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什么是王者气派?看看汉文帝的《遗诏》就知道了

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生母为薄姬,初封代王。惠帝死后,吕后先后立了两位小皇帝,由吕后本人临朝称制,刘汉江山变色。吕后死,周勃、陈平等人诛灭诸吕势力,迎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躬修节俭,减轻刑罚,在他的统治下,政治稳定,四海靖平,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国家逐步走向繁荣昌盛,拉开了“文景之治”序幕。文帝虽然有些小的瑕疵,也做过一些惹人诟病的事情,但他仁慈百姓,胸怀天下,以仁孝治天下,也以仁孝闻名天下,《二十四孝》中的“亲尝汤药”就是说的汉文帝。

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崩于未央宫。据《汉书·文帝本纪》载,文帝临终时留有三百四十字的《遗诏》,大概意思是说:“朕以为,天下万物只要有生命,就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之间的常理,是万物消长的自然规则,没有什么可悲的!当今之世,人们都乐于生而厌恶死亡,为了追求厚葬而不惜倾家荡产,为了强调服丧尽孝而损害身体健康,朕很不赞成这种做法。何况朕本人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而今死了,如果再让臣民长期为朕服丧哭祭,遭受寒冬酷暑的磨难,使天下悲哀伤心,使老人流涕伤感,守丧期间再限制饮食,停止对鬼神的祭祀,这正是加重朕的失德,让朕怎么对得起天下的人呢?朕有幸获得拱卫先帝宗庙的祭祀,以渺小的身子,称尊于天下诸侯王之上,已有二十余年了。感谢上苍神灵保佑,国家有福,境内一片升平,没有战争。朕并不聪明,时常担心自己做了错事,玷污先帝的盛大恩德。朕有时也惧怕寿命太长,怕自己因失德而不能善终。现在万幸的是,我得以享尽天年,将追随先帝的在天之灵,还有什么值得哀念的?朕诏告天下官员百姓:从遗诏颁布之日起,悼吊三日,便都换下丧服。不可禁止百姓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从办理丧事、参加祭奠的亲属和官员开始,都不要打赤脚。头系的麻巾,脚扎的麻绳,宽度都不要超过三寸。不要在车辆和兵器上套戴丧服的标志,不要组织百姓到宫中来哭灵吊丧。宫中应当哭祭的亲属和官员,都要在早晚规定的时间来,致祭时才哭,祭罢即行停止。非早晚哭祭时间,严禁任何人擅自到祭坛哭泣。安葬之后,应穿九个月丧服的改穿十五日,应穿五个月丧服的改穿十四日,应穿三个月丧服的改穿七日,期满即行脱下。其他没有在本诏中明确规定的问题,都要参照本诏的用意办理。遗诏要向天下臣民公布,使百姓都知道朕的心意。霸陵周围的山脉河流,都保持原貌,不许更改。后宫的嫔妃,从夫人到少使,都送他们回家。”

没有标榜自己有多么德行高尚,没有鼓吹自己有多少丰功伟绩,只有对死亡的从容坦然,对臣民的关爱体恤,并明确要求节俭、薄葬、简礼,他认为自己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不希望因为他的死给国家造成浪费,给亲属笼罩悲哀,给百姓带来不便,这就是汉文帝作为一代人主的大仁大义!特别是他令“归夫人以下至少使”,让原本属于他的女人寻找新的归宿,更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男人胸怀和人性关怀。在历史上,汉文帝的《遗诏》所表现出的开明和大义,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汉文帝的《遗诏》,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一种展示天子仁爱情怀的王者气派。

仁爱才是王道!难怪《史记》作者司马迁这样赞汉文帝:“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也难怪《汉书》作者班固又如此赞汉文帝:“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刘秉光)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