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7年,东晋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东晋朝廷拜谢玄为将,召募劲勇,徐、兖流民帅军队纷纷应募入伍。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制衡士族,号为北府
北府,在这里指的是京口,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因此前徐、兖二州刺史往往加安北、征北等名号,故该地的军府又被号为"北府"。公元377年,当时的东晋权臣谢安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建武将军,督管江北军事。他先后坐镇广陵、京口,负责组建一支新军。当时的广陵、京口是长江上两个重要的渡口,许多从北方来的难民都滞留在了这里。
彼时的东晋除了内部分荆、扬两个军事政治集团,还面临着前秦大举进犯的压力。前者,关乎士族内斗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纵观东、西两晋,都避不开门阀士族相争的毛病。当时谢家作为东晋的中央势力代表,与掌控上游荆州的恒氏矛盾重重。为了加强司马氏的兵力,同在一根绳上的谢家决定组建一支新军。同时,这支新军也肩负着拱卫建康的重任。这便是谢安组建北府军的初衷。
当然了,就在当时而言,拱卫边防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永嘉之乱,司马氏失去了中原大片的土地。衣冠南渡后,经济也自然要依靠江南。拱卫着自身腹地的京口镇,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南方本就没有多少武备,加之西晋几十年的内斗,待至东晋时已没有多少军队可供调度。于是,谢玄看上了京口、广陵两地的大量北方流民。他从中挑选人马和将领,组成一支军队。这支几乎可以说是谢家私兵的部队,时人以组建地名之为"北府兵"。
可不要以为出身流民的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经历过北方多年战乱的他们,多半都有尚武的风气。而且,能够一路披荆斩棘活着到达江南和平之地的人,必定经历了重重考验。在这种残酷环境成长起来的他们,本就有不了小觑的战斗力。来到江南之后,难忘故土的他们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斗志。对于急需有生力量的谢玄而言,这是绝佳的兵源。
北府兵就依托着这些天生的战士组建起来的。当然,谢玄也笼络了一批军事人才,如:何谦、刘牢之、孙无终等。怀揣着夺取故土的熊熊斗志,他们踏上了漫长的战争之路。恰好,此时的前秦还在着手统一北方。在组建北府兵的当年,谢玄还尚有数年的时间训练这支"新军"。因晋朝继承了魏的兵制,故当时实行世兵制。
这一制度跟明朝早期的卫所制度一样,只要被纳入军籍,就要累世为兵。这种制度显然会消磨士兵的斗志。但是北府兵不一样,他们是自己遵从招募而来的。本就热切回归故土的他们,自愿踏上战场,其战力和纪律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淝水之战,留名百世
面对前秦日渐高压的态势,北府兵在谢玄的训练下默默聚集积聚、整合力量。公元383年7月,苻坚下令以"十丁抽一丁"为限额,聚八十万大军南下征东晋。面对着这浩浩荡荡的大军,东晋朝廷上下毫无把握,即便是负责全局的谢安,多半也是故作镇定。早在数年前,襄阳便被攻破。长江天堑,实际上仅剩中下游还处在东晋的控制当中。在北岸一马平川的地势中,东晋几乎没有足够的力量抵挡数十万的前秦大军。
但是,北府兵没有令人失望。他们先后在彭城、君川、洛涧打败前秦军。尤其是在淝水之战前夕的洛涧之战中,刘牢之以五千兵马击溃两万前秦大军。其中有一万五千人被北府兵斩杀。冥冥之中,这就好似淝水之战的预演。
历经了大战前的数次磨练,他们终于被锤炼成了一支精锐。那年冬天,苻坚带领着大军来到了淝水西岸,与北府军对峙。当时,秦军的主力至少有十五万人。在他们身后,还有数十万的队伍陆陆续续赶来。而与他们对峙的新兴北府军,人数不过八万上下。
北府军的统帅谢玄,此时就在前线坐镇。他派人向苻坚的弟弟苻融送信,说请秦军后退一点,让晋军渡江决战。虽然秦将大多反对,但苻坚还是下令让军队后撤了。他原本打算,在东晋军队渡江的过程中就发动攻击,这在兵法上叫做"击其半渡"。在苻坚看来,他稳操胜券。
但是,他实在是太高估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了。他满心欢喜地让先锋回退时,后军士兵完全摸不着头脑。加上前秦军中混入的东晋间谍,在后方高声大喊:"苻坚战死啦!秦军败啦!"这一下,更加使得军心大乱,士卒们丢盔弃甲、四散逃走。当苻坚发现自己后院起火之时,已经太晚了,大军已经失去控制。而晋军却向他发起了冲锋,攻守之势瞬间逆转。前秦军队死的死、逃的逃,数十万大军立刻烟消云散。而苻坚也从此一蹶不振。完成这一切的,便是那十万人不到的北府兵。
战绩卓著,沦为工具
北府兵出身于草莽,功绩耀眼,但其结局却令人唏嘘。淝水之战后没多久,谢玄的兵权被夺去,北府兵也沦为东晋朝廷内斗的工具。不过,这一宿命早就埋藏在了北府兵初建的那一刻了。如上文所说的,谢安在谋划组建新军的时候,最主要考虑用来它制衡地方士族。
在淝水之战后,北府兵虽被派去北伐。但是,多数的时间都是参与到东晋的内斗当中。公元397年,王恭指挥北府兵反叛。次年,刘牢之掌握北府兵的控制权,在杀了王恭后,叛乱结束。公元399年,他们又被用以镇压孙恩、卢循的起义。公元402年,恒玄篡晋。因北府兵投靠叛军,司马氏实际上丢掉了皇权。
此时,被不断消耗元气的北府军也渐渐失去了往昔的荣光。最终,北府兵各部众被掌权的桓家分而治之,最终解体。后来,曾任北府兵将领的刘裕等人重组了北府军。虽是借尸还魂罢之计,但是刘裕还是凭借着这支部队北伐中原。在收复关中全境、河南大部之后,他几近统一中原。要不是刘裕想着争权夺位,这一批北府兵或许真就能达成前辈回归故土的夙愿。
只可惜,刘宋建立后,新兴北府兵的将领又被慢慢清除。随着刘义隆在公元436年将最后一位北府军将领檀道济杀死,那支强大的北府兵最终成为了历史。即便北府兵最后以这样的结局黯然收场,但也不可否认其强大的战斗力。即便在衰颓的时候,北府兵及其旧部任然是南朝军阀割据的靠山。当仅剩最后一位将领时,北府兵将的名号依旧威慑着北朝政权。直至檀道济被处死,北魏才敢言道:"吴子辈不足复惮"。
从北府兵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强大力量的来源:故土情深。为了保卫自己的亲人和家园,他们从北方战乱的残酷竞争中存活下来。又因为这个信念他们拿起武器,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但是,当这样一支军队失去了赖以为继的信念后,也就失去了存续的可能。最终,北府兵无奈地淹没在了历史的黄沙中。
北府军为何这么强大?
北府军成立之初,未必见得有多么强大,它在东晋初期由忠于朝廷的兖州刺史郗鉴以北方流民为班底创建,在王敦两次叛乱和流民军统帅苏峻的叛乱中,北府军都作壁上观,未敢轻动,也正是得益于此,在几次战争中其他门阀军队损失惨重,北府军反而乘势坐大,成为了一支有实力主导东晋格局的力量。北府军的统帅也从开创初期的郗鉴主导的郗氏家族及部将传承过渡到了权臣恒温手中,这一阶段,始终终于中央政府,从未参与叛乱的北府军逐步成长为东晋健康政府可以依靠的一支力量。
到了恒温陨落,谢氏崛起,被桓温掌控的旧北府军已在他第三次北伐中被打得支离破碎,难以独立成军,与此同时,前秦苻坚声势日隆,逐渐对东晋形成泰山压顶之势,谢安掌权后,建立一支政府可以直接掌控的军队以对抗前秦大军迫在眉睫,否则衣冠南渡的汉人政府难逃亡国灭种的命运。这种情况下,借鉴郗鉴当年的经验,重新整编招募以北方流民为主体的军队无疑是最省钱省力的举措,于是,新北府军应运而生。
区别于旧北府军的是,新北府军不再受控于门阀贵族,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的军队,这也使得它在重建之初就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衣甲军器上都强于旧北府军。同时配备了精兵猛将,著名的将领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孙无终等后来名重一时的猛将皆在北府军中效力。有了精兵、猛将,北府军战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南方军阀部队中的佼佼者跃升为可以与北方军队一较高下的力量。
说到北府军的装备,在得到中央政府支持后,北府军装备得到了飞跃,除了三国两晋时期战场主要装备步骑五兵即刀、枪、剑、弓矢、盾牌外,还装备了万钧神弩和车弩等大型弩机,这些弩相当于小型火炮,安装在固定支架或战车之上,力道可以达到1500斤之多,当然光凭人力是无法拉动的,需要多人靠绞机才能张弦,弩矢长度有一米多,最大射程达到了1000米,威力当然也是相当惊人,木质的大型楼船都能被一弩射穿。
在甲胄方面,三国时期的黑光铠、两当铠仍是主流,明光铠已经出现,汉人铠甲正在过渡至其巅峰阶段,除了将士,战马同样装备马铠,重装战马加上身披明光铠的重甲骑士,这就是名震天下的甲骑具装,也就有了对抗北方少数民族重甲骑兵的资本,这些在东晋时期墓葬的壁画中都有体现。除此以外,北府军还拥有强大的水军,西晋灭吴时,楼船已经出现,到了东晋,发展得更加巨大,大型楼船能运载两千多士兵,堪称当时的航母,借助水路,其投放和输送能力远远强于陆路。
两晋乱局,致使整个北方尸骸遍地、民不聊生。如果不是现实所迫,北府军的士兵们又何尝不想粗茶淡饭、平淡生活呢?战乱威胁到他们的亲人和故土。他们可以为亲人、为故土、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而献身。但若成为了朝廷党争的工具,这就背离了他们从军的初衷。或许,对回归故土无望的他们而言,归于平凡才是最好的归宿。当然了,北府兵的那份故土情深、家国情怀并非他们所独有。这份贯穿着华夏悠久历史的深情,支撑着我们一路走到了现在,也将护佑我们的未来。