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句被古人当做真理的判断寿命的说法流传已久,至今仍然被老人们所信服。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和孔子孟子有关。
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尊称为“亚圣”。正巧孔子年满七十三虚岁时归天,孟子活到 八十四虚岁时寿终。
这就产生“七十三、八十四”的说法,人们把他们归天的年龄视为不吉利之年。又因为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孟子都是七十三、八十四归天的,认为“圣人”才活到七十三、八十 四岁,其他人要超过这两位圣人的年岁也就很难了,所以说阎王不叫自己也要去了。
这虽然是句迷信的话,但事实上却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毕竟古人也不是随口胡说,而因为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73岁和84岁去世的老人比同年龄段的其他年纪多出不少。为什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大约为11年一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和84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事实上,95岁也是另一个低谷,但是由于活到95岁的老人实在太少,因此很少提及。
所以,年轻的朋友们要多多关注家里老人的情况,切莫造成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