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民间的俗语,若认真分析起来,大多数具有相当深刻的道理,我们今天来说说“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这句俗语,什么意思,出处又是哪呢?
释义为:人在最受宠爱的时候应该考虑功成身退,而在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也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要等到是非、麻烦找上门来(才知道放手),那时就为时已晚,古往今来都是好到极致就会走向极端,反目成仇.
物极必反,无论古代的中庸之道,还是在现在的哲学体系中,这都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万事万物在它达到极致之后,必然会走下坡路.可止则止,是避免灾祸的法宝;莫听是非,也是避免灾祸的方法.人生在世,是是非非总是有的,有些是事实,也有讹传,无论真与假,总会给人造成伤害,给本来亲密的人造成隔阂.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相互信任尊重,以此为基础,多沟通交流,以诚相待,不让那些闲言碎语有可乘之机。
出自《增广贤文》,作者不明,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这就是古代智人教诲后世大道理!
人一世,得名获利本不易,个人拼,亲朋帮,同事助,贵人携,机遇得,还有一个老天对你有垂青!一句“得名累哈哈,取利苦丝丝”,道尽局中人慨叹!
例如历史上战国时的鲁仲连,说服齐国放弃称帝,功成之后没有接受赏赐就在众人眼里消失了。李白很敬仰他,作诗道:“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至此,得名获利受天恩,稀罕事,当珍惜!得名护名,获利惠利。有名常怀民生事,利人益已留声誉。
可以说那些俗语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对此你有何其它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