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谈谈诸葛亮的治国方略

东汉末年朝政极度腐败,阶级矛盾严重,农民被剥刻到极点,发起了大规模的起义,而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也非常激烈。在当时的背景,以刘协为代表的汉室政权已经失去民心,同时中央集权也完全旁落,仅存一点名义效应,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令的就是这些地主阶级,当然这个阶级才是当时的社会力量,百姓起义的成果被豪强集团蚕食了,造成势力割据后,百姓再也无法聚集大规模的军事力量,继而被军阀剥刻的只会更为严峻,为乱者十户有八,百姓更因势力集团之间的争斗惨遭屠戮。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百姓颠沛流离的生活自小看在眼里,所幸早年避乱在安静的荆州,得以潜心修学,后满腹经纶,在荆州小有名气,与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可以说忘年交,与荆州最高行政长官刘表、撑军政大权的蔡家、蒯家沾亲带故,马家也是当时的大族,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可见民间也有名气。以诸葛亮在荆州的人脉关系,谋职轻而易举,不过他选择了隐居,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修身,与庞、黄、水镜等隐士来往密切,生活很是惬意,还可以潜心修学著书(士族子弟的共同爱好)。但自比管乐,叹息痛恨於桓灵,以及他的民本思想(后面细谈),表明了他心存“驳乱趋治、救民兴国”的理想。

能洞察天下时局的诸葛亮,所匡辅的君主,理念必当一致。曹操是曾经屠过城的霸权主义者,实有暴君倾向,得天下未来真能安吗?显然与诸葛亮的理念相背离。孙权的治世理念非常落后,非明君(民乱多可以足见其政治观念的昏暗)。只有刘备的仁义待民和匡抚汉室的志向,与诸葛亮的理念一致,如其能得天下,何偿不是苍生之福。实际上此汉室非彼汉室,诸葛亮的思想并不保守,天下需要的是带来新生力的汉室政权,而不是那个已经腐败消亡的汉室政权。其时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然后能保护他们的利益,便是好政权。刘备三顾茅庐,咨以当世之事,很显然诸葛亮被他的赤诚和坚毅所打动,由是感激,遂追随出山,尽管闯荡了大半辈子的刘备仍无立足之地,兵不过数千(而后一年吸收荆州私募游户为兵,在刘表眼皮底下扩兵接近两万,其中精甲水兵1万)。此时诸葛亮27岁,风华正茂。

一、制订定国的基本路线

诸葛亮出山时天下兼并得差不多了,曹操抑其谋略,以弱击强定中原,大有吞并天下之势;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得江东士族势力的支持,凭其国险足保,这两者都是刘备无法争和不可图,那么天下就剩下荆益两州。荆州是四战之地,东吴对荆州也早已垂涎三尺,然连年发兵江夏未得。曹魏北方已定,对南方虎视眈眈,随时发兵吞并荆州和益州,面对这样的情形,刘备哪有什么资本能与他们相争?诸葛亮是个唯物主义者,唯抑人谋,他用他的战略远见和洞察力,分析了荆益两州的利害关系,根据刘备的情况,制定了定国的基本路线:

第一步骤:荆州其主不可守,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有信心荆州可以资刘备?

首先得人和。刘备待在荆州多年,很得人心,其中包括士族和百姓,后来确实“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

其二得地利。诸葛亮熟悉荆州内部势力集团的分布、结构及其关系,事实上后来表琦刺史,又征四郡,刘备集团执行得都非常顺畅。另外诸葛亮还为刘备谋得一个很靓的底牌,刘琦公子向来敬重诸葛亮(亮比他小八岁),向其求安身术,诸葛亮可谓一计多成,不但刘琦安全了,顺便为刘备取得筹码,刘备即得刘琦兵,又得刘琦的招牌,刘备在荆州立足可以名正言顺。

其三可以说是等待天时。如果曹操此时没南下,刘备便拥有夺取荆州的最硬资本,刘琮集团不及长子刘琦有名望,也不及刘备集团有魄力和得民心;东吴的也难混进来,人家那是刘家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只要做好江夏等关口处的防御便可。不过曹操突然南下(曹操没有做好充分的战略规划,是仓促南下的),搅混了荆州,刘表此时也亡,诸葛亮欠刘备“攻刘琮,荆州可有”,刘备“心有不忍”放弃了,从此事来看,说诸葛亮不冒险是不对的。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势在必行,两集团双赢,岂有不为,只是孙权底气不足,诸葛亮激了一下就拍案。

第二步骤:立足荆州后,荆州是用兵之地,但刘备集团还需拥有立国资本,这个立国之地就是险塞益州。对益州的争夺,东吴隔着荆州的刘备集团,断是染指不了。益州北部有张鲁,可阻曹操,那么取益州的障碍也就只有刘璋集团。

诸葛亮分析到,“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益州偏地,但沃野千里,又不像其它四战之地那样有大的破坏,本来应该是个较安定的地方,可偏偏刘璋暗弱,没治理好(刘表治荆就比较好,无耐处于四战之地才无防守之力),与天下的弊病一个样。内部势力集团矛盾重重,激流暗涌,历来就时不时的发动战争。豪强更是目无法纪,万分嚣张,欺凌弱小,百姓为乱十户有八,阶级矛盾很重。然后刘璋对豪强也没办法,为得到他们支持,任之忍之,所谓“不知存恤”,于是就令一些有识之士有怨念,有的得不到重用,有的被欺,心里都想着弃刘障,呼唤明君。诸葛亮指的出的这些矛盾,后来果然浮出水面。刘备立足荆州后,明君不就正在眼前么,“帝室之胄,信义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而且现在又有足够的实力,张松、法正便主动献策来了,刘备最终反客为主,取下益州。

第三步骤:“若跨有荆、益……”,诸葛亮是用“若”字,也就是说并不能百分百的能保证实现,计划的实现是要抑人谋,尽人事,但也不能否定多算多胜,少算有胜的定律。反观回去,诸葛亮虽然对荆益目标明确,形势分析也非常精准,但也要赖于人的主观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克服一切变数。

刘备集团跨荆益后,诸葛亮紧接提出的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这些都是根据刘备集团内部和外部,提出来的方针,此阶段的方针政策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而不是拓展疆域什么的。诸葛亮行政雷厉风行,富国强兵强民的手段是很强憾的,休养生息不需要很长时间。看刘备年年征战,后军事遭重创,诸葛亮在稳定政权的同时,还能提供源源不断兵马粮草也可以证明。如果能够整合一切内部和外部资源,国力是能够达到质与量的飞越,特别是质的方面。对内部为“修”,对外的少数民族采取“和”和“抚”,对东吴是“结好”。前面的三个方针,诸葛亮在后来的执行都出色的完成了。

我们来看对孙权的这个“结”字方针,其时是对吴采取不对立的方针,“好”是尽量处理好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冲突,总的来说不是与东吴联合共谋曹魏(失去荆州后诸葛亮才与东吴立下盟约,以成掎角之势)。从这一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风险意识,刘备集团在跨荆益后,是要主动讨好孙权,消除他的顾忌。

第四步骤:准备就绪,等待天时,荆益两州“双钳”北伐。所谓就绪就是刘备集团能够在第三步的强国政策顺利进行后,也就是内部足够强大(含夷越),外部足够和谐(诸戎和东吴),施德政能够取得天下民心,然后进行全面的军事规划,见机北伐,击破曹魏主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总体来看,隆中对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比如曹魏民叛不在少数,机会可以把握也可以创造,但前提是后方要过硬,诸葛亮在《治乱》里说到“先理强,后理弱;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的治乱哲理。总之,拓展疆域和内修政理是立国的左右手,两者需要协同才能发挥巨大效应。

补充:刘备集团执行第三步发生的两处偏离:

1、冒然拓展。有观点说关羽北伐是为了让益州休养生息,因为刚经历汉中之战的大消耗,怕被曹魏骚扰,私以为太牵强了,益州经历夷陵之败后,形势更为严峻,北有曹魏,东有刚敌对的东吴,南有夷叛,内有不安分子,怎么不见需要另外策应,诸葛亮直接就“闭关休士,务农耕殖”,刘备的发丧只为三天,难关就渡过了。另一种观点是,刘备给了关羽假节铖,关羽策应刘备,左拳出再右拳出的对应北伐,刘备7月打完汉中留下魏延就回成都了,一点要北伐的意图都没有,正是生息之时,所以这完全是关羽自发行为,至于动机后面探讨。关羽8月北伐,直至12月失荆州时,刘备最后有返回汉中,估计是得到关羽北伐的消息,想减轻关羽的压力,却不料关羽那边已败,荆州已失。

2、取得汉中胜利后,普遍存在骄狂之气,特别是关羽不但没主动讨好孙权,还不断的造成对孙权的压力,硬是把孙权从东线拉回荆州对付他,以至没有解决东顾之忧便冒然北伐。而他关羽也没有处理好内部政治关系,缺乏凝聚力,造成内部背叛。关羽是一名骁勇的大将,打仗有勇有谋,硬件上还加固了城池以提高防御力,他可以符合隆中对“上将”的要求,但不具备帅才的素质,也不具备作为一方最高行政长官的能力,以致出现大漏洞,让敌有机可乘。

隆中对最终没有完成,在于人为执行上的偏离,这也是中央集团对荆州行政长官的把控上,有点力不从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失荆州后,诸葛亮对战略作了调整,为实现这个目标,把个人的主观努力发挥到了极致,只可惜已不得天时,陈寿曰:“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但是他的治世理念一直贯穿始末。

二、强国富民方略

汉朝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到了东汉末年,朝廷昏暗,玩弄朝政,上行下效,据记载:

豪强拥有私人队伍,到处筑起堡垒,实行武装割据(朝廷不管),他们住着接连数百栋的大宅院,占有大片的良田,牲畜成群,有成千上万的奴婢和徒附(半农奴),而且还养了宾客、刺客和敢死士,穷人被迫服从役使,冤枉也不敢申诉,因为申诉只有危险而没有好处。另外当时虚伪游手比农民还多,虚伪游手之所以多,是因为为富贵人提供淫侈之物可以牟利。而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这样的社会结构是严重失调的,所以农民是被压迫到了极点。

(一)政治变革

刘备集团入蜀,面临的是一个“风气败坏,朝政荒废,刑法不肃,地方豪强专横跋扈,并且还凌驾于君主之上”的政治环境。法正认为应该实行宽松政策,所谓宽松说到底是在原来的秩序和利益分配上更为宽松,施以更大的恩惠,这样就可以得到豪强势力的支持,从而使政权稳定。虽然这不失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比较容易平稳度过。不过法正的这种观点是不适合的,甚至可以说是助纣为虐。作为早就诊断了天下弊病的诸葛亮予以了否决,表示要严厉以治,实施“重法”。

历史上但凡变革,都必然会受到原有旧势力的阻碍,因为新法改变了原来的秩序,必然侵害到某些势力的利益。如果变革者没有非一般的魄力,断然是难以执行下去。诸葛亮也一样,还受到了不少争议,比如郭冲说“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可事实真如此吗?另外记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世”,估计是诸葛亮实施新法受到了一些势力的抵制,这大概是所谓“刑法峻急”而造成的纷乱吧。下面看看究竟是哪部分势力会阻碍新法呢?诸葛亮的新法是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弊病而制定出来,所以可以排除农民,分析一下不外乎是以下这几类势力:

1、地方豪强:他们不仅拥有财势,还有武装力量,长期以来都是目中无人和骄横,对于新政权本来就不屑了,而现在又面对损害他们利益的新法,必然会联合起来反抗;

2、地主和商贾:他们拥有不尽的财富,新法突然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也不肯让步;

3、山寇盗贼:此时正是政权更迭而未立足之际,可以顺便作乱和抢劫;

4、唆众分子:刘备集团的敌对分子,挑拨无辜民众,聚众闹事;

面对这么纷乱的局面,诸葛亮的对策是坚决的以军事力量予以痛击,毫不手软,用了七天时间终于给平息了下去。诸葛亮的“威之以法”终于奏效,豪强地主阶级也终于威服了。接下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把他的政策给贯彻下去的:

1、“科教严明”:诸葛亮制订了蜀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同时还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进行吏治,也就是官吏和民进行同时治理,杜绝了历史上借以抑制豪强而横行的“酷吏”现象。在实施之前,诸葛亮也务必做到反复宣传,使大家都明法,避免违法犯禁。

2、“赏罚必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绝对讲信义,只要有善举的,不管事情大小,都会予以奖赏,即使是仇人也是;只要有丝毫怠慢法度的人,即使是亲人也会受到惩罚,所谓“法行则知恩”,这样大家都知道感恩了。

3、“抚百姓,示仪轨”:实行仁爱政策,安抚百姓,示之以文明礼仪;

4、“约官职,从权制”:按照权制规定,不随便封官,所谓“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从而革除了刘璋滥封官导致为官者不知荣的现象(灵帝卖官,官职就更不值钱)。

5、“开诚心,布公道”:构造坦诚的社会风气,祛除浮夸之风,布正义之道。

6、“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只要能改过自新,即使犯了重罪也会释放,这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化思想。

7、“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对于虚伪游手,即使是很轻的也必戮。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里,农业是本,如果社会上出现大量这种不务实的人,不但影响社会风气,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生产效用,所以诸葛亮严厉杜绝,要构造人人劳作的文化。

8、“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这是诸葛亮的治实精神,一切围绕事物的本性,力求精练。

诸葛亮之所以能把上面的措施执行到位,关键在于有制度可循和做到坚决贯彻这个制度。私以为诸葛亮应该制定了非常有效的监督制度。我们知道商君为把散慢的农民组织起来,非常残酷的推行“连坐法”,五家为伍,二伍为什,对民进行极端强制。诸葛亮在《论诸子》里指出:“商鞅长於理法,不可以从教化”,很显然诸葛亮的政治手腕与商君是有本质区别的,诸葛亮虽然“重法”,但绝不极端,他充满了儒家仁义教化的政治思想,“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正所谓内法外儒,集霸道王道大成。

诸葛亮推行新法是成功的,达到了显著的成效,“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并且“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新政权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为乱十户有八的现象不存在了,全民一片辛勤劳动的气象,生活蒸蒸日上,老百姓自然感怀和敬爱这位“铁腕而又仁义”的诸葛丞相;旧势力集团威服于诸葛亮的铁腕风格,同时也被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当然新法也会保护这些旧势力的合法权益,所以全国基本都真心支持这个带来新生力的新政权。

二)富国富民政策

其时刘备集团刚入蜀,除了面临腐败的政治环境外,还面临着国库空虚的困境。蜀汉有位叫刘巴的经济学家,诸葛亮从荆州到益州可谓屡费周章,费尽口舌最终说服为蜀汉效命。这位经济学家提出,“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铸蜀币五铢钱,向民间借贷,其时就是“借鸡生蛋,然后蛋生鸡”的循环,但要推行这个经济政策,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要依赖于信用,信用度不够,民间根本不敢用你蜀汉的钱;其次政权也要有足够的生命力,如果你灭亡了,那么钱也就泡汤了;最后朝政要能够平诸物价,否则百姓的钱就等于被国家吞掉。当然在诸葛亮高效的行政能力之下,是成功的推行了,另外据考证,从武汉出土的的考古遗物中,发现大量的蜀币汉五铢钱,而地理位置则相对于东吴所统治的荆州,可见东吴有百姓是信用蜀币的。下面说说诸葛亮怎样因地制宜,因情而治的发挥最大效用来发展经济:

1、“劝农”方针:

我们知道蜀汉资源贫乏,土地清弱,国小民寡,不像中原那样占尽了先天地利优势。中原在南北朝之前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战乱时被破坏严重,但整体的基础条件和优势还是最优的。在农业社会里,自然是要重农的,曹操推行了国家式的“屯田制”,其时屯田官和佃户的关系与一般地主和徒附(半农奴)的关系没有区别,最多是相对宽松一点点。这个举措对受到破坏极重的中原起到了积极的恢复作用,但这只是权宜之策,局限性很大,因为这是强制性分配的奖赏制度,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与地主和徒附是一样的,到后来被剥削者穷困不堪,无法为继,剥削者也无法再压榨,后来司马昭干脆就废除了这个“屯田制”。

再看诸葛亮,“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可见,诸葛亮的农本方针是“劝农”。“劝农”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多劳多得,实行“不夺民时,不尽民财”的双赢政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民本”思想。学术界称赞诸葛亮的“劝农”思想之所以比曹操的“重农”思想精确和效益高,我想大概就是这个根源吧。诸葛亮在执行“劝农”的方针时,是有很多的激励措施,百姓只会有动力,而不会感到有压力。当然诸葛亮北伐之时也进行国家式的“军屯”,但是这与“屯田制”完全不是一回事。诸葛亮在驻汉中时,自然是不会放着大批精壮的劳力不用,所以动用军队参加农业生产,有空闲时就屯田和殖副业,使得粮食生产及副业都兴旺。

诸葛亮兴修水利的力度是很大的,专设了堰官,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钢标尺替换。而诸葛亮立下的维护法规,一直被原样执行。

2、其它的工商业:

蜀汉贫地,仅依赖发展农业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恢复盐铁官卖是势在必行,一来可以削弱豪强之利,二来可以增加国家收入。另外对于闻名遐迩的蜀锦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措施,蜀锦是一种高利润的外销商品,当时都供不应求,单位生产效益比其它的任何商品都要高。大力促进蜀锦外销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换取本国的稀缺资源,从而达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

3、搞基础建设,发明科技以提高生产效益:

诸葛亮大量的修建馆舍、桥梁、道路等非急务的工程,这在同时代里不为人所理解。在战乱时期,其实百姓连吃都成问题,全民搞粮食生产都来不及,而诸葛亮却还有余力去搞设计、搞建筑什么的,这不是浪费民力是什么呢?孰不知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基建搞好了,百姓容易来往通商,可以带动经济的繁荣,这虽然不是什么近利,但它的收益却是潜在和长远的,另外这还属于利民的民生工程呢,无怪乎东吴荆州的百姓都信用蜀币了。

另外诸葛亮重视生产技术革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益。诸葛亮随时随地的革新(真是有天份),比如木牛流马、连弩、搭桥枪、蒲元神刀、五折刚铠、孔明锁、九连环、改善了制锦工艺、梯田等等。总之,“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三)少数民族政策

诸葛亮对于夷越采取“抚”的方针,提出“夷汉分治”“助其发展”的两项策略。基本措施是:

1、重新细化行政区域,把四郡改为七郡,加强了蜀汉的中央集权;

2、削弱大姓和夷帅,并广收忠于蜀汉政权的俊杰,把有威望调到成都任职(比如孟获),也把一些留任南中各郡,以达到收纳民心的效果;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其发展。只要夷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就能够提高夷民对蜀汉政权的向心力,然后也不容易被有居心和试图割据的豪强和山寇所利用;

4、提出“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其时不是完全不留兵,负责南中事务的有马忠、张嶷和李恢,随时应变南中变化。比如诸葛亮刚返回成都,就有不服气的豪强想再次伺机割据,被李恢大破,李恢缴获了大量的金银耕牛战马以充国库,而李恢所用的军资都是南中豪强的。

民族融合并不是可以一促而就的,诸葛亮提出了好的方针政策,但是必须长远的贯彻才行,毕竟民族文化差异性大。诸葛亮也非常务实的提出“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基本目标。其实诸葛亮的这个政策短期内已经取得很显著的成效,诸葛亮生前虽然发生一两次不服气的豪强或盗贼作了小乱,但是蜀汉后方基本上是稳定的,夷民的心是向着蜀汉政权的。

(四)稳定的政治架构

政治架构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政略的实施需要这个国家机构去推行,推行的好坏关系到政策结果的好坏。刘备集团入蜀后,就按照名望、才能和势力构建了政治架构。综观蜀汉从建国到灭亡,中央集权都是稳定的,即便是昏弱的阿斗后期,政权都是牢握在手,而且蜀汉也从没有发生过升级到表面化的权力斗争,实属难得。

诸葛亮说到,“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可见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举了贤才可以使国家安定,并指出历史从来没有说得到贤才会令国家危急的。

1、要善举才:

“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诸葛亮指出选举人才要善于从隐处发现。

比如蒋琬非百里之才,任小职而失职,刘备怒而戮,诸葛亮求情,刘备雅敬亮,乃不加罪。还有庞统和刘巴,他们都是差点跟蜀汉擦肩而过的人才。

2、察人用人:

诸葛亮提出知人性之道:“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比如杨洪,刘备急书诸葛亮发兵,诸葛亮就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诸葛亮认为他挺有见识,正合自己意,于是提拔暂领法正的蜀郡太守之职,之后表现非常出色,便改为正职。这就是诸葛亮“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提拔上来的,同时也可以反映诸葛亮虚心纳谏、集思广益的作风。

关于马谡好议军计,诸葛亮很是欣赏,打算给予实践的机会,孰不知马谡会违亮节度,这是诸葛亮有生以来的一次失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作政治思想工作:

比如关羽对马超的人事安排有疑问,写信问中央的诸葛亮,诸葛亮很巧妙的回了信,立即使关羽释然,关羽还兴奋的拿着诸葛亮的信到处示人。这封信能有这么大的份量可以看出,关羽及其周边的官员都是很敬重诸葛亮的。

还有张飞敬慕刘巴,但刘巴却看不起他,结果受了气,诸葛亮而后到刘巴那儿为张飞说好话。另外诸葛亮写过信调解了张裔对杨洪的误解,知道了杨洪的大公无私,同时也调解张裔与他下属的矛盾。只有魏延杨仪这一对水火不容,但诸葛亮生前都尽其才,逝世前出于大局作了最妥当的安排,察人是精准的。

4、危害社稷的予以合理的处理:

比如廖立自以为才名只在诸葛亮之下,不料确在李严等诸人之下,甚为不满,于是把满朝文武包括刘备都批个遍,这在军队里可以说是扰乱军心,诸葛亮把它流放。

李严多次把个人私欲凌驾于国利之上,最后失节,诸葛亮把他贬为庶民。但是诸葛亮属于只要知错而能改之的,还是会重用,不料诸葛亮病逝,他们也就没机会,且面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也未免心有惭愧。

“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5、兴办教育:

诸葛亮注重国民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说诸葛亮没有培养人才那是很冤的,说诸葛亮没有培养阿斗也就更说不过去。刘备病危期,诸葛亮住在白帝,百忙之中奋笔疾书,抄写10万余字的申、管、六韬等帝王必修课寄给阿斗(诸葛亮是因材施教的,估计里面有批注),然后在《出师表》劝谏“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另外在《临终遗表》里也是寄予期望,“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诸葛亮生前留给蜀汉的人才,北有王平,南有马忠、张嶷和李恢,东有邓芝,中央有蒋琬等,将有姜维,他们对蜀汉都各尽其才,终生尽忠尽职,诸葛亮都没有看漏眼。在诸葛亮提拔的国家栋梁逝世之后,由于阿斗昏暗,德政不举,人才失缺,以致蜀汉衰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违背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和“举贤求安”的理念。

诸葛亮的政治变革及民族政策,受到后人的推崇,其思想高度,在同时代无人能及。

三、志在平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很显然诸葛亮并不是什么好战份子。我们知道天下只要有分裂,战争就不能避免。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要实现政治目标,军事手段少不了。综观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统一大业,“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诸葛亮在内政上革除了社会弊病,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并极致的发展了国民经济,使百姓安康,然而这一系列的政略承受者仅是一小部分汉民,割据的局面并不是出山的初衷。

(一)三国的蓝图

天下有实力的集团剩下曹操和孙权两位,曹操文韬武略很强势,孙权虽弱但凭借其天险尚可安。不管是发展还是求生存必然少不了对未来的规划。本着“多算多胜,少算不胜,不算负胜”的定律,分析一下各集团的战略规划:

曹操集团:曹操平定了中原后,很是霸气。吞并南方紧密进行,首先是取长江中游的荆州,然后使刘璋和孙权臣服,以实现全国统一的战略目标。在三国势力形成后,则实行“蜀亡吴服”的策略。

孙权集团:周瑜提出软禁刘备,分化关羽张飞,然而北有曹操威胁,刘关张又是不为人下的人杰,孙权根本没有能耐控制,别惹火上身就好了。后周瑜又议取蜀,得蜀后并张鲁,然后固守其地,与马超好,表示是空话,因为没有分析怎么取,所谓“不算负胜”。还是说说东吴首席谋士鲁肃早年献上的《榻上策》(孙权就是努力的按照这个路线走):

1、汉室不可兴,曹操不可卒,而北方多诚务(局势及发展分析是对的);

2、鼎足江东,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指明发展方向是取荆州,并用“剿除”和“伐”的方式,但攻伐战的执行难度很大,方针显得粗糙);

3、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建号帝王,图天下(如能竟长江所极,江东便可立足,进而称帝号。但后面没有进一步提出对益州和中原的策略,图天下只是句空话,该战略的设计是志短而简单的)

所以鲁肃的这个战略规划总的来说是取荆州以保江东,然后割据称尊号,虽然志短,但比较符合江东的实际情况,比起那些投降派的要激进多了,并且还很务实,目标是做到割据自立。

刘备集团:诸葛亮《隆中对》:

1、取荆益的进程很清晰,其中分析了地利优劣、内外矛盾以及夺取的方式(前面已分析,这里不赘述),可谓是“多算多胜”。

2、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跨荆益后,诸葛亮对所有的关系战争都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针,足见这是个很精密的战略,能设计到这种程度的历史上难见,没有很强的洞察力及谋略是不可能做到的)。

3、“待天下有变,则命。。。。。。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天和、地利准备就绪,则把战略目标指向强大的曹魏,察时机,以荆益为据点,双钳出宛洛和秦川)。

从这里可以看出,隆中对的设计目标是统一全国。诸葛亮是按照“先理强,后理弱”的治乱原则,也就是说吴国是弱国,蜀汉首先要对付的是作为强国的魏国,对吴国只是缓图。而诸葛亮的理弱方针是尽量使用外交手段(外交是军事的重要手段之一)使吴蜀双方不产生对立的局面,解除东顾之忧,以便安心对付曹魏。

可是尽管计划再周密,时势变化总是出人意料,三方博弈,联盟和拆台复杂多变,后面说说诸葛亮是怎样面对瞬息万变的时局。

(二)曹操搅荆州

话说曹操在北方连年征战,征乌丸征海贼马不停息,建安十三年正月从乌桓前线返回,就立即作玄武池习舟师,为方便统一指挥,置丞相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还把马腾举家迁来许都,以免后患,然后七月就在许都集结了十五六万的重兵准备南征。这时的兵马都很疲备,然而曹操显然是争分夺秒的急于征荆州,或许都认为曹操急功近利,个人不以为然:

看荆州情况,话说诸葛亮出山与徐庶同助刘备,私下增兵且与刘琦走得密,而刘表已入古稀并有疾病,刘备在荆州很得民心,我想在北方的曹操不可能闻不出个味来,荆州极大可能要落入刘备手中了。所以猜测曹操急于南下的动机就是要阻止荆州落入刘备手中,我们知道当阳徐母被擒,然而这只不过是个谋士而已,貌似无须这样重视。另记载曹操还赠送过“五斤鸡舌香(象征同朝为官之物)”给诸葛亮,很显然曹操要孤立刘备。后来曹操遣五千精骑先行,日行三百里直奔襄阳受刘琮降,又奔江陵取军实,就是怕荆州落入刘备手中。再后来又想威服孙权(刘璋已经主动献好了),让刘备陷于孤助,从而达到吞并南方的构想。

言归正传,刘表闻曹操集结重兵,立即收缩防务,命刘备从新野撤回樊城,并以汉水来防御襄阳,再以江陵为后方基地,储备军资。正在紧张备战之际,刘表亡故,刘琮接手却私下降曹操。刘备得知后返襄阳,时曹操在宛城,这时诸葛亮欠刘备“攻刘琮,荆州可有”(还有人建议劫刘琮逃),这决不是诸葛亮初生牛犊不怕虎,其时诸葛亮要实行的是刘表的防御部署,刘备在荆州得人和得地利,荆州有十万兵马,愿听刘备的不在少数,拒汉水以守,以逸待劳拒曹操。但不知道刘备是真不忍心违背刘表托孤还是有恐曹症,总之没有采纳只管逃,放弃了与曹操争夺荆州的机会,结果只会此消彼长。

东吴对曹操南下,最早作出反应的是鲁肃(此时不知道刘琮降曹操,刘备走荆州),要孙权召回周瑜,并表示,“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可见鲁肃认为刘备有能力安抚刘表群下,并打算主动支助刘备共治曹操,以解东吴之危。后来孙权得知荆州已失,又被曹操吓着,一下子底气就不足了。诸葛亮智激孙权所分析的几点曹操必败和必北还论,结果应验,曹军初一交战,就不利战败,紧接着败乌林和被追华容等。

荆州被曹操搅和,虽然刘备最终取得荆州的大部分和领荆州牧,但失去了襄樊,荆州被三家拆分,诸葛亮的计划有点受破坏,不过并不影响大局。另曹操虽没有实现吞并南方的目标,但从战略上来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阻止了刘备取全荆的意图(关于孙刘借荆什么的都是台面上不撕破脸的客套谈判,实则是底下的实力博弈)。

(三)取益失荆

且说刘备集团立足荆州后,关羽守北荆,曹操没敢动。然而曹操也没停息,忙于整顿内务巩固政权,平定朝内及凉州马超的叛变,在东线与孙权作擦边战争等。刘备集团这边,正如诸葛亮隆中对中所料,顺利取下益州。跨荆益后,刘备集团就要实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诸葛亮主内,刘备主外。对于新生的政权,两者必须协同才能立足,否则这边开拓,那边老巢被揣,这样的情况多不胜数。

但是蜀汉渐强,自然不被魏吴所容。孙权想分荆州,刘备拒绝。孙权受拒后发兵取荆南,同时曹操亦发兵攻汉中。按照“外结好孙权”的方针,孙权不是对立的,曹操才是对立的。那么刘备的对策应该安抚孙权,为解决孙权的心理问题作相应让步是必要的,同时全心拒曹操。可是刘备正好相反,发兵五万荆州与孙权对抗,可结果汉中被曹操攻克,益州受压力(曹操“得陇望蜀”见仁见智),刘备不得不向孙权妥协,结果两边俱损。“政治当有先后”(《亮集》),刘备没有理清。后来刘备攻汉中还花了很大力气,并且得地不得民。然而蜀汉上下还是很兴奋的,刘备就急着称汉中王。

荆州这边,关羽被封前将军,与后将军黄忠同列,但关羽这人性格缺陷很明显,先有不服马超,现又不服黄忠,不肯受拜。诸葛亮曾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诸葛亮认为这样的人事安排不妥,但刘备还是执意:“吾自当解之。”估计刘备用的是施恩,给了关羽假节钺。

似乎隐患就在这个人事安排上,第一次关羽写信询问诸葛亮,诸葛亮巧妙的回了信,让关羽立即释然。然而这一次,费诗性子直,虽然说服了关羽受拜,但没有解决心理问题。果然关羽立即发起了北伐战争,动机应该是不服输,因黄忠在汉中立下了大功,其实以关羽这种傲视的性格做急功近利的事是很正常的。可惜这位威震华夏的大将,虽有勇有谋,却没有政治智商,出现了大漏洞,换谁也不会放过取荆州的机会,所以失荆州也就必然了。事发突然,中央根本未来得急反应,当刘备再出汉中想策应时,关羽已败,荆州已失。

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受破坏,然而不以成败论英雄,隆中对的厉害就在于清晰的规划了从零到统一的发展路线,并对所有的关系战争提出了精准的指导方针。分析失败的根源在于人为的背离和没有贯彻执行,违背了“结好”方针和军事的统筹安排。关系战争的每个指导方针,执行起来都是不容易的,比如“抚夷越”“和诸戎”“内修政理”无论哪个都不比“结好”这个外交方针来得轻松。后来诸葛亮虽然都执行成功,但蜀汉进程有一段时间陷入停滞,失去了天时。

(四)战略调整

(1)渡过难关:

失荆羽亡,刘备决定伐吴,群下劝阻,但刘备一意孤行。其实刘备伐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取回荆州和复关羽之仇。夷陵惨败后,诸葛亮情不自禁的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个人理解是:

1、诸葛亮是不赞同刘备伐吴的,诸葛亮之所以表示沉默,其实是一种无耐,刘备心意已决,多劝无益;

2、诸葛亮之所以认为法正若在,就会反对刘备东行,最大的可能是诸葛亮的谋略与法正的不谋而合,而这个谋略就是舍荆州,改取雍凉,把东行的兵力转向魏国。

3、那么如果法正也劝服不了刘备伐吴,必然会同往,法正有军计,可以为刘备避风险,不至于这么惨败。

“刘备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诸葛亮向来思虑周密,所谓股肱,以诸葛亮的才能和名望,能稳定大局和完成未竞之业的舍亮其谁。此时蜀汉惨败,内外危急,诸葛亮作了《正议》,气概凛然的驳斥了魏国的劝降,大振人心。对南夷反叛采取暂缓政策,“闭关息民,务农殖谷”以渡过难关。

(2)“结好”吴国:

孙权虽在夷陵战后请和,但综观孙权为人:

1、赤壁之战:没有勇气与曹操对抗,在保命和保国之间犹豫不定;

2、镇荆州:“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

3、偷袭荆州:担心遭蜀汉复仇,求庇护,向魏国称臣;

4、刘备伐吴:主动请和,担心被伐;

如今刘备败亡国衰,情况有变,诸葛亮自然不放心,便遣邓芝结好孙权。孙权果然犹豫,担心蜀主幼弱国小,被魏所乘,不能保全,思量着是依魏国还是结蜀汉,所以不肯相见,于是邓芝主动上表分析厉害关系:

1、吴蜀有四州之地,大王和诸葛亮都是人杰;

2、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可共唇齿,进可并天下,退可立足;

3、如果吴国北拜,那么魏国必求质子,如果吴国不答应,魏国便会发兵讨吴,这时蜀也发兵,那么吴国就不保了;

孙权最终决定绝魏,再后来吴国安危不再受到魏蜀威胁,孙权要称帝。蜀汉上下都认为应该拒绝,如果承认的话,那么以正统自居的蜀汉情何以堪,曹魏已经篡汉,现在东吴又篡汉。诸葛亮则认为:

1、孙权有僭逆之心已久,与之和睦,蜀汉可求掎角之势,伐魏也就无东顾之忧了;

2、如予以拒绝,孙权必然忌恨,同时蜀汉也必须发兵征讨篡汉的东吴,对蜀汉实为不利;

于是遣陈震庆贺,并签订了分割曹魏的盟约,而孙权在这个盟约里大赞了诸葛亮。至此以后,吴蜀关系稳固,合作越来越密切,诸葛亮可以全心对付魏国。

(3)“和”诸戎:

诸葛亮的战略调整基本上与隆中对差不多,失去荆州已不可挽回,便把目标转向取雍凉,如能得到雍凉,可以以此为据点,再徐图中原。凉州有以下优势:

1、物产:盛产牛马,可以加强国力;

2、地理:是蜀汉扼守门户的西北屏障,足以成为图中原的根据地;

诸葛亮对诸戎采取“和”的方针(“礼有所任,威有所施”):

1、维系汉羌交界地域安定,尊重羌胡风俗,军纪严明,通物揽络;

2、从凉州内招募降附的骑卒以扩大军队实力;

3、策反诸戎,使其合力共伐魏国(“鲜卑轲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诸葛亮的对外政策目标总算是达成了,争取了最大化资源的支持。

(五)职能转变

蜀汉前期军事扩张与内修政理两者快速并进,但自从汉中战役后,军事连遭重创,并且短时间内损失了大量人才,军事扩张出现僵局。但诸葛亮本着“先理内,后理外”的治乱原则,也就是先主修内政,后行军事扩张,史载诸葛亮治国是民富国强。这里有必要澄清说明:

1、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私以为这是诸葛亮的远虑,益州地贫民稀,而曹魏地大物博,两者相比之下,蜀汉是危急的,所以应尽早打开格局才是当务之急。而诸葛亮也说了“兵甲足”,以诸葛亮谦逊的性格说出这话,想必蜀汉百姓负担并不重。

2、“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情况,蜀汉从来没有发生过到这种困境,这只不过是杨洪论述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实乃断章取义。

3、“民皆菜色”在诸葛亮时期更是不存在,实为20多年后刘禅昏弱,德政不举,导致国衰民弱。

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国情:

1、“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可见蜀汉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2、诸葛亮在国民素质教育上做出了成效,隋朝王通说:“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礼乐是孔子儒学的精义)。

内修政理这个内部目标也已达成,南征平定夷民反叛刻不容缓。蜀汉上下都认为诸葛亮不该以一国之名望涉险,但是“抚夷越”是件很棘手的要务,一旦执行不好,将影响蜀汉未来的战略进程,前有关羽失荆州,诸葛亮最后还是决定亲征。诸葛亮南征兵分三路,奇正相合,结果取得圆满成功。

(六)北伐略谈

(1)北伐是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唯一途径,北伐具有积极的意义:

1、寻找突破口蚕食魏国,以最终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全国为目标;

2、构造全民积极进取的文化,增强国民凝聚力和达到强兵的目的;

3、武力震慑曹魏,达到以攻为守的目的;

4、证明蜀汉有足够的实力对抗曹魏,巩固吴蜀联盟,提高紧密合作;

(2)蜀军强大的战斗力:

1、胸怀大略:亮曰:“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兵法《问对》里认为诸葛亮大略为极致之论)

2、治戎讲武:教阅之法科学精细,虽严刑峻法,但诸葛亮极会用法,士兵人人自厉,所以二十军仗都由最高统帅执掌,可见军队素质之高。“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曰: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司马昭灭汉后,特令军事学家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兵法兵制,推行为晋朝的军事制度)

3、军容震憾:“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起步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军容如斯焉!”(李靖);“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李兴)。

4、发明器械:发明“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来运粮,节省军队劳力和提高效率;研制连弩和元戎对付魏国骑兵(在《问对》里对曹操的兵制和大略评价一般,但对其骑兵却很赞赏,可见曹魏骑兵的战斗力是很强的)。

5、赏罚必信:亮曰:“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失街亭,马谡违军令被诛;向朗与马谡好,涉嫌知情不报之罪,被诸葛亮免职遣返成都;王平在此役表现良好而被升迁;同时诸葛亮自贬三级,“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民忘其败矣。”

6、精兵省将:“戎士简练”以减轻国民负担,绝不打“灭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硬仗。

7、讲信义士气高昂:魏军密进,适逢蜀汉士兵更班返汉,左右认为此情危急应暂缓,诸葛亮以为应以大信为本,遂遣令下去。士兵无不感悦曰:“公之大恩,犹死不报”,后莫不拔刃争先。

(3)五次北伐(正式规模的为三次):

时曹魏历时三世,集中政权,根基牢固,实力强大。然西方事重,魏明帝西镇长安,遣曹真、司马懿、张颌和郭淮等名将全力坚守。

1、228年春:亮声东击西,出祈山,魏三郡反叛,马谡失街亭;同年12月出陈仓应吴国,20天粮尽还,斩王双;明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亮自出至建威,淮惧而退还,亮收两郡。

2、231年2月:再出祈山,甲首三千,“公畏蜀如虎”,粮尽还,射张颌。

3、234年2月:出五丈原屯田,赠送妇人服,仲达仍深沟高垒,但百姓安堵,蜀军反客为主。不料诸葛亮病逝,“死诸葛走生仲达”。

综观来说,诸葛亮用兵间隔并不紧密,是在顾及民生的同时积极进取,除了第一次失街亭外,都保存了实力。同时也可以看出诸葛亮采取持久战略,以骚扰的方式去制造敌国漏洞,达到削弱敌国实力的目的,以便打破魏蜀格局(魏强蜀弱,急于求成只会自毁灭亡)。

(4)浅析武侯用兵:

1、“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

(魏延子午谷奇袭,敌未必为虚。诸葛亮提前在汉中屯兵屯田,曹魏必然知其北伐之意,会有相应防御。只是诸葛亮首次北伐,三郡反叛造成极大轰动,才让曹魏始料不及,震惊不已。)

2、“行数千里,若非正兵,安能致远?”“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是谓以奇为正”

(诸葛亮南征,地理诡谲,夷兵分散,行数千里,此为正兵。诸葛亮采取兵分三路,然后止前而诱敌以聚集,一举击破主力,此为以奇为正。李恢那路,被夷兵围困,且与诸葛亮失去联系,然后使用诈降骗取夷兵信任,突围而出,最终与诸葛亮汇合,此亦为以奇为正。)

3、“凡兵却,皆谓之奇乎?”“不然。夫兵却,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也,非奇也;反之,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

(二伐,亮粮尽还,王双以为蜀军粮尽士气低,机不可失,孰不知这是诸葛亮的奇兵而非败退,所以大将被斩;四伐,朝中有事,亮粮尽还,经验丰富的张颌,认为追击不妥,但上司有令不得不为,以致再次被伏射杀;五伐,闻亮病逝,仲达追击但又不知虚实,一闻鼓即逃,被百姓笑“死诸葛走生仲达”)。

李靖曰:“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众矣。”可见诸葛亮深得用兵之道,陈寿在三国志曰:“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即便以成败论英雄,对诸葛亮奇谋方面的看法,也只是用疑问的语气,令人无限暇想,其实因为陈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同时也道:“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四、万古清高

“所啖食不至数升”,诸葛亮在前线不料病危,“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并上遗表,汇报财产,寄予刘禅期望“清心寡欲,约己爱民”,“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病逝时54岁。

司马懿观诸葛亮处所后,情不自禁的曰:“天下奇才也!”魏国境内庶民追思,成都官员纷纷要到前线奔丧,朝廷下令禁止,只有谯周先行一步到了前线。数十年以来,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朝廷终破礼制为武侯立庙。后来钟会伐蜀至武侯墓,下令士兵不准惊动周围,在灭蜀后司马炎要陈寿收集诸葛亮文集,叹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写追悼文。

1902年,赵藩信步至武侯祠遣闷,撰书了“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