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为了恢复晋国霸业,增强晋国实力,智襄子以身作则向国君献出万户封邑,韩氏、魏氏也随后献出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出封邑,智襄子于是率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却因韩、魏的临阵反水,功败垂成,直接导致智氏的灭亡,和晋国被三家瓜分的命运。
晋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连楚国都要甘拜下风。至于秦国和齐国,则更无法和晋国相抗衡了。当然,如此强大的一个诸侯国,还是通过三家分晋的形式,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了。
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晋国内部也是有人希望恢复晋国君主的实力,以此避免晋国被肢解的结局。对于这位晋国最后的忠臣,就是智瑶。
荀瑶,姬姓,智氏,名瑶,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又称智伯、智伯瑶。智瑶,谥号曰“襄”,故为智襄子。智瑶是继智武子、智文子之后,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
在担任晋国正卿后,智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了,也即正卿相当于之后的丞相一职,位高权重。当然,虽然智瑶为正卿,但是,韩、赵、魏三家也不可小觑,此时的晋国,其实权已经被智、韩、赵、魏四卿所掌握。
作为晋国的正卿,智瑶不仅忠于晋国公室,还作战勇猛。比如前472年,智瑶率领军队在犁丘与齐国上卿高无丕对峙,此战中,智瑶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晋国将士无不深受鼓舞,从而大败齐国大军,智瑶亲手俘虏了齐国大夫颜庚。当然,在外作战的过程中,智瑶也意识到齐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崛起。
于是,为了恢复晋国的霸业,智瑶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可以这么说,智瑶此举,完全是出于公心,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晋国君主的权力,避免晋国君主成为傀儡。
可是三家心不齐,韩、魏两先后屈从了,只有赵家老大赵襄子不从。老赵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智伯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晋阳城易守难攻,智、韩、魏的三家联军合围晋阳两年多都徒劳无功。后来,智伯瑶想到了一条水淹晋阳城的毒计——晋阳城的东北有条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他要把晋水引到西南,在上游筑起坝,待水坝上的水满了,再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口,让大水直冲晋阳。
也许是天助智家,引水式程刚结束,就赶上了雨季,水坝上的水很快就蓄满了。智伯瑶依计命人扒口,大水直冲晋阳。智伯瑶眼看晋阳将破,就兴高采烈地约请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不如得意地对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听罢,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两人表面上虽然顺从应答,内心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再说晋阳城,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但是,晋阳被水淹,城池迟早得破,光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不够的啊,如何自救才是当务之急。
正当赵家处于国破家亡的危机关头,赵襄子的门客张孟谈突围出城,去策反韩康子与魏桓子。内心来就不服的韩家与魏家,被张孟谈的厉害陈述所打动,尤其是两人都患了“水淹”后遗症,怕自家会成为第二个赵家,于是,当即答应反水,与赵家联合起来夹击智家。
已经得意忘形的智伯瑶,怎么会想到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赵、韩、魏三家会联手来灭他呢?第二天夜里,三家联手将河水改道挖向智家军的大营。睡梦中的智伯瑶被喊杀声惊醒,这才发现兵营里全是水。
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时,四面八方又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智伯瑶想水淹晋阳,结果自己的军营反被水淹,自己也丢命丧国,将一手好牌给打烂了。做人,最害怕的是,得意忘形,露了底牌,让人轻易就给“糊”了。看来,智伯也不智啊!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打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由此,春秋时期的霸权政治结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开始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可以这样说,三家分晋,是历史向前正常推进的必然选择,它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我国历史也由此进入了由封建割据走向全国大一统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