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仅百天有余,便被抱上了帝王宝座;只可惜霉运当头,次年在转瞬之间竟然夭折了。我想大家都猜到,他是谁了,你没有猜错,他就是汉殇帝刘隆。很多人都知道,他即位年龄最小,寿命也最短,可是对于刘隆到底是因何归西的却少有提及。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汉殇帝到底是因何夭折的呢?
汉和帝生儿不少,可半路死掉的也不少(在史书上仅可见平原王刘胜、汉殇帝刘隆),疑心生暗鬼,以为是宦官从中作祟,为防患于未然,便把刘隆养在了民间,以备不测。汉和帝于二十七岁时去世,临终“立皇子隆为皇太子”(《后汉书》)。隆,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丰大也”。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后汉书》注解)可见,汉和帝希望刘隆子承父业,大展宏图,壮大东汉,挽狂澜于危机之中。希望是美好的,只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公元105年,“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后汉书》);公元106年,“帝崩崇德殿”(《后汉纪》)。对于刘隆的死,无论是正史《后汉书》,还是《续汉书》、《后汉纪》、《东观汉记》等次要史书,皆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妙用“帝崩”二字,敷衍了一切。俗语说得好,“放炮竹还听个响”,堂堂的一国之君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史书上没有任何正面记载,怎能不让读者这丈二的和尚不摸脑袋呢?一代小皇帝,到底是因何匆忙辞世,是阴谋杀害,还是病魔夺命?如果是疾病作祟,又会是哪一种疾病呢?
对于刘隆的突然驾崩,主流观点是死于疾病,非谋杀。而主张谋杀的学者,把有前科的宦官作为了最大的嫌疑犯。嫌疑归嫌疑,谋杀说终究因旁证太少而不了了之。汉和帝死于疾病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对因何病夭折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时间。
在史书上,有对刘隆死亡时间存在异议,《后汉书》、《续汉书》说是“八月辛亥”,《通鉴》说是“八月辛卯”,《后汉纪》说是“七月辛亥”。这三种说法,哪一种准确呢?因为“按七月丙子朔,不当有辛亥”,所以《后汉纪》有误;同理可知,《通鉴》“亦误”。史书上,死亡总共有这三种,两种存在明确逻辑错误,只能选择最后那个没有明显错误的说法——《后汉书》、《续汉书》上的“八月辛亥”。
病症。
在刑侦学上,有这样一种思想,看似扑朔迷离的案情,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最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最有可能的。经过多次推敲与反推敲,笔者得出一个结论,汉殇帝死于婴儿猝死综合症。一语点破,大家可能接受不了,不要担心,笔者会细细道来。
先说“是什么”。婴儿猝死综合症(简称SIDS),又叫“摇篮死亡”,即看似健健康康的婴儿突然死亡,死去方式与“安乐死”有点相似,不会有任何痛苦。国际上的统一标准是,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者称SIDS。这种怪病多发生在两周至一岁(年龄段可能略有波动)的婴儿身上,时间段多在半夜至凌晨这段时间,季节多在秋季、冬季和早春这三个时期。
再说“为什么”。大家可能疑惑,为什么说汉殇帝是因突患婴儿猝死综合症而夭折。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年龄符合。
“元兴元年(笔者按:公元105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后汉书》)可知,刘隆出生于公元一百零五年的八九月份。“(笔者按:公元106年)八月辛亥,帝崩”。(《后汉书》)可知,汉殇帝死于公元一百零六年八月份。去世日期减去出生日期,结果是一岁有余。由此可知,汉殇帝活了一岁多点,处在病症发生范围内。婴儿猝死综合症虽然多发生在两周至一岁的婴儿身上,“两周至一岁”只是说在这个阶段发生频率颇大而已,再者该发病年龄段有上下浮动,故处于其他年龄的也不是未曾不可的。
第二点,季节符合。
“八月辛亥”,这里说的是农历,相当于10月15日,无可否认,此时已进入秋冬时分。恰在此时,婴儿猝死综合症发病是容易多发的。
一个患者是否患了婴儿猝死综合症,主要有三大标准:第一个,多发生在两周至一岁(年龄段可能略有波动)的婴儿身上;第二个,时间段多在半夜至凌晨;第三个,季节多在秋季、冬季和早春。根据史书记载,个个比对,两个符合,一个未知。汉殇帝死于突患婴儿猝死综合症,虽不能是说胜券在握,但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汉殇帝的夭折,往大的说,叫猝死;往小的说,对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就叫婴儿猝死综合症。可能还有人会问,贵为帝王的刘隆怎得了婴儿猝死综合症?从宏观上讲,是时势酝酿的,刘隆登基时,东汉早已不安宁了,宦官嚣张,百姓叫苦,危机四伏;从微观上讲,是刘隆碰巧了,正所谓“无巧不成书”,麦芒掉进针眼里——凑巧了,婴儿患这种病,本就概率极大,再加上古代那时候医术呆滞,人们多迷信诸多次要因素。环境影响健康,落后导致恶化,碰巧点燃催命符。大家说,汉殇帝刘隆这样还有活路吗?没有了,只能永远遗恨。怪不得,史书上有如此总结,“殇世何早,平原弗克”(《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