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是一个非常普通常用的汉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这个字。一般来说,“王”在汉语中代表着至尊不可侵犯之意,在秦始皇之前的世代国家元首就是“王”,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才变成了“皇”。另外,王姓也是我国的一个大姓。那么王字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王字的起源
1.造字法:(主)会意字,从一从土。象形字。
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君王。
2.殷周时代对君王、国王(含诸侯国)的称呼,但,自封建社会始,意思有所扩大,王是对帝王、君王、国王、王爷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东汉·许慎《说文》
王,天子也。——东汉·刘熙《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北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王字的来历是怎样的?“王”作为一个普通又具有特殊含义的汉字,与其他的汉字一样,首先是象形,然后再逐渐被赋予其他的含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里程,演变成今日富有诸多含义的“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