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原来古人是这样闹洞房的,堪称花样百出,新娘则尴尬不已

在传统婚礼当中,闹洞房是一项传承千年的婚俗活动。闹洞房多将新娘作为闹趣的主要对象,所以闹洞房也叫“闹新娘”、“耍新娘”、“戏妇”。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闹洞房的呢?

一、为什么要闹洞房?

闹洞房起源于何时已经无可考了,但至少在汉朝时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古人认为,新婚闹洞房可以增加喜庆气氛,同时也可以为新郎新娘驱邪避凶。如在江南地区,新郎前一晚就要睡在婚房内,由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照耀一遍。在东北一些地区,新郎进屋后还要象征性的向四角各射一箭,或用单刀向四角虚砍一刀,谓之砍妖、砍怪、砍鬼、砍丧神。更通行的做法是在洞房内点长明灯。这些都有辟邪祛秽的目的。

当然,闹洞房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功能:“性”启蒙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受儒家礼教约束,男女婚前是严禁有肌肤之亲的。所以新婚男女的第一次见面很可能就是在洞房的时候。然而初次见面就要求新郎新娘有亲密接触,总免不了有许多尴尬,毕竟在公开场合是不能讲述男女之事的。

在伦理纲常和繁衍子孙的矛盾面前,古人最终选择了通过闹洞房这一形式来向新人普及生理知识。正所谓“新婚三日无大小”,目的就是让有这方面知识的已婚人士可以直接参与传授活动。

二、闹洞房的花样

1.针对新郎的闹

其实闹新郎的活动要晚于闹新娘,花样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打”,谓之“虐郎”。

《酉阳杂俎》曾记载道:“北朝婚礼,婿拜阁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

当然,闹新郎也有闹的过火导致人命案的。汉朝的汝南人杜士娶妻,他的一位叫张妙的朋友喝多了酒,在闹洞房时一时兴起,将杜士捆起来捶打,结果导致新郎一命呜呼。唐朝时也发生过一起闹洞房闹出人命案的事件。

同样是《酉阳杂俎》记载,“律有甲娶,乙丙共戏甲。旁有柜,比之为狱,举置柜中,复之。甲因气绝。”

2.针对新娘的闹

相比于闹新郎的单调,闹新娘的手法就多了,有的甚至已经超出了闹洞房原本的意义,发展为陋习恶俗。

(1)言语调戏

言语调戏多通过出谜语、讲粗俗话的方式让新娘难堪而取乐。

《清稗类钞》就写道:“新妇既入洞房……成年者之闹房,或评新娘头足,或以新娘脂粉涂他人面,任意调笑,兴尽而止”。

相对文明点的,只要达到刁难新娘的目的即适可而止。但也有玩的过分的。

晋朝人葛洪就描述了当时的闹洞房:“俗间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戚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其为鄙戮,不可忍论。”

对新娘的粗俗的言语调戏已不仅仅是让其难堪了,简直已经到了不可忍的地步。

更过分的是“贴墙根”,《丹铅杂录》就记载道,明朝时一些人闹洞房,会在新郎新娘入寝后在外偷听新人私房对话,第二天再毫不隐晦的公开询问新娘昨夜洞房之事,如果新娘羞于回答,还要受到惩罚,逼迫其“如实招供”。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闹洞房界限,成了“野蛮而鄙劣之举动”。

(2)动手动脚

相比于言语,动手动脚对新娘而言就更为尴尬了。虽然礼教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对男女接触有着严格的礼法约束。但在闹洞房时,这一约束并没有太大作用。庄季裕在《鸡肋篇》叙述了吴郡人闹洞房习俗:

“如民家女子,不用大盖,放人纵亲。虽男子怜抚之,亦喜,而不以为非也。”

新娘被其他男子怜抚也不能生气。

还有的会故意脱掉新娘鞋子,“中州某姓娶妇,闹房时,有脱新人履以为笑谑者”,这个时候新人和新人的亲属也只能付之一笑。也有的男子趁拥挤之机,在新娘身上乱掐,新娘即使疼痛也不能喊叫。这些过分的举动已经成为了一种伤害。《燕京旧俗志》曾说:旧时北京地区,肆行种种闹房之滑稽怪剧,所以有的女方家不得不派出一位健硕的妇女随护在新娘身边,充当保镖。

(3)游戏惩罚

在一些地方,洞房时会有约定俗成的游戏活动。

吟诗。古人闹洞房时,往往会让新娘吟诗作赋,以考其才,达到难为对方的目的。

合合茶。《清稗类钞》记载:在湖南衡州,闹洞房时会让新人玩“合合茶”游戏。即:新郎新娘同坐在一条凳子上,新郎把左脚放在新娘右腿上,新娘也是如此。同时,新郎左手与新娘右手相互置肩上,其余手之拇指及食指合成正方形,把茶杯放置于中,用口饮而不能动手。

沾濡床褥。相比于上面两种游戏而言,沾濡床褥对新人而言就略显痛苦了。安徽歙州闹洞房时,会“以子母芋泥水淋淋,沾濡床褥。”湿了的床铺对新人而言睡觉是很不舒服的。

枕头砸。古代西北的新乡族婚俗,洞房时,前来贺喜的小伙子们就会抢着用枕头砸新娘,砸的越狠,闹得越欢,意味着越热闹。当然这个游戏是有分寸的,准备的枕头都是最绵软的,而新娘周围也往往有其他姑娘帮忙护持。

下跪。闹洞房之夜,无论大小长幼,只要呼一声,新娘就需要向之下跪,而对方则不必回礼。闹洞房者往往以此为乐,但对于新娘而言却腿疼不已。这种游戏已经上升到了体罚的程度,俨然玩得过头了。

鞭笞。鞭笞是伤害程度最高的游戏,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游戏了,只能称之为陋习。晋朝时,对新娘“蹩以楚挞”,往往导致新娘受伤流血。

打传堂卦。这个洞房游戏是由亲友假扮堂官,以墨涂面,著外褂,装作牛鬼蛇神,旁边站立若干“差役”。新郎新妇则跪在堂下,由翁姑教授新郎新娘洞房之事,新郎新娘还必须重述一过,否则会遭到鞭答。

古代闹洞房习俗原本是为了增添喜庆,有避邪和教授知识的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陋俗却不断被传承和演变,以至在一些地方闹洞房往往有着各种出格和过分的举动,不仅对新娘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而且也为现代文明所不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