侯级)。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金缕玉衣的制作

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头 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 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型,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

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一些玉璧,以及饭含、佩带之物等。前胸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另外,颈下有玛瑙珠48颗,腰部出玉带钩 。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米,共用玉片 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故称“金缕玉衣”。

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

“金缕玉衣”隐藏哪些秘密

历史上的封建帝王集所有权利于一身 , 呼风唤雨 , 无所不能 , 为保住自己至高无上的皇位或是贪恋世间繁华 , 很多帝王都希望练就长生不老之身 , 继续执掌天下。于是 , 一些皇帝就寻找长生不老药 , 炼仙丹 , 喝甘露。也有的皇帝认为玉能养精 , 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 , 人的精气不会外泄 , 可以使尸骨不腐 , 来世再生。于是 " 金缕玉衣 " 就成为殓服随葬。

那么 ," 金缕玉衣 " 真的能让人起死回生吗 ?

玉衣 ( 也称玉柙 ) 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 , 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 , 体现了穿戴者的身份和等级。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 , 称为 " 金缕玉衣 ", 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 , 称为 " 银缕玉衣 "、" 铜缕玉衣 "。玉衣的起源 , 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 " 缀玉面饰 "。所谓 " 缀玉面饰 ", 就是将做成眉、眼、鼻、口形状的玉石片 , 按一定形状排列 , 辗附在织物上 , 再覆盖在死者面部。

这种缀玉面饰就是汉代玉衣的雏形。在汉代 , 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 玉塞九窍 , 可使人气长存。所谓九窍就是指两眼、两鼻孔、两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门。出土的玉衣经常就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盖、鼻塞、耳塞、口含、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门塞。古人有个奇怪的认识,他们认为封闭人体通气的“孔”就能永垂不朽,又认为于能够保护身体,死后也不例外。于是在面对身份贵重者的葬礼时,就用玉石塞满九窍以期待重生,正是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

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一批解放军士兵在河北满城陵山施工 , 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大型古墓 , 并及时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管部门。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 , 一座大型的西汉古墓葬出现在人们面前。根据考古专家推断 , 这座墓葬的主人是西汉时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 , 在刘胜墓葬的旁边还有他的妻子窦绾的墓葬。俩人所穿的就是传说中如同铠甲 , 用金线穿成的 " 金缕玉衣 "。

人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历史典籍中一再提到的金缕玉衣的真面目。刘胜穿的玉衣形体肥大 , 全长 1.72 米 , 由 2498 片玉片组成 , 用于编缀的金丝约重 1100 克 , 玉衣分头部、上衣、裤子、手套和足共五部分组成 , 头部的脸盖上刻划出眼、鼻和嘴的形状 , 腹部和臀部突鼓 , 裤筒制成腿部的样子颇似人体。窦绾的玉衣比较短小 , 共用玉片 2160 片 , 金丝重 700 克 , 没有做出腹部和臀部的形状 , 可能是出于对女性形体造型的避讳。

此后 , 全国各地又相继出土了中山怀王刘修、南炀侯刘迁、东昌侯刘祖等二十多套金缕玉衣。在这些金缕玉衣中 , 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是最精美的一件 , 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代 , 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 , 制作一套 " 金缕玉衣 " 是十分不易的。" 金缕玉衣 " 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 , 每一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汁和细致的加工。据测定 , 玉片上有些锯缝仅 0.3 毫米 , 钻孔直径仅 1 毫米 , 工艺繁难与精密程度之高令人惊讶。整个玉衣制作过程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惊人的 , 据推算 , 汉代制作一件玉衣 , 约需一名玉工费十余年的功夫。

用这么精美的玉衣作为殓服 , 用九窍器塞其九窍 , 可谓费尽心机 , 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 , 频频招来盗贼光顾。据《三国志 · 魏文帝本纪》记载 ," 汉氏诸陵无不盗掘 , 乃至烧取玉匣金缕 , 骸骨并尽 "。有鉴于此 , 公元 222 年 , 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 只留下一个千古传说。

金缕玉衣之最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埃及惊现1000具穿金缕玉衣黄金木乃伊”,但那些黄金木乃伊也就是在身上镀了一层金而已,并没有玉的成分,称不上真正的“金缕玉衣”。玉雕技艺是我国独有,汉朝也是玉雕装饰盛行的时期,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介绍说,从长沙出土的金缕玉衣残片来看,它不仅只是简单磨成玉片而已,上面还雕有花纹。

金缕玉衣具体由何人所设计并无史料记载。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

解放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5件,已经完全复原。以满城汉墓的两件为例,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江苏徐州楚王陵金缕玉衣是现今出土最早,做工最好,最有价值的国宝,西汉,长174、宽68厘米,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现藏徐州市博物馆。楚王陵金缕玉衣玉片总数为4248片,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

玉衣非常像古代的盔甲,拼合得天衣无缝,共使用了4248片玉片,金缕1576克。玉片最多,达4248片;玉质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最精,保存最好,墓主人身份尚未确定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楚王。

楚王金缕玉衣被盗之谜

199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位于江苏徐州的狮子山汉墓被考古人员挖开。这座汉墓构造奇特,原来,当时的工人们从山顶开天井往下开凿,然后在山的腹腔中凿出了12间总面积达850米的陵墓。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当考古人员进入这座西汉楚国第三代楚王的墓室时却发现,这座墓已经被盗墓贼给光顾了,楚王的尸体被扔出棺外,尸骨散了一地。正当考古人员感到惋惜时他们却发现,楚王的玉棺还在,金缕玉衣也在,但金丝的大部分都被拆下,玉片散落一地。除此之外,还有玉璜、玉蝉、玉杯、玉龙、玉冲牙等大批文物。

这说明盗墓的人极有可能是当年修建墓室的人,或者是修建墓室的工匠的后人凭借先人的讲述干的。他们干这件事的时间离楚王下葬时间应该不远,极有可能就发生在汉朝。而在汉朝,玉器只能由王公贵族所拥有,如果盗墓贼将玉器带出墓地,除非他们不拿出来,一旦他们拿出来,就有可能被官家抓获。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