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学上,有很多难题都是千古谜题无从破解的,面对古人出的这些难题,很多时候也只能迎难而上,靠猜测来揣度历史的真实面目。就好比此前,在北京出土了一口清代棺材。但是谁能想到在这具清代的棺材中,发现的却是一具明代的干尸呢?
从墓志铭来看,这是一位四品官员的墓穴,而令人惊奇的是他不但身穿一品官员的服饰,陪葬品竟是皇帝独有的龙袍,并且留着明代的汉人发束。让人奇怪的是他的左脚有6跟脚趾。在他的陪葬物中刻着“中宪大夫”字样,在清代这是四品文官的称谓,而在干尸身上穿着是一品武官才有资格享用的“麒麟”补服。暂且不说这是否僭越,那件陪葬的龙袍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又怎会留着明代发型?
太多疑团只能从墓主人的陪葬物中加以分析,学者们发现了一些文字记载,墓主人叫黄拙吾。专家翻遍了相关历史资料,历史上并没有黄拙吾这个人。
从他的官服来看,是清朝的官员无疑,而那时的清朝早已实行了剃发易服政策,想要保留明代的束发根本不可能。
考古学家经过分析,推测这是明朝崇祯皇帝的三太子。从他的发型以及陪葬的龙袍的服制来看,或许是明朝的皇室成员。在康熙年间,为了以绝后患。确实有一位明朝朱三太子被处死的记载,而从他的名字“黄拙吾”隐喻为“黜吾皇”。可以理解为被废黜的太子。
然而这个观点也存在着很大的一个的漏洞,既然是康熙爷杀的朱三太子,又怎么会给他龙袍陪葬?
康熙爷是满人,是他对明朝存在愧疚?这明显不合常理。专家们又想到了另一个人——康熙的三儿子胤礽,在史料中记载胤礽被废黜后,看破红尘做了道士。
在清代虽然剃发易服政策不容反抗,但仍有“十从十不从”的例外,道士作为出家人可以不用留辫子,继而留着明代的束发。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陪葬品中有龙袍显得较为合理。当然,考古学家们也有其他诸多猜测,也有观点认为这个四品官身前爱唱戏,所以留着明代的发型……然而再多的观点也只是一种假设,这具干尸至今也不能敲定是什么身份。
面对古人留下的难题,有时候真的只有哭笑不得的份,虽然猜测历史似乎很不严谨,但是逆流而上也是一件非常考验想象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