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我们常常能从一些步入中年的人口中听到,“五十知天命”、“我已进入知命之年”之类的感慨。那么,这当中的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呢?知命之年是多少岁?
知命之年,始见于孔子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可见,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知道如何规划和约束自己的人生。三十岁的时候志在求学充盈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等到五十岁已经看开了很多事情。
“知命之年”中的“知命”意思是说,看透命运的走势也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于是不再强求任何事情。根据孔子的说法,知命之年也成了50岁的代称。
人在进入50岁之后,也正式进入了知命之年。所谓的“尽人事,知天命”,并非是对命运的妥协,而是历经时间的洗礼之后,看透了生命,所以才会抱有一种淡然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