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赤壁大战1800周年之际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昨日,赤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小平收到北京和光同辰影视公司短信。短信称:“已将《赤壁》的电影资料发过来了,希望赤壁借这部电影扩大影响!”
唐小平说,今年是赤壁大战1800周年,《赤壁》电影未映就已被炒得火热。赤壁人不仅希望借这部电影,更希望借助三国文化,开启赤壁发展的新未来。
一场惊天大战,一笔无价资产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南岸,地势险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208年即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带领数十万大军,势如破竹,直逼东吴。面对强敌,吴主孙权采纳鲁肃计策,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周瑜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一把大火烧得曹军连环战船溃不成军,数里江面顿成火海,把石头山上的崖壁映得通红。
周瑜见此壮景,乘兴疾书“赤壁”二字,后人将之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亦十分醒目。赤壁,由此而名传千古。
一场惊天大战,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历史进程,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
曹操、周瑜、黄盖、诸葛亮、庞统、徐庶……三国英雄,给人们留下无尽遐想和无数传说。 草船借箭、连环计、蒋干中计、群英会……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悠悠岁月,给赤壁留下许多胜迹。
赤壁山翼江亭,立于矶头,相传为周瑜阵地的哨所。赤壁山望江亭,相传黄盖在此地献计诈降。
南屏山武侯宫建于宋朝,供有孔明、刘备、关公、张飞塑像,庄严肃穆,匾额生辉。
金鸾山腰,昔日庞统阅兵书的凤雏庵,黑瓦白墙,圆门曲栏,雕龙凿凤,隐于绿树丛中,古朴凝重。
震烁古今的赤壁大战,是历史给予后世的厚重馈赠。
唤醒三国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赤壁人努力将赤壁大战打造成赤壁的历史名片。1991年,赤壁三国协会请来全国知名三国专家,召开赤壁之战研讨会,出版了《赤壁古战场论文集》。
1995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热播。市里请来全体演职员,也出了本论文集。
1998年,经国家批准,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以进一步打“赤壁”牌,唤醒三国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盛文军介绍,近年来,市里着重从“挖底蕴、现实景、造氛围”入手,大打“三国文化”牌。
全长5。3公里的河北大道,原来挂满商业广告灯箱。前年,市财政出钱将之全部换成讲述三国故事的公益广告,建成三国文化长廊。
市内主要街道都以三国典故、人物命名,比如赤壁大道、曹操路、孔明路等。去年启动赤壁大道改造工程,沿路布置二三十吨重的巨石,刻上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广场上矗立诸葛亮塑像,人们在此或凭吊,或感悟,或追思。
当年鲁肃屯粮处的古城墙年久失修。市里斥资3000万元进行改造,整旧如旧。
市政府与山东文尔达集团公司签约,投资3亿多元打造火烧赤壁的大戏,同时形成三国古城景观。
近两年来,全市用于“三国文化”建设的投资近5亿元。
盛文军说,通过唤醒三国文化,赤壁的影响与日俱增。现在,全国各地来赤壁旅游者络绎不绝,去年旅游收入4亿元。
“名花”可能旁落,我们如何出牌
然而,就在人们为赤壁逐步唤醒三国文化叫好时,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提供的一条信息却不令人舒畅。
“‘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落户河北涿州后,河南许昌、四川成都争相申报这一称号。”刘玉堂说,湖北是著名的三国文化之乡,不应无动于衷,也应加紧申报。否则,等外地都申报成功后,湖北作为事实上的三国文化之乡,就有被禁用“三国文化之乡”名头的危险。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美国哲学家、诗人默生曾说:“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
我省许多城市都有很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如果这些城市都注重挖掘三国文化底蕴,必将受益无穷。 否则,就会愧对先人!
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打好“三国文化”牌?值得深思。(记者 陈启海 杨伟鸣 通讯员彭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