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版图广阔是一个大国,它统治五 十多个小国。南至湖南之南部,西达云南,东至大海,北到 黄河。它的都城即是郢都,也就是今天常说的纪南城,公元 前689年楚文王开始在这个地方建立都城,以后二十多个 “王”都,均设在这里。为全国最大的城池。1980年初夏,笔 者专程从北京前往纪南城做专题考察,收获甚大。
纪南城具体建在今之湖北荆州城之正北十数里之地。 如果前往纪南城,必须从荆州走,路是最近的。纪南城址至 今仍然存在,全城的北端为砖桥镇,城隔王场镇而达漳河, 东边临城墙有长湖存在,长湖依然有水,南至荆州城而达 长江。纪南城的东北方向有南台山,东南方向有阳乾山、唐 家山,正南有拍马山、全城之位置四周平坦,在这里建设纪 南城,勘舆位置,地理气势勘有生气,是一方造福之地。
全城为方形,唯有四个城角略作圆弧状态,并非九十 度角。城墙均为直线,南城墙偏东端,城墙出一个圆弧状, 这应当是一个小型瓮城。城墙每面为五千米,城的周围长 度合二万米。城墙之四面,有土墙遗址,城墙的坍落宽度达 十二米,城墙原来高度有七米,目前已全部塌落。城墙的东 南角城墙塌土量小,尚存一定高度,城自有长湖,湖水尚存 留。从南端向北城墙看,城外之水,平静没有波浪,它是当 年的护城河,至今尚可窥出。城的东城墙,还有一定的高 度,城墙顶端有树木,有人行路,城内状况已成为片片良 田。西城墙也与其它面城墙相仿,唯独在西城门的位置塌 落,亦无遗土,据陪同考查的朋友告曰:当年清理古城时, 曾找到三孔城门道,同时也找到一个水门。由此可见,纪南 城原来有河,因此,才做水门。据三孔门道,说明当时城门的规制很大,这与当年城门的通道位置有关。北城墙,墙顶 夯土隆起,似双坡向下,左为城边大道,至今通向城中。域 内部有当地乡民居住房屋,村之周围树木围拢。城内现状 道路平而且直,路边仅有成排的小树。城内偏北有高大土 台屹立,土台长而宽大,其高度达到六米。这都是当年宫廷 建筑遗址。在勘察之时,曾发现在高台附近出土的有版瓦、 筒瓦、水井等等。筒瓦瓦面都用粗绳纹压制纹样,版瓦也是 同样的纹样,其中有一个筒瓦正端部还带一小孔,这应是 当年咓瓦时,用钉钉牢,以便固定筒瓦。其中还有半瓦当, 圆瓦当,但是这些都是素面的,没有任何的纹样。瓦当直径都在十五厘米左右。
这座纪南城,从建立到荒芜,前后经历四百多年的时 间,其实是全国一座最大的城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于1961年3月公布,这座纪南城为全囯文物保护单位,至今 已有三十九年,当地有人专管,专门保护。至今全城遗址完 整的存在,没有任何遭到破坏的现象。
纪南城选取的地理位置平坦,靠山依水,十分开阔,非 常理想,是一座战略防守重要的地区。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楚国的都城是其中最大最强的。城池选地西北空旷无垠, 东南为山,建城时使河道引入城中,建设有水门。城池的四 周转角做弧状方城为一特征。全城的东南方向建设一个瓮 城,可以攻也可以守,当年的护城河水面宽广,从防御着眼 是难得的。在城的东城还有长湖,可引水入城作为城市之 用水。
古荆州城在浩瀚的长江北岸,古时建有江陵城,东晋 时改江陵为荆州,楚文王在这里又设——渚宫。到后梁时 代本城守将,高季兴占据江陵城,驱使十万人进行筑城,因为城墙的烧砖已不够用,决定在州之四处挖墓找砖。在五 十里之范围内取砖。当城墙建成之后,相传每至更深夜半 之时,城墙之上屡见磷光,居住人观之皆大有毛骨悚然之 感!至南宋咸淳年间,荆州安抚使赵雄又重修荆州城,砖城 长十里,并造敌楼屋达一千多间。从而使城墙达到八公里。 高度八米八。城的基础全用条石平砌,缝间使用灰浆,水洞 用条石完整砌筑。护城河还达到三米之深。全城建造城门 六座,均有城楼,城门曰“柳门”。其中的大北门通往京城驿 道,这个门又称之为折柳门。过去每当送朋友时,都讲究折 柳送别之故也。
在城内尚有三观建筑最为出名。太晖观在西门外,北 一里为明代所建。开元观、元妙观是在唐代开元年间建造 的,后来到明代改建,但是仍然保持唐代的原风。
荆州城为当时三国时代两部精彩的故事戏——“刘备 取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就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